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選你做顧命大臣,可謂慧眼獨具。」——熊召政《張居正》
皇帝知人善任,選用一位賢臣,能成就自己的大業,可見眼光獨到有多麼重要。現在當代社會,很多人也因自己眼光獨到,使自己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有些人即使身邊有了寶貝,卻也看不出來例,如曾經有一位老農,撿一破盆當成菸灰缸用3年,結果被收藏家用兩包煙將其換走,最終這個盆被拍出了180萬的高價,不知這位老漢是否會後悔呢?
羅軍是一位熱愛收藏文物和研究古董的收藏家,他經常會收集一些文玩物件,有時候會因為獨具慧眼一本萬利。某一天,有一位朋友找到了羅軍中,邀請他去鄉下收貨,於是羅軍和朋友一起來到了山上。兜兜轉轉後,他們來到了一戶農家要水喝。
結果一位農民為他拿來了水,並且與羅軍一起攀談,休息一會羅軍就要與之告別,結果出門之前,老農砸了砸手上的菸灰缸,這菸灰缸的聲音非常響亮,隨後羅軍就被其吸引了過去,於是問到老農這菸灰缸究竟是從哪裡來的?能否給他看一看?老農不明所以,將菸灰缸遞給了羅軍,並且告訴他,這是三年前他挖出來的,沒什麼用。
聽到這句話羅軍眼前一亮,於是仔細的將眼前的器物端詳一翻,結果發現這灰缸呈盆狀,上面有一圈鼓打出來的小結,這個菸灰缸雖看起來又髒又破,可羅軍憑藉多年的收藏經驗,敏銳的判斷出來,這一定具有收藏意義,於是向老農提出購買這個菸灰缸。老農聽到這裡,也沒當回事兒,只認為這是個沒用的菸灰缸,對方想要拿去就留下兩包煙吧。
之後,羅軍欣喜地將它拿了回來,將其清洗之後,發現這菸灰缸的泛著藍色,還有金黃色的骨釘,非常的有藝術感,於是他便拿著這菸灰缸來到古董店,結果老闆馬上發現這是件文物:鼓釘洗。
鼓釘洗的外表像鼓一樣,為三足,是宋代的一種文具,大多為皇家御用。我們第一次出土鼓釘洗,是在河南八卦洞。八卦洞已經被證明是宋代的官窯,專門為徽宗提供各種製品,出土的鼓釘洗體積很小,但在宋徽宗之後,鼓釘洗就銷聲匿跡了,直到金朝和元朝又出現了仿製的鼓釘洗。
鼓釘洗也曾有一段傳說:當時宋徽宗很熱愛文藝和歌舞,但卻並不善於書法,於是這便成為了宋徽宗的心病。直到一次宴會上,舞女為宋徽宗表演歌舞,宋徽宗也沉浸如此,就和對方一起擊鼓並放肆喝酒,最終宋徽宗喝的伶仃大醉。在醉夢中,宋徽宗突然起身讓人備紙筆,結果他寫一行雲流水的字,此後倒頭大睡。
直到宋徽宗醒來之後,發現字跡俊逸飛揚,隨後問是誰寫的?隨後,侍衛把宋徽宗昨晚的經歷說出來,於是宋徽宗再一次提筆,發現他的字還像以前一樣醜,於是非常生氣。在此之後,宋徽宗做了個大夢,夢中他只要拿筆在洗筆沾水,就可以書寫出很好字體。
之後,宋徽宗讓人製作夢境出來的洗筆。至此,官窯接到指令,最終燒制出來半鼓形的筆洗。宋徽宗拿到之後,提筆書寫,仿佛聽到耳邊有鼓聲一樣寫的字,也非常的俊秀有力,結果欣喜萬分,並且將之視為寶貝。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這個物件確實是宋代鼓釘洗,但因數量少,所以能夠見到真的鼓釘洗非常難得。羅軍獲得鼓釘洗,更是受到很多人關注,曾經有一位老闆要花6萬元收他的鼓釘洗,於是他就將這古董賣了出去,並且給老農6000元的費用。
在此之後,這位董店的老闆竟然以30萬元出售鼓釘洗。兩年之後,在拍賣會上鼓釘洗再一次現身,最終被180萬元的高價拍出。
「然物以少者為貴,多者為賤。」——葛洪《抱樸子·明本》
「物以稀為貴」是經濟規律,現實生活中越是稀少的東西,越價格越高。正如這些古董一樣,因為年份久遠而且稀少,所以真的古董價值連城,就連一些質地較好的仿製品,價值也十分高。老漢明明看到了價值連城的鼓釘洗沒拿,最終與金額財富失之交臂,不知他是否會感到遺憾呢?
參考資料:
熊召政《張居正》
葛洪《抱樸子·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