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帶一路」新起點,義烏以更高水平的姿態對外開放;加入自貿區「朋友圈」,義烏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探索。作為聯通世界的「重要窗口」,義烏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繁榮市場大戰略,全面提升各項出入境服務舉措,優化國內國際「雙循環」貿易營商環境,打造一支「為民、擔當、創新、廉潔」的公安出入境隊伍。
2020年12月4日,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局長許甘露在義烏公安出入境大廳調研指導工作。
強業務 改革提質服務無境
近年來,義烏公安出入境以「最多跑一次」「無證明城市」改革工作為契機,不斷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不斷創新服務舉措、拓寬服務渠道,積極為廣大人民群眾和來義外籍人士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的服務。
大力推進「雲上服務」,18個中管業務均能夠實現線上受理;不斷完善「智能窗口」建設,打造「半小時」辦事圈,在全市7處設立港澳臺團隊旅遊籤注自主籤注點,滿足群眾「說走就走」的旅行;推出「一窗聯辦」,上線運行外國人籤證預審平臺,今年以來義烏共有8992名申請人通過網上預審申請籤證辦理。
為實現外國人服務管理多維化,義烏公安出入境以商友卡為抓手,積極推進外國人誠信體系建設。加強誠信體系、金融服務和社會保障的方面的機制建設,探索發行集成銀聯、社保功能的新版商友卡;與23個部門共同探索賦能應用場景,逐步推廣實現商友卡身份認證應用和數據共享,滿足外籍人士「一卡在手、走遍義烏、國際貿易」的需求。
立足於進一步優化出入境停居留服務,落實好國家移民管理局12項外國人便利措施,滿足境外人員在義烏便利居住和社會融入需求精準施策。今年,義烏公安出入境在後宅金城社區成立全省首個移民事務服務站,雞鳴山社區移民事務服務站也已正式掛牌。同時,推出人才政策和籤證便利化舉措,為高端外籍人才集聚提供政策牽引和政策保障,為實現義烏社會經濟發展招才引智。
勇擔當 靠前服務復工復產
疫情期間,按照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部署,義烏公安出入境牽頭開展涉外疫情防控工作,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將境外來義人員服務管理工作關口前移,開展智能精準防控,形成從「國門到小門」的閉環管理,持續鞏固全市涉外疫情防控良好態勢。
義烏卓雅貿易公司是一家專業向國外超市供貨的大型採購公司,常住義烏的外籍員工有100多人,疫情發生後,許多員工無法返回中國,一時間對公司的採購業務造成了很大影響。
疫情期間,卓雅公司並不是個例,針對這一情況,義烏公安出入境強化責任擔當,深化「三服務」,主動對接來義隔離人員管理,落實「快捷通道」來華返義政策,精準對接持三類居留許可未入境外國人。
此外,與其他涉外專班成員單位成立服務小組,有針對性的開展翻譯、教育、引導工作。協同商務局等部門為從事重要崗位外國人提供籤證協助和入境便利。通過「精準宣傳,助企雙引」「精準指導,解決訴求」「精準服務,政策上門」,推動義烏市場復工復產精準見效。
煉隊伍 紅色引領最美「義境」
走進義烏公安出入境辦公場所,黨建氛圍濃厚,他們在內部辦公區域打造黨建文化長廊,在出入境辦證大廳融入黨建元素,創新最強支部「四面牆」(學悟牆、曬拼牆、清廉牆、溫馨牆),構築了一條亮麗的「紅色風景線」。近年來,義烏公安出入境秉持「出入有境、服務無境」的工作理念,堅持品牌建警,打造特色黨建品牌——義境。
在創建「最強黨支部」工作中,義烏公安出入境立足發揮職能作用,固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成果,突出黨建示範引領作用,推進各項創建工作,紮實開展全警實戰大練兵活動,深化「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工作,不斷提升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著力鍛造「四個鐵一般」的高素質出入境管理隊伍。
在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義烏公安出入境全體女民警、輔警主動請纓,加入「出入境巾幗突擊隊」。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然而疫情當前,她們勇擔警察職責、勇挑黨員重擔,選擇衝鋒在一線、奮鬥在基層。她們用警花的堅毅與執著,築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圍牆。
作為一個「紅色集體」,近年來,義烏公安出入境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3次,獲評浙江省「巾幗文明崗」、「一類文明窗口」、「政法系統先進集體」,金華市「文明單位」、「四星級窗口」,義烏市「工人先鋒號」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