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樂 審丨瑾函
11月24日,「長徵5號」火箭搭載著「嫦娥5號」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未來「嫦娥5號」將會完成登陸月球並從月球上採集土壤樣本的任務,這也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探索之旅,也被很多公眾稱為「雪恥之旅」。
20世紀70年代,作為地球探月領航者的美國,曾經利用「阿波羅」太空飛船將美國太空人送到月球表面,並帶回了381.7千克月球土壤。而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布熱津斯基訪華時,卻僅帶來了1克作為禮品贈予中國,這也被視為是一種「羞辱」。如今「嫦娥」奔月,中國終於可以一雪前恥。
厚積薄發,中國航空航天再添壯舉
近幾年,中國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成就格外突顯,厚積薄發的中國航天人一次又一次創造震驚世界的壯舉。此次「嫦娥5號」奔月之行,是中國航天人苦熬十幾個年頭才實現的夢想。據現年82歲的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介紹,為了能夠將「嫦娥」送上月球,運載火箭的設計師團隊從零開始,一次次嘗試,在失敗中找原因,終於打造了有足夠力量將「嫦娥5號」送入繞月軌道的「長徵5號」。
嫦娥奔月計劃立項,從如何繞月、如何登陸月表到如何取樣返回,不斷探索、嘗試,如今「嫦娥」終於升空,進入到了「最後一戰」的時刻。據悉,「嫦娥5號」共有四個探測器構成,只為一個目標而去,即採回月壤樣本。
「嫦娥5號」此次探月任務預計需耗時23天左右,探測器會在恰當的時機著陸月球,在採集月面土壤後封裝。此後著陸器留於月球表面,上升器攜帶月壤重新進入繞月軌道與返回器相會,並將月壤樣本轉移至返回器內。而返回器會在軌道器的攜帶下返回地球。
49年前只贈1克,如今卻要求中國共享數據
美蘇冷戰早期,雙方均想要成為地球探月的魁首,展開了航空航天技術的競賽。尤其是在「登月」這件事情上,雙方都想爭第一。最終美國憑藉「阿波羅」號將太空人如願送至月表。而蘇聯則是在屢試屢敗中失去了先機。
成功登月的美國太空人帶回了381.7千克的月壤,令全球科學家們羨慕不已。美國雖聲稱要與世界分享這些珍貴的樣本與數據,但實際上不過是做做樣子。甚至大肆宣揚之後,僅贈送給中國黃豆粒大小的1克月壤。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航空航天專家與工作者們夜以繼日地奮鬥,創造了無數個零的突破,航空航天成就緊追美俄,甚至在部分領域和項目上超越美俄,終於不用再受「嗟來之食」。尤其是此次「嫦娥5號」探月之行,更是讓美俄兩國「眼饞」不已。美國甚至提前「道德綁架」中國,要求中國像美國一樣「無私」分享數據!
中國航天領域上突飛猛進的發展速度已經讓美國航空航天局開始驚慌,此前曾經以多種理由打壓中國在航天領域上的科學活動,甚至不允許華人科學家參與到美國航天會議中。然而,中華之崛起從來都不依賴於他人,更不怕打壓。如今中國在航天探月項目中取得成就,美國又企圖來「佔便宜」,吃相之醜陋令人不齒。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