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五年,是房地產調控的一個周期,我們看到,房價暴漲已然罕見,取而代之的是哪裡的房價暴跌,哪裡的售樓部被砸,如今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極端維權事件,在福建福州,某盤因為降價近5千,導致一名業主情緒異常激動,在售樓部欲用剪刀相逼要求退款,幸好被及時制止。而今年的鶴崗更是讓人驚爆眼球,這個位於東北的資源型城市,隨著人口流失,房價竟賣成了白菜價,房子無人問津,成為房價暴跌的典型案例。
現在這個周期即將結束,總體來說,經過調控房價的過快上漲得到了遏制,大部分城市房價(成交價格)出現了回落,價格跌幅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很多人認為現在經濟低迷,國內提倡以消費為主,加上舊改取代棚改,沒有拆遷戶的支持,以及面對更多如房地產稅等不確定因素,下一個5年仍會有更多的城市進入暴跌行列。而就在26日,央行也再次表態,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這一說法,在下一個周期到來之前,意義非凡,如今的房地產調控已不同往日,有專家認為,未來的調控不是5年,也不是10年,而是很長很長的周期,也可以說以後房住不炒已成常態化,加上沒有了金融的支持,地產行業就如沒有生命之水,隨時有崩盤的風險。而官方的表態,尤其是對金融政策的管控,意味著未來有更多的房企無法得到充足的彈藥,高槓桿的企業唯有降價才能生存,這更讓人堅定房價將來還要繼續暴跌,泡沫即將破滅,甚至有人說房價要回到如下圖描述年份——2009年!
但不可忽略的是,在房價所謂「暴跌」的同時,今年也有某些城市房價出現上漲甚至暴漲,比如深圳、杭州等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的喝茶費不但重出江湖,而且深圳的房價還出現了暴漲。雖然,深圳今年房價暴漲的原因是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造成,且官方也制定具體措施嚴控房價,但作為具有潛力的一線城市,並擁有獨特的政策優勢,還是受到更多的房企青睞,比如就在23日,深圳土拍當日入帳340億元,這一天的土拍金額相當於某些二線城市半年的土拍金額。而早前廈門也提前規劃,指出未來5年廈門的房價上漲幅度不超過5%,這些重要城市因為強大的吸附力,對他們來說,房價或許不存在谷底。
所以客觀來說,房價已從整體的過快上漲轉變為局部價格分化和震蕩,而下一個5年樓市的風向已轉向二線城市和某些重點城市。近日,世界知名房產機構——戴德梁行也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住宅市場報告》等兩項報告,,其中有兩個觀點足以驗證。
三道紅線加速房企投資轉向一二線城市
今年8月份,官方約談重點房企並提出「三道紅線」,要求房企降負債,降槓桿,未達到要求的房企將無法得到銀行貸款,這就意味著有更多房企的資金變得不充裕,他們只能將有限的資金用到重要的城市——一二線和重點潛力城市。但因為一線城市對房價管控嚴格,且土地價昂貴,可能更多的投資意向會轉向二線城市及某些重點城市,這些城市大多位於都市圈內或周邊,正在快速發展期,有了房企的資金,地方財政也將得到補足,公共配套建設將加快,未來將會吸引更多新市民購房,房價也自然水漲船高,據下圖所示,2020年第三季度,發達及普通二線城市新房成交均價分別環比上漲1.39%及2.76%。
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 60.6%,過去15年中,中國平均每年有 1,786.5萬人從農村進入到城市。十四五期間,城鎮化進程雖然將會放緩,但按照城市發展規律,要達到城市化率 70% 的穩定比例,我們仍有 10% 的增長空間,這意味著每年仍將有超過1600 萬的人口進入城市。因為一二線城市有廣闊的就業前景和完善的配套,加上放寬落戶的政策支持以及人才優惠政策的出臺,明顯一二線城市更有競爭優勢,但因為一線城市有嚴格的人口限制以及昂貴的房價,這些人大部分會選擇留在二線城市,有了人口支撐,購房的需求自然也會增加。
所以,綜合以上,未來房價仍以分化為主,未來發展重點在一二線城市及某些重點城市,相對一線城市,二線以及某些重點城市因為房價較低相對能被人接受,有了人口流入,其房價存在上漲空間,但城市與城市之間存在差距、城市的板塊與板塊之間也存在差距,所以房價也各不相同,但總體來說未來房價仍是上漲的。那麼,這些城市的房價會暴漲嗎?其實房價暴漲時代已經過去,也正如此次央行的表態還有一句: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所以不管一二線還是三四線,一切以穩為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