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看過全身長毛甚至是有睫毛的魚嗎?其實長毛的魚在民間的記錄裡還真的有被目擊的記錄,甚至很多還被流傳成了傳說。但是傳說歸傳說,這樣的生物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它的毛髮是做什麼用的呢?歡迎來到濤濤隨記,今天要給跟大家介紹全身長毛帶有睫毛的傳說魚種-躄魚 。
這生物真是相當特別甚至不太像是魚,因為他連遊泳都不太會,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潛伏在水底。移動的時候是用胸鰭當成腳來慢慢移動,通常這種懶惰到不行的生物都會有很強的保護色。躄魚的種類相當多,絕大多數都擁有這樣的技能,他們會模仿石頭和珊瑚的顏色,甚至某些種類的躄魚在變換環境時,花費幾天的時間就能改變自己的體色完美的適應環境。
但這些躄魚中有一個相當獨特的品種條紋躄魚,這生物的外表可以說是躄魚中最特別的,看起來就像是全身長滿毛的怪物。所以這生物的毛髮並不是用來保溫的而是用來偽裝的。不只是外表,條紋躄魚的行為也是各種令人驚訝。在捕捉獵物時條紋躄魚身體會一動也不動,裝扮成珊瑚,並晃動頭上鰭的衍生物餌球來吸引獵物接近。學者認為這個球是在模仿扭動的蟲子,而且條紋躄魚的餌球甚至還會釋放化學物質,讓它不只是看起來像蟲聞起來也像蟲。這是其他很多躄魚沒有的能力,接著躄魚等獵物接近後就會在一瞬間用超快的速度將獵物吞下肚。
吃東西大概是這超懶惰生物唯一矯健的一瞬間了,不僅是速度驚人,這生物的嘴巴也可以張大到原本大小的12倍大,這樣的嘴巴讓他可以吞下跟自己同體積的生物,相當的誇張。平時他也能跟河豚一樣喝下大量的水,膨脹自己的身體向敵人虛張聲勢。如果再不行,真的需要跑路的時候,躄魚還有一招超好笑的技能-噴射水柱,他能夠吸入大量的水,再從身體兩側的洞將水噴射出去移動身體。
不知道為什麼濤濤覺得這個動作真的莫名的有喜感,可能是因為他怎麼用力的噴感覺都還是很慢的原因吧。而且條紋避躄魚繁殖的方式也相當有趣,雄性的躄魚會跟個小奴才一樣,跟在老婆大人後面,還不敢太過靠近,生怕打擾到老婆大人排卵,這樣跟蹤的過程甚至可以到兩天之久,等雌性躄魚想要排卵時就會遊到上方,將被膠狀物包覆的卵子排出,這樣的膠狀卵子也是為了讓雄性更容易尋找目標排精。這是一個外表跟行為都相當有趣的生物。這生物也算是某種程度上打破學者的論述。因為他雖然是魚,但是根本不太會遊泳了,身上的毛並不會妨礙到他的移動跟生活。
除了這隻全身長滿毛充滿喜感的生物之外,來看一下封面那隻長睫毛的怪物。真的必須老實說第一次看到這魚,濤濤真的以為他是假的,畢竟這個睫毛長得太不可思議了。但是最讓我意外的是,在我調查完這詭異生物的身世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怪物是一種人類相當熟悉的生物的一種,你們能猜到是什麼熟悉的生物嗎?
這一張照片也許能喚起你們的記憶,提示應該很明顯了吧。沒錯,這怪物竟然是許多人浴缸裡專門掃除垃圾的垃圾魚的親戚,看似平凡無奇的垃圾魚竟然跟這神秘的生物有關係,相當驚人。對吧,垃圾魚和這著神秘的生物都是屬於甲鯰科坷的生物。這一科裡的魚類市場上都稱他們為異型魚,是一種來自南美洲的一魚種,原因就是因為有這個科裡魚的外形都相當詭異,長得像是一行,而垃圾魚只是這個科裡幾千種魚裡的四到五種魚的暱稱。雖然垃圾魚和這些怪魚是親戚,但是他們還是有些不同的。
我們常見的垃圾魚之所以叫垃圾魚是因為人類都是養它來清理魚缸的,也就是擔任魚缸清道夫吞噬魚缸裡的藻類。不過其實很多時候效果相當差,因為只要你有在餵食魚飼料,垃圾魚還是會先吃魚飼料而不吃藻類的。所以養他很多時候只是跟其他魚搶飼料而已,而他們是不會吃其他魚類大便的。這是很多人對這生物的錯誤認識,垃圾魚的生命力相當強悍,不止能在水質很差的水裡生活還能夠用胃在陸地呼吸,即使放在陸地上一整天了,都可以活著,甚至還有人將它放在太陽下曬成幹了,再放回水中就死而復活的地步。這樣來說,他還真的挺異性的。
但是其他身份尊貴的異性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這些魚雖然都有相當堅硬的甲和特殊的外觀,但是都是養尊處優的貴族,相當不好照顧。水質的要求是相當高的。這當然也包含那個身上長毛帶著長睫毛的怪物-刺蝟棘甲鯰,他是水裡 的底棲生物,底棲的生活習性,人類並不了解。一般體型能長到七十公分左右,但是據說有發現一百公分的超巨大個體。那些嘴巴上,臉上魚鰭上,甚至是那個類似她睫毛的毛都是他的皮刺。而且這個睫毛其實是長在他眼睛下方的。就跟刺蝟一樣。這些皮刺都是用來防禦用的,再加上堅硬的外皮,這生物能夠防禦絕大多數生物的攻擊。這種生物雖然跟垃圾魚一樣都是主要吃藻類的生物,但是領域性相當強會攻擊其他魚類。所以即使想要飼養他們,都要費點心思安排室友。
這生物正常的體色是黑色跟深棕色,文章裡面圖片的詭異個體是奇行種,也就是是白化的個體。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看到時候會這麼興奮,因為他相當的罕見的,再加上他那全身看是毛與睫毛的皮刺,還有像翅膀一樣的魚鰭,你是不是也很難相信他竟然是真實存在的時候,如果你也覺得很驚人的話,記得給我個關注哦。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如果喜歡請幫我點個讚跟分享,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