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男子名下離奇冒出5張信用卡,高薪工作都被搞丟!妻兒也離他而去……)
「最熟悉的陌生人」還是「冒名辦卡的騙子」?
這3年來,溫州瑞安的黃先生常接到多家銀行的催款電話,他訴苦道,自己名下莫名其妙多了5張信用卡和2筆網貸,因為糟糕的徵信記錄,他丟了高薪工作,妻兒也離他而去
。記者對此展開調查,卻發現真相似乎比黃先生說的還要複雜。
圖自視覺中國
徵信記錄出問題
家庭和工作都「牽連」
瑞安黃先生今年36歲,常年在甌海工作。
「那些信用卡根本不是我申請的,憑什麼要我還錢?」黃先生說,從2017年開始,他接到銀行的催款電話後,就一一作了解釋,但各家銀行還是時常催他還錢,不肯還錢的他最終被納入「黑名單」。
「我以前在鞋企上班,幹過管理崗位,好的時候,月薪一萬多元。
現在徵信記錄出了問題,連工資卡都申請不了,用人單位看我這種情況,都不敢錄用。目前我只能打打散工,一個月只有4000多元。
」黃先生認為,這些問題也對他的名譽和家庭造成了傷害,身邊的人不再信任他,連自己的妻子也帶著孩子與他分居,「我老婆埋怨我,沒辦法養家!」
黃先生介紹,他去列印了自己的徵信記錄及信用卡消費記錄,發現自己名下多出5家銀行的信用卡以及2筆網貸,他算了算,這些信用卡卡債以及網貸總共要還5萬多元,這筆錢對現在的他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他也不願為陌生人還錢。
「我在2014年丟過一次身份證,後來去補辦了,沒想到會被人撿走惹出這麼多麻煩。」黃先生分析道。
奇怪的是
有人悄悄為他還過卡債
黃先生所說的屬實嗎?記者與黃先生來到離他住處較近的甌海農商銀行燎原分理處,黃先生名下有一張信用卡就是在甌海農商銀行申請的。
燎原分理處主任陳時康接待了黃先生。他核對了黃先生提供的徵信記錄等材料,並登錄銀行系統核實信息。
「黃先生在我們銀行有一張信用卡,額度為3000元,加上逾期的利息,總共有5000多元的債務。」陳主任介紹,既然黃先生說自己沒申請過信用卡,那麼他可以向總部匯報,申請調取相關的歷史材料。
在調取資料時,有燎原分理處的工作人員提出質疑,在他看來,黃先生被「冒名辦卡」的經歷有些奇怪,因為根據黃先生的還款記錄,這張信用卡自三四年前開通到2019年期間,有多次用儲蓄卡轉帳還款的記錄。
換句話說,信用卡長期處於正常使用狀態,假如真的有人「冒名辦卡」,那應該快速轉走儘可能多的錢,沒必要多次還錢,何況只是張額度3000元的信用卡,「系統裡還有黃先生的支付寶的還款記錄,難道手機也被盜用了?」
黃先生說,他的支付寶已經被凍結,的確有人冒充他的身份,用其他手機號辦了支付寶,還使用了其中的花唄業務。
黃先生名下的支付寶花唄消費記錄
記者查看了黃先生的花唄消費記錄,裡面基本沒有大額消費,主要是幾十元到幾百元的消費記錄,從名目上來看,多是諸如購買女性衣物的日常生活類消費。這些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還有每月的還款記錄。
備案籤名也有點像
會不會是熟人幹的?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溝通,陳主任調取到了黃先生名下信用卡的歷史申請資料。
陳主任先讓黃先生在白紙上寫幾遍自己的名字,再拿出歷史申請資料上「黃先生」的籤名。
黃先生說,申請資料的籤名不是他寫的,在一些筆畫的細節上有明顯的不同。
陳主任讓黃先生在白紙上寫名字
銀行工作人員對照了兩份籤名,資料上的籤名與黃先生寫在白紙上的,大致輪廓及收尾部分頗為相似。但令人不解的是,申請人在資料上也填寫了配偶的名字,正好與黃先生妻子的身份信息相符。
假如是有人撿走黃先生身份證冒名辦卡,那他是如何知道黃先生妻子的信息的,又是如何拿到黃先生的籤名進行模仿的?
根據銀行系統的顯示,為黃先生還過卡債的資金來源,指向多張儲蓄卡。黃先生表示,他沒有辦過這些儲蓄卡。
陳主任分析道,如果這些信用卡不是黃先生自己申請的,那有可能與黃先生的熟人有關。
陳主任抄寫下為黃先生還過卡債的儲蓄卡卡號,他建議黃先生去所屬銀行了解這些儲蓄卡的情況,根據資金來源查明真相。
7月9日,黃先生聯繫記者,稱他已經向甌海警方報案。
來源:溫州晚報
值班編輯:董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