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注意到,端午假期裡,走進熟悉的「十裡南京路」上的「一個新世界」,你會欣喜地遇見「演藝大世界」。在大世界裡現場聽相聲記者下午2點路過新世界城時注意到,一樓中庭的水族館旁又多了個舞臺,一旁圍了一大圈顧客正翹首以待著,這是在等啥?
不一會兒,品歡相聲會館的徐強、應時兩位表演者走了上來,用一段流暢的快板開始了相聲《時代金曲》的表演。
除了圍在舞臺旁的「觀眾」,2樓、3樓的欄杆旁也成為了視野極佳的「景觀位」,不少上了年紀的顧客十分捧場地拍手叫好,路過的年輕人也一臉新奇,市民劉先生說,這還是他第一次在現場欣賞相聲表演,「和電視裡看到的還真的有點不一樣。」
記者注意到,舞臺前還豎著一塊節目預告表,端午小長假的三天期間,自中午12點至晚6點,幾乎每個整點都會有一場「演藝大世界」的精彩表演表演準時和大家見面。
「演藝大世界」瞬移進商圈據悉,「演藝大世界」是以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廣場為核心區域,輻射整個黃浦區乃至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演藝集聚和產業發展區,致力於打造最「高」劇場密度、最「大」集聚效應、最「強」協同合作、最「廣」市場空間、最「優」服務環境、最「佳」觀劇體驗的世界級演藝集聚區。自5月29日率先拉開劇場演出大幕之後,「演藝大世界」將有一批戲曲、曲藝、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兒童劇演出陸續登陸上海各大劇場。
而端午佳節期間,「演藝大世界」也來到新世界,為市民遊客帶來一大波「嘗鮮」演出片段——上海京劇院《三岔口》再現經典武打場面;《四郎探母 坐宮》展示了生、旦唱腔新高度;連演不衰的魔術「魔力上海灘」以神奇的「魔力」閃現新世界;連小兔湯姆一家夜從繪本中走出來,演出了互動音樂兒童劇《嗨!我是湯姆》。
記者獲悉,本次匯演集合了上海越劇院、上海京劇院、上海評彈團、上海民族樂團、上海品歡相聲會館、歡聚一堂文化劇場的優質「節目單」,也是上海「演藝大世界」首次走進新世界,將劇場群內即將上演的優秀劇目片段瞬移到商圈,為這個端午節更添「上海文化」氣息。
探索「文商互動」新模式文化與商業的交融始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並促成了「海派文化」的發端。此前上海就曾出臺《上海市促進新消費發展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的行動計劃》,其中提出「依託商業地標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優勢,鼓勵一批展覽、演出、節慶等文化項目與商圈、商街、商場聯手,形成一批品牌化文商聯動項目」。
業內人士指出,實體商業如今已進入主題化、特色化的體驗經濟時代,開創、推動一種適應我國經濟文化環境的「藝術主題業態」成為當務之急。同時,文化普及需要拓展新渠道,以藝術展示方式通過商業模式融入生活,既滿足人們的感性需求和藝術興趣,又使民眾自覺成為精神文明的惠及者與參與者。「作為『文商互動』的新模式,文化與商圈的『手拉手』不僅是經濟增長與文化發展的積極嘗試,更是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推動城市發展轉型的一次經驗拓展。」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