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著神秘色彩的鋪首銜環,它的圖像來源是什麼?

2020-12-16 收藏家雜誌

除了實用性,鋪首銜環的功能還表現在裝飾方面,漢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興厚葬。文景之時,力扭驕奢之風,並禁止以金屬器皿隨葬,這一節用的舉措一直到東漢時期才見成效。東漢時期,隨葬品主要是各種陶製容器,如陶壺、蹲、壺、幢、舫、匝等器物和各種專為隨葬而作的陶製明器及少許漆器、銅器。將鋪首銜環的樣式鑲嵌、貼塑或模印在這些器物的左右對稱或三等距離布局之上,起到用來裝飾美化器物的作用。

1.峱山工業園出土的銅鎏金鋪首銜環

圖1
圖2

2010年10月,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在配合邵莊鎮峱山工業園中的中辰高壓鐵塔工地用地前期考古調查鑽探工作中,發現有墓葬暴露,墓葬為漢代一單槨單棺石槨墓,墓內出土鋪首銜環4套(圖1)。皆出於墓室南壁旁,原嵌入長方形木質漆器上,漆器腐朽後,留在灰痕中。形制相同,大小一致,但是因為機械擾亂等原因銅環僅剩2個。鋪首與環皆為青銅質。鋪首(圖2),橫寬3.2、通高2.5、銜環徑1.6、內徑1.2釐米。表面通體鎏金,為一戴山字形冠獸頭形制,雙目突出,雙耳直立角尖外撇;冠位於兩耳之間,造型整體勻稱,威猛富賈。鋪首下側有一彎鼻,內卷。鋪首背面未鎏金,中央有一青銅楔子,便於嵌入木質漆器壁中。銜環置於鋪首下側的內卷彎鼻內。這4件鋪首銜環,尺寸太小,並不能作為提攜之用,已經不具備實用功能,更多的是古人為了裝飾漆器,增加美觀的效果。

2.馬家冢子東漢墓出土的釉陶壺圖(圖3、圖4)

圖3
圖4

青州市博物館藏有38件馬家冢子東漢墓出土的釉陶壺,其肩或腹部多模印有鋪首銜環。釉陶壺的器胎皆為泥質紅陶,通體施釉,釉有墨綠、淺綠、黃綠之別。模印的鋪首銜環,都採用了平面造型貼塑的方式,造型簡單,只有鋪首獸面的外輪廓,忽略了鋪首獸面的細緻刻畫,已完全沒有了實用功能。精巧的鋪首與器物型制相得益彰,體現了東漢釉陶壺的造型特點,有著特別的裝飾效果。

3.何關張家河出土漢代陶壺(圖5)

圖5

陶器上的鋪首銜環絕大多數都是貼塑上去的。該件館藏漢代堆塑鋪首銜環的陶壺,陶壺口徑15.3、高37.7釐米。用泥質灰陶輪制而成,壺腹兩側對稱貼塑有一對模製的獸頭銜環,因銜環也是直接貼附在器物表面,只具備裝飾功能。

4.廢品站揀選漢代青銅鍾(圖6)

圖6

館藏的青銅鍾為國家三級文物,口徑8、高20釐米。上肩部對稱分布一對鋪首銜環,完整而精緻,鋪首的比例較小,且銅鍾的腹部相對光滑,有使用過的痕跡,足以證明古人搬運青銅鍾的部位為其腹部,鋪首隻是裝飾之用。

鋪首除了實用和裝飾功能之外,還有一種特殊功能為鎮墓而用,據《禮記·檀弓》載:古代拜神信鬼,人死後製作「芻靈」以護持亡靈,「束茅為人馬,謂之芻靈,神之類。」鎮墓驅邪,即用某種人、物、獸降伏和嚇住前來幹擾墓主的仇人的靈魂及野鬼、惡獸,此為我國古代喪葬習俗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體現在漢畫像石上,漢畫像石是通過雕刻鋪首銜環的形狀,來展現地面上建築物門扉的叩門構件。漢畫像石是漢代厚葬風俗制度的產物,是漢代常見的藝術表現題材,屬於以刀代筆的繪畫藝術。將神秘的獸面紋鋪首置於墓門的正面,鋪首銜環被刻畫的肅穆凜然,表現出權力的威嚴,起到鎮墓驅邪、守護死者的作用。

圖7

青州市博物館藏的裝飾有鋪首銜環的漢代畫像石有3件,現均陳列於青州石刻廳。一件為1985年益都火車站招待所處發現,兩件為1988年青州市彌河鎮冢子莊漢墓出土。3件均為長方形,淺浮雕而成。益都火車站招待所出土的畫像石主體紋飾為鋪首銜環(圖7),縱130、橫57釐米。邊飾連弧紋、帶紋和三角紋,鋪首為人面形,頭戴山字形冠,雙目圓瞪,鼻梁高挑,口含大圓環,環內飾雙魚。鋪首紋飾的威嚴,以及雙魚代表的較強繁殖力,不僅體現了古人闢邪的思想,還蘊含著子孫萬代的吉祥寓意。

圖8
圖9

彌河鎮冢子莊漢墓出土的畫像石,形制基本相同,主題紋飾都是鋪首銜環,邊飾帶三角紋和連弧紋,鋪首為人面形,頭戴山字形冠,口銜環,環系絲帶(圖8、圖9)。漢代,墓葬形制和前代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始流行的土坑橫穴墓為建造仿生的陰間府第奠定了基礎。於是,在陽間使用的鋪首被搬到了墓中。《漢書·哀帝紀》「孝元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漢代司馬相如《長門賦》:「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都描寫了叩響門環的情形。自古以來,鋪首常被作為裝飾物出現。漢代的陽宅如此,仿照陽宅而建的漢代墓室墓門自然也少不了鋪首。鋪首圖案在墓中的位置比較固定,和現實中的位置相一致,基本上左右門扉各一,多採用淺浮雕。其含義也大致相同,「獸面銜環闢不祥」,漢畫像石上的鋪首銜環具有驅邪避不祥的傳統意義,同時體現漢代巫風盛行的社會風氣,表現著古人視死如生、闢邪升仙的思想。

鋪首銜環因其功能的多樣性而被賦予不同的含義,鋪首並不神秘,只是鋪首的飾面較為獨特而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研究「鋪首銜環」圖像的學者大都公認為鋪首圖像的直接來源就是青銅器上饕餐紋。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歷代鋪首的形制演變大都基於這種紋樣。青州市博物館藏的鋪首和一般的鋪首相似,都具備這兩大形制特點:首先,鋪首的對稱之美。獸面鋪首一般講究平衡對稱,對稱的耳、角、眉、目及紋飾給人一種整齊與平穩的美感。古人將鋪首的稜角細緻刻畫,對稱美隨之呈現在人們面前,能給人一種無形的震懾力,與鋪首驅鬼闢邪的作用相呼應。這種對稱的裝飾紋樣,反映了古人對裝飾規律上的講究,體現了原始藝術質樸的風格。其次,鋪首一般都帶有「山」字形冠。「山」字形高冠在鋪首中較為常見,但並非是古代匠人們的率意所為,而是特有所指,由此體現出人類對自然的崇拜。遠古先民出於對自然界巨大威力和不可知曉的種種奇怪現象的膜拜,設想各種自然事物都有一種神靈存在。大地之上,唯有大山高聳入雲,具有一種與天溝通的無形力量,對大山的崇拜,就是希望以山作為媒介與神靈溝通,達到神靈庇護的目的。

從其飾面可看出,鋪首的形象被施予迷信的色彩。既然是處於闢邪的目的,紋飾的設計自然是做的越可怕越好,據專家分析,這種恐怖的形象可與任何潛在入侵者匹敵。

鋪首的形象是學者們爭先研究的話題,因為他所具備的審美的價值和意義自古一直存在。但鋪首並不是為了審美的目的而製造的,它最大的意義還是它實用的一面,青州市博物館藏鋪首銜環更是囊括了實用、裝飾等功能。鋪首銜環所耐人品味的正是它是一件積澱有政治、宗教及其他方面的文化內涵的裝飾性實用物品。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911期《鋪首銜環功能考》作者:王娜 馬建軍

相關焦點

  • 中國鋪首|朱門寒宅,鋪首銜環
    《國語詞典》釋義: 「鋪首,附著門上,用以銜環的銅盤。」 即舊式門上銜著門環的底座,為漢族傳統建築門飾,具有驅邪守衛的意義。 常用金屬冶制而成,有「金鋪」、「銀鋪」、「銅鋪」等。
  • 印象中用來叩門的鋪首銜環,它的功能可不止這點
    鋪首銜環是最早出現於商周時期的青銅獸面紋。它既有權勢象徵的意義,又有裝飾的價值,主要被表現在青銅器、陶瓷器、漆木器、畫像石、墓門棺槨以及建築的門上。或鑄、或雕、或刻、或制。青州市博物館藏的鋪首銜環,多出土於墓葬之中。
  • 東方力量之鋪首:朱門寒宅,鋪首銜環
    《國語詞典》釋義:「鋪首,附著門上,用以銜環的銅盤。」 即舊式門上銜著門環的底座,為漢族傳統建築門飾,具有驅邪守衛的意義。 常用金屬冶制而成,有「金鋪」、「銀鋪」、「銅鋪」等。
  • 中國徽州鋪首銜環文創設計
    鋪首銜環 中國門飾文化 - 傳統鋪首銜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鋪首銜環不僅紋樣精美絕倫,製作工藝精湛,不同樣式與代表寓意也極為豐富。
  • 椒圖銜環,老宅門上的藝術
    「推開吱呀的門戶,震動輔首,回聲清脆如鐘響。這一扇扇朱漆大門背後,都曾住過最講究的中國人。」作為最傳統的中國門飾之一,輔首大多為獸首銜環狀,它展現了一種無形的威嚴。輔首在朱漆的、黑漆的老宅門上展示了兩千多年,透露著屬於中華門戶文化精髓的東西——閉藏周密。輔首形象中最多的是椒圖,傳說龍有九子,個個都有所長,椒圖自然也不例外。它「形似螺獅,性好閉,故立於門上」。
  • 梁海燕:裝置藝術「椒圖」「鋪首」和龍生九子
    有「門」就會有「鋪首銜環」,儘管史前的「鋪首銜環」很原始,但從原始的「門拉手」、再從「鋪首」到「椒圖」,基本功能基本沒變。2,鋪首銜環鑄飾與神靈溝通鋪首銜環出現在商代,漢代的陶器和青銅器以及畫像石、墓門以及棺槨上均有出現。馬克思說「弱者總是靠相信奇蹟求得解救,以為只要他能在自己的想像中驅除了敵人就算打敗了敵人。」
  • 【精選乾貨】中國鋪首:逐漸消失的大門藝術
    01  門之鋪首,所以銜環者也  鋪首,又稱門鋪。  《國語詞典》釋義:「鋪首,附著門上,用以銜環的銅盤。」  古時,無論貧富,達官顯貴或尋常百姓,宅門上都裝有鋪首。  鋪首,裝在兩扇木製宅門開合處,一人高的位置。  所銜之環,可以是圓形,也有菱形。  鋪首、門環,都是大門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件。
  • 山海經異獸系列,家門口出現的獸頭門環究竟有何傳說?
    而欲知椒圖,必先了解鋪首。何為鋪首呢?其實就是現在一些大門上的獸頭門環,而這一隻銜環的獸頭大多就是椒圖。明朝之前的椒圖並不叫椒圖,而是叫做鋪首,因為銜著門環,也叫鋪首銜環。之後,漸漸才有了椒圖的傳說。椒圖,龍生九子之第九子,一頭波浪卷外加紋飾令人覺得這是個很新奇的生物,傳說它是一個典型的宅男,性情溫和,愛好僻靜,由此才成為大家喜歡的鋪首首選。
  • 一家,一院,一門環
    中國古建築有一個特點:一家、一院、一門環。門環又稱為「鋪首」,確切的說,鋪首隻是門環的底座,鋪首銜環才是一個完整的門環。如同門簪是用來固定大門,門釘是用來固定門板一樣,門環是用來開關大門和叩門的一種實用物件。
  • 一個有著神秘色彩,並充滿著陰謀論和飽受質疑的組織,共濟會
    而在這眾多代表著不同力量的組織中,其中一個被充滿著陰謀論及飽受質疑的組織就顯得尤為突出。這個組織被世人稱為「共濟會」。公元前4000年前的古代共濟會,起源並沒有一種確定及統一的說法。而現代共濟會卻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倫敦,是一個有著400年以上歷史的世界性神秘組織。
  • 他莊重、威嚴、神秘、靜寂
    門環是安裝在房屋大門上的拉手,供叩門之用。古代的門環頗有講究,看到老門環,會忍不住想上前扣響,激蕩起清脆悅耳的回聲仿佛有一種如夢之感:一位慈祥的老者緩緩打開院門,笑問一聲客自何來。門環,體現了古人對於房子的尊重和敬畏,在中國綿延了數千多年的歷史,集實用、裝飾和門第等級為一體的一種古建築構件。它是房屋前門的圖騰,也是向主人宣告客人到來的信使,來訪者手執門環與建築產生接觸,給主人傳遞拜訪請求,切忌破門而入,這已成為中國古建「門文化」中的一部分。
  • 新英雄環世巨蟒·尤夢加德降臨《超神英雄》
    環世巨蟒背景介紹尤夢加德是邪神洛基與女巨人的詛咒之子,因是預言中毀滅世界的禍根之一,而被眾神壓制於無盡深海。未料在幽暗冰冷的海底,尤夢加德長成為身型龐大的巨蟒,它把身體伸展,竟剛好在另一端觸到自己的尾巴:龐大的體型令其在不知不覺間纏繞了整個世界,因而被人們稱為「環世巨蟒」。
  • 古代的大門上總有個怪獸嘴裡叼個「環」,真能闢邪嗎?
    聞著墨香品著酒氣,飄飄乎如馮虛御風而置身於古時的朱門之下,那銜環的星宿是多麼的熟悉。 仔細回想才發現這種裝飾由來已久,似乎當下的20元貨幣上也有它的身影。裝飾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銜環的底座稱之為輔首,剩下的圓環在熟悉不過,輔首銜環的成語也是由此而來。 作為最具象徵意義的輔首,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早在祖先穴居之時便已有雛形,直到門的出現以後才從原始的拉手變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形象。
  • 陝北晉西北漢代西王母雞首人身與牛首人身圖像
    導語:陝北晉西北漢代西王母雞首人身與牛首人身圖像陝北、晉西北漢代西王母圖像系統中出現了較多雞首人身和牛首人身圖像,它代表的含義,文獻中未曾見到,學界對雞首人身者和牛首人身者的身份判定,因「仙人王子喬、堪壞或生肖神」、「陳寶神」、「墓室守門人」以及「西王母、東王公的使者和替代者」等等諸多並不一致的觀點
  • 章懷太子李賢墓出土的「鎏金銅鋪首」,有沒有很眼熟?
    ∣唐神龍二年-景雲二年(706-711年)∣ ∣1987年出土於陝西省乾縣唐章懷太子墓∣ ∣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這件鋪首為圓形銅質,獸面銜環,表面鎏金。
  • 咬著門環的神獸,還有多少地方可以見到?慢慢消逝的傳統文化
    在古代,雖然沒有門鈴,但卻有門環,古人敲門大多是要叩擊固定在門上的門環的。我們在很多等級比較高的建築上看到的門環都是銜在神獸嘴裡的。那種咬著門環的神獸有個很特別的名字,叫作「輔首」。咱們就來說說輔首的故事。怒目,燃眉,齜牙,猜它是何方神獸?沒錯,它就是中國萬幹朱漆大門上的焦點——輔首。
  • 石紀元:將人石化的源頭出現,莫比烏斯環加神秘發射器,來源未知
    石紀元:將人石化的源頭出現,莫比烏斯環加神秘發射器,來源未知七月新番已經步入尾聲,有幾部作品是令你滿意的呢?本來一直是熱門擔當的異世界作品這次可以說是「翻車」了。製作上大多貧窮,劇情上也缺乏亮點。但好在高木第二季狗糧依舊管夠,女子高中生的虛度日常也令人驚喜。
  • 廣東潮州古城古民居大門,裝有形態各異「門環」,有何特殊含義?
    今天珊珊三丫頭帶大家看看潮州古民民的「門環」,看看這些形態各異的門環,有什麼特殊含義?記得小時候,我們農村家的大門,都幾乎是安裝木門,木門上也會安裝一個門環,這個門環就像是每家每戶的的守護神,當轉動時就可打開門鎖的把手。隨著時代的變遷,老房子越來越少,門環也就更加少見了。
  • 無限視覺隱藏在第一個黑洞圖像環中
    現在看來,該圖像中隱藏的內容比我們想像的要多。當您將望遠鏡對準黑洞時,事實證明您不僅看到墜入物質形成的厄運的漩渦狀甜甜圈。您還可以看到整個宇宙。無限遠的恆星和星系陣列發出的光可以像束縛五極柱上的絲帶一樣纏繞在黑洞周圍,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您的眼睛或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