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聖禾種業 打造國家良種標準「升級版」

2021-01-14 新疆新聞在線網

 

本報昌吉4月18日訊 記者石鑫報導:種子的活力是種子品質的重要指標。如何獲得高活力的種子?近日,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專門成立種子標準研究院,與中國農業大學攜手尋找答案。

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玉米、小麥、棉花三大作物新品種選育、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種子企業,也是國家良種重大科研攻關成員單位。

4月15日,九聖禾種子標準研究院與中國農業大學籤訂技術合作協議的第5天,技術人員就今年的《實驗設計方案》展開激烈討論。內容涉及種子親本的繁育、制種、活力測定、包衣研究等環節。

農諺說,好種出好苗,壞種長青草。九聖禾種子標準研究院執行董事長魏國慶介紹,研究院的目的就是以種子應用技術研究和標準化技術服務為目標,全面推進種子標準化體系建設,推動種子生產向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國家已有種子質量衡量指標,企業為何還要投入巨資來做標準化研究?

魏國慶說,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創新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保證。因此,積極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有利於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提高產品及服務質量,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我們打造的是國家標準的升級版本。」九聖禾種子標準研究院副總經理趙海燕表示,目前我國商品種子國家檢驗標準中只規定了發芽率、含水量、淨度、純度四大指標,對種子活力指標未做任何形式的說明與要求。當前應用較多的種子活力測定方法仍然是基於發芽試驗的發芽速度測定。生產實踐表明,實驗室的發芽率與田間的出苗率之間往往存在很大差距。

2018年,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開展國內、國際科企合作創新的同時,設立標準研究院,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在此基礎上,九聖禾種業的研發體系先後主持承擔了農業農村部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參加實施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作物育種」重點專項東北、西南玉米育種,西北玉米小麥育種等重大種子工程項目,擁有小麥、棉花、玉米品種資源10000多份,培育品種數量251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種56個。2018年位列全國小麥種子企業第3位,全國玉米種子企業第16位。

據悉,2019年,九聖禾種子標準研究院將與中國農業大學種子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新審定玉米品種雜交種最適宜制種生態區篩選以及高活力種子標準化技術研究與標準制定應用,主要農作物玉米綠色生產全程技術標準化研究與附加值提升、高效種子生產加工包衣等技術標準制定應用服務。

「明年開始,種子標準化技術研究將涵蓋小麥種子和棉花種子。」趙海燕說,目前,技術人員已經在奇臺、瑪納斯、塔城等地尋找種子實驗的最適宜生態區。

相關焦點

  • 第三屆中國大豆種業高峰論壇在五大連池市閉幕
    第三屆中國大豆種業高峰論壇暨大豆良種地展博覽會、全國專用大豆產業聯盟年會暨產銷對接會、全國大豆良種增產增效計劃現場觀摩與座談交流會於9月8日在五大連池市閉幕。國內大豆行業知名專家圍繞中國大豆產業的發展現狀、大豆產能與國家糧食安全、大豆增產增效技術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省政協、黑河市、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有關領導出席論壇。
  • 五大連池市2019年大豆良種增產增效計劃補助和獎勵的公示
    五大連池市2019年大豆良種增產增效計劃補助和獎勵的公示 2020-06-04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閃電評論|立志打贏種業「翻身仗」,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會議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糧安天下,種築基石。糧食安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對於保障糧食安全極其重要。要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著眼新發展格局,著力在「一粒種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建強種子庫、攻關新技術、保障品種權,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種業體系,不斷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確保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 中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6%以上 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本報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鬱靜嫻)記者從農業農村部近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種業創新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
  • 抄襲成風面臨「卡脖子」隱憂 中國種業如何突圍?
    根據《2019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2018年我國進口農作物種子7200餘萬公斤,進口額4.75億美元,其中蔬菜種子進口額2.28億美元,來自近50個國家和地區。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副研究員江海坤說,國內經營蔬菜種子的基本是小企業,自我創新能力很弱,「拿來主義」盛行,種質資源同質化比較嚴重。
  • 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市場規模近千億元 種業經營誰領風騷?還看育種...
    生物育種作為8個前瞻性、戰略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之一,已被寫入「十四五」規劃。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曾表示:「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我國種業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特別是核心技術創新不足,亟需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  農業農村部披露的數據顯示,近10年,我國已審定、登記農作物品種3.9萬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逾96%。
  • 數字農業大會給廣東種業插上科技「翅膀」
    如今,廣東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再次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與第十九屆廣東種業博覽會一同舉辦,充分展現數字科技與現代種業的多維度融合,打造國家級、國際性、綜合性大規模數字農業平臺。  數字農業和廣東種博會在廣州柯木塱相遇,必將擦出絢麗的火花,為廣東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 文人眼中「九聖」和普通人眼中「九聖」差別很大?只有他沒爭議!
    中國歷來還有「九聖」的說法,但具體是哪九位聖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文人眼中的九聖,和普通人眼中的九聖就有一定的差別。01文人眼中的「九聖」自漢代以來,文人們推崇儒家文化,因而他們眼中的聖人,應該是「才德全盡」之人,能達到這種標準的,只有一些上古大賢。
  • 農業農村部: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
    農業農村部: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2020/12/18 15:19:07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和40%。
  • 哈爾濱市種業博覽會舉行 墾豐種業優質種子備受關注
    東北網11月4日訊(嶽同明 張淑豔 王強 記者 鄭通)11月4日,第26屆哈爾濱種業博覽會於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記者從墾豐種業集團了解到,在此次博覽會上墾豐種業共展示德美亞系列等玉米品種,龍墾2021、三江6號等水稻品種,龍墾310、墾豆64等大豆品種多達100餘個,墾豐品種優秀的品質、優良的種植表現和優異的品牌影響力,受到了展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經銷商和種植戶的關注。墾豐種業展臺。墾豐種業展臺客商雲集。
  • 新華社評論員: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  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切實穩固耕地基本盤,要下大力氣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著力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紮實做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畜禽養殖汙染治理、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項工作,進一步夯實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藏糧於技,就是給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 溫州良種 俏銷四方 種子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選育花椰菜新品種
    溫州良種 俏銷四方 種子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選育花椰菜新品種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2 10:34    浙江日報 「『白玉88天』種子不錯,先買2萬元的種子。」12月21日,上海客商龔雪時在溫州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後,果斷向浙江神良種業有限公司購買了一批花椰菜種子。在溫州,花椰菜訂單逐漸增多,甚至不少來自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記者從溫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目前,該市註冊從事花椰菜種子生產的種業企業有14家,年產花椰菜種子近25噸,產值近億元,約佔全國的30%。花椰菜種子走俏得益於新品種的不斷開發選育。
  • 健壯「農業芯」,為中國飯碗打造堅實底座|長城評論
    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種業,歷來被視作農業的「晶片」,種業發展水平關乎一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命脈。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農業農村部披露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已審定、登記農作物品種3.9萬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四成……種業持續發展壯大,良種供給能力持續增強,不僅穩住了農業這個基本盤,也穩住了百姓的「菜籃子」和「米袋子」,把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2020年8月13日,在吉林市孤店子鎮春新農場,農民觀察試種的彩色稻米生長情況。
  • 百家良種良法齊爭豔!
    第十三屆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今日在三水區南山鎮佛山市農科所園區啟動,活動集中展示了現代種業發展及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展區總面積約120畝,分「庭院農業」「一心為農」「命運共同體」等8大主題,市民可免費入場參觀,展期持續至2020年1月3日。
  • 廣州漁業在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上成績耀眼
    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業種業及數字漁業發展成果交流,助力鄉村振興,12月5日,以「水產『芯』動力,種業創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南沙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的農業、漁技機構代表以及各地一線水產從業者、水產企業、行業組織代表等共同見證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的盛大開幕。
  • 種子問題被列入國家明年重點任務,種業概念股今日暴漲
    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或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消息影響,12月21日,種業概念股集體高開,截至收盤,豐樂種業、農發種業、隆平高科、*ST敦種均漲停,荃銀高科大漲15.2%。
  • 全國水產種業劃時代事件,將有哪些火爆品種?
    12月4-6日,在廣州南沙·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將盛大舉辦。來自全國近20家科研院所、高校帶來了一系列前沿水產品種奪人眼球。我國水產種業經歷了野生種人工馴養、常規育種、雜種優勢利用、細胞工程育種、性別控制育種、生物技術育種等發展階段,目前我國鯉鯽魚、中國對蝦、海帶等已實現更新換代,鰱、羅非魚、河蟹、扇貝、鮑魚、刺參等出現一批高產、抗逆、抗病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