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侯貴平的真善美揉碎後,被記住的是演員陸思宇。
在前天播出的《沉默的真相》最終回裡,侯貴平的「獻祭」終於得以被正名。在觀眾還無法走出意難平的桎梏時,侯貴平的扮演者陸思宇,早就收拾好心情,以新的面貌進入另一個角色的人生。
從《破冰行動》裡活潑外露的緝毒警察宋楊,到《沉默的真相》裡溫柔內斂的支教高材生侯貴平,陸思宇似乎已經成為了「英年早逝」的正面角色專業戶。
演藝圈裡人人害怕被思維定勢絆住腳,但面對觀眾「陽光早夭老好人」的調侃和定型,水瓶座的陸思宇完全不排斥:
「這其實是一種認可,而且我還會去嘗試更多的標籤。」
A面侯貴平:看清生活的真相併接受它
記住陸思宇飾演的宋楊的,不止觀眾,還有《沉默的真相》的製片人戴瑩。
《破冰行動》裡宋楊「剛一出來就犧牲」的命運共同點,讓製片人在陸思宇身上瞥見了侯貴平的影子。
於是自然而然地,他從伸張正義英勇就義的警察,變成了蒙冤的巡夜人侯貴平。
確定出演之後,陸思宇特地找出了紫金陳的《長夜難明》。原著看著看著,隨之而來的是莫大的忐忑。
私下裡喜好懸疑題材的他,抱持著換位思考的心理,擔心自己的演繹難以滿足原著粉的期待。
硬著頭皮想要試試調和悠悠眾口,也想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卷,小陸老師做足了功課。
看了大量資料,和導演討論了幾輪之後,「書卷氣」成為侯貴平外形最大的標籤之一。而保持良好健身習慣的陸思宇,為了變身青蔥政法系大學生,整整減重15斤,還全程戴了假髮套。
在劇中送翁美香去醫院的片段裡,侯貴平克制不住地咳嗽、抽搐,這也是陸思宇提前設計好的表演細節,做了功課的他知道:
「人在緊張或極度亢奮或壓抑的狀態下,你的神經是會抽搐,會咳嗽,會手抖,手會麻的。」
戲內,目睹自己勸學回來的女學生宣告死亡的侯貴平,從此籠罩在巨大的愧疚和憤怒之中。
戲外,陸思宇再提到這場戲時,本就不快的語速漸漸放緩,聲音裡還是濃得化不開的低落。早在先前的採訪裡,他就直言自己花了一個月時間才從侯貴平的情緒裡走出來。
所幸對於陸思宇的全情投入,微博上列文虎克一般的網友全盤接收,精準get到。
他們特地把這段戲截圖討論,在盛讚「太真實了,演員演的太細了」的同時,也調侃「今天的眼淚全都為侯貴平而流」。
從《破冰行動》開始,陸思宇的口碑演技一以貫之地受到好評。
大體命運和功能相似的宋楊和侯貴平兩個角色,在他的演繹下,仍舊展現出了涇渭分明的氣質:宋楊外放、衝動,侯貴平內斂、謹慎。
但提到《沉默的真相》裡自己的表現,陸思宇還是只給了80的鼓勵分。「有些現在讓我回過頭來演,我會做的更有設計感,比現在更完美。」
追求完美的陸演員對戲內的幾個片段抱有很大執念,比如賺足了觀眾眼淚的「抬頭望天戲」以及恰到好處的「床戲」。
「情感戲那一Part,拍的時候也有近景,特寫。拍了五六條吧,每一條狀態我都接近崩潰,一直在哭。但最後剪出來看近景和特寫都比較少,還是很多細緻的地方沒有做好。」
陸思宇希望能將侯貴平的善良,執著,內疚,恐懼與不安表現到極致,但溫和如他,也善於接受現狀:「任何藝術都不是完美的,都總有缺憾。那個時間段腦子裡想的,和我現在想的不一樣。也不用刻意強求,整體效果在劇裡OK就好。」
《沉默的真相》題材的敏感和成片的尺度使然,劇集能夠被大眾所看到就已經給從業者打了一劑強心針。
叨姐問陸老師如何看待蜂擁的好評時,溫潤的陸老師似乎是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末了電話那頭傳來由衷快樂的笑意:「能被大家所喜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了。」
B面陸思宇:幸好我是水瓶座
縱觀這兩年的軌跡,演了不少正義化身的陸思宇,也不由得為「陽光早夭的大好人」這一總結的凝練而折服。但大家認可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背後,是水瓶座熱愛嘗試和冒險的靈魂內核:
任何類型的角色陸思宇都想嘗試,甚至對「反派或者亦正亦邪的角色」蠢蠢欲動。
陸思宇在塑造角色時會避免千篇一律地完成劇本任務,精益求精的他,喜歡韓國忠武路的男演員充滿角色風格的表演方式,對於看似同質化的角色,他也會重新建立人格化的東西。
畢竟,「每一個角色之間其實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每個人活在世界上,成長經歷,生活環境,造就了完全不一樣的性格。」
哪怕是功能、設定頗有重疊,作為演員,就應該表現得鮮活而不同。
脫離了緊張的拍攝任務和人物分析,笑稱自己是「八成新新人」的陸思宇,私底下也熱衷於追追劇,拉拉片子。採訪前夜看了脫口秀大會的他,喜歡李雪琴、王建國和楊笠,還誇王勉「很炸很炸。」
談到今年湧起的懸疑劇熱潮,他毫不猶豫,又有點羞怯地告訴叨姐:「那我肯定是想嘗試張東升了」。
在他看來,這個角色精準匹配到他的閾值,有豐富的延展性和可能性,而這也是很多演員挑劇本的標準之一。
但挑劇本可不是演員一方能說了算的事,「還得看找上門來的是什麼樣的劇才行。」陸思宇坦白。
2020年疫情使影視行業受到重創,使本就僧多粥少,橄欖型分部的演員生態更加尖銳,甚至有不少演員的職業生涯幾近停擺。
但幸運的是,距離2020結束還有90多天之際,陸思宇今年自己設定的小目標,也算「差不多了」。
「最起碼這多災多難的一年我還是在工作的狀態下的,就是自己拍了兩部戲,覺得在疫情期間還能有比較滿意的工作,就挺滿意的了。」
如今演員成為各路新人不約而同的終極歸宿,中生演員更是面臨事業新拐點。看著娛樂圈新老交替的陸思宇,在參加電影節時,面對眾星閃耀,也會感慨滄海桑田。
即使已經參透了演藝圈昨日黃花今日涼的職場真諦,陸思宇還是有水瓶座獨特的一桿時間秤:「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他的閃光點,並不是說20歲的人到了30歲就沒飯吃了。30歲也有30的魅力。男演員女演員都是。每個階段都不一樣的。」
這個笑稱自己是「八成新新人」的非典型水瓶座男孩,骨子裡有著隱約可見的執拗。加繆說西西弗斯周而復始的運動,是為抵消不可為而為的反抗。陸思宇看似不動聲色的接過標籤、接過類似的角色,但也「固執」地抓住機會,給自己設置障礙,去打破,去堅持期待。
比如為了《八佰》放棄自己心心念念的網劇男一號,在陸思宇看來是「不可避免」的遺憾,即便戲份很少,但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後悔。
他說:「人嘛,賺錢也好,出名也好,都還有機會。但八佰在中國電影歷史上,可能只有這一次。」
即使期望能早日遇見「人生影片」,早日拿到屬於自己的第一個男一號,他還是靜水流深般默默使勁:「這也不像每天的天氣預報,能告訴你明天什麼天,一切還都得是盡人事聽天命吧。」
面對標籤不排斥,面對高流量IP和甜寵劇的邀約假設,他也保持尊重,三分能耐六分運氣一分扶持的演藝圈,似乎打磨了陸思宇,又好像沒有,通過侯貴平走到了大眾眼前的他,漸漸和他的那句願景形成了互文:「還是會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