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參加高考,669分被中科大錄取,如今有望獲諾獎,中國人!

2020-12-19 高老師高考課堂

今天我們要說說中國最年輕也是最有可能獲得的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曹原。

在曹原三歲時,他父母就舉家搬遷到深圳。90年代的深圳,有三多:錢多、商人多、電子產品多。成長於深圳濃烈電子氛圍中的曹原自打記事起,就對鋪滿各種元件和線路的電子產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正因為曹原從小對電子產品的興趣為他日後改寫世界科學進程埋下深深的伏筆。

2007年,11歲的曹原,考上「深圳耀華實驗學校」,這所學校是一所專門培養「天才少年」的學校,並以「超常教育」聞名於廣東省。

2009年,13歲的曹原升入高中,在一次物理實驗中老師黃佳堂告訴他:如果有人能在常溫狀態下發明出一種超導材料,就可以顛覆整個世界。

2010年,14歲的曹原參加高考,以669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並進入定向培養未來頂級科學家的地方——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從此曹原進入了「開掛」人生,

2012年,作為中科院首批國際交流生被派往美國頂級研究型大學——密西根大學學習

2013年,獲得中科大「頂尖海外交流獎學金」

2014年,曹原再次獲得中科大最高榮譽獎:郭沫若獎學金!

2015年,推薦至當時全球第一大理工科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關於「超導體」這個概念,是荷蘭物理學家海克·卡莫林·昂內斯在1911年提出。當溫度降到﹣273℃時流通的電子會無限接近於「無阻」通行,其在傳輸中對能源的消耗最低可以降至零。卡莫林把這個「零電阻狀態」稱之為「超導電性」。卡莫林因此於1913年被授予諾貝爾獎。

2017年,在曹原攻讀麻省理工博士期間,他通過實驗發現石墨烯的排列結構中具有非規超導電性的因子

他據此推測出:當兩層石墨烯疊在一起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的特性會發生劇變並因此催生出超導體的性能。

經過六個多月的反覆試驗,最終確立起石墨烯傳導的全方位理論!當他把兩層石墨烯材料旋轉到特定疊加值時「超導體」誕生了!

2018年3月5日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收到曹原的投稿後就在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曹原關於石墨烯超導理論的論文。

3月8日,關於石墨烯超導論文轟動世界的第三天,曹原回到中科大,這一天,是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周年紀念日,那天,滿身霞光的曹原說了一句平淡的話: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學成以後要回到中國去。

少年強,則中國強

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

少年雄於地球,則中國雄於地球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

為曹原,點讚!

為祖國,祝福!

相關焦點

  • 669分被北大錄取!潘文馨,你真棒!
    8月14日,重新鎮黨委政府到重新鎮荊州村看望慰問今年被北京大學錄取的優秀學生潘文馨,為其送去5000元的獎學金,並向他表達鎮黨委、政府的美好祝福和殷切希望。據悉,就讀於黔西縣第一中學的潘文馨在今年的高考中以文科669分的好成績被北京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錄取。
  • 中國年僅22歲少年,竟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而他也是這份雜誌創辦以來最年輕的一位科學家,如今數百位世界級科學家正在試圖複製、拓展他的科研成果,一旦成功落地,那麼將為世界能源行業節省數千億美元,而他就是一位來自中國深圳,2018年才剛滿22歲的曹原。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兩年讀完初高中課程,14歲時以理科總分669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到MIT攻讀電氣工程學博士……曹原永遠都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作者:二水|編審:蘇睿比「後浪」更兇猛的「巨浪」來了!兩年讀完初高中課程,14歲時以理科總分669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到MIT攻讀電氣工程學博士……曹原永遠都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 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博士學位!如今成「人生贏家」!
    如今的知識對於一個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而「知識改變命運」,毫不誇張地說,適用於任何時代!而 國內的學子們為了考入有著985、211之稱的雙一流大學,更是非常的努力,因為只有考入了不錯的大學,對於以後的發展相對來說會有更好的平臺!
  • 阜陽15少年高考665分,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還有15人被錄取
    阜陽15歲少年高考665分,被中科大少年班成功錄取,8月1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阜陽三中少年班考生曹高翔以優異成績被成功錄取,同被錄取的還有15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級少年班考生錄取名單曹高翔(男) 阜陽第三中學(安徽)陳飛揚(男) 湖州中學(浙江)陳 龍(男) 鹹寧高級中學(湖北)陳睿恆(男) 宣城中學(安徽
  •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最強後浪
    #後浪#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
  •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多篇論文  olivia chan • 2020-02
  • 8歲高考取得760分,智商超過愛因斯坦,陶哲軒如今怎麼樣了?
    而在近代,有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他在2003年獲得數學界的諾獎,在8歲時參加高考,甚至獲得760分的高分——他的名字叫陶哲軒,當之無愧的天才。在3歲時,陶哲軒就已經顯示出相當於學齡期孩子邏輯和運算能力。在3歲半時進入當地的一所小學,但由於年紀太小,並不適應這樣的學習環境,於是就讀6周後又被送回了幼兒園。在幼兒園學習的這的18個月裡,母親帶領他學完了小學階段的全部知識。
  • 中國人如何才能拿到更多諾獎?
    中國人喜歡熱議諾貝爾獎,其實,中國人也是拿過諾貝爾獎的,我這裡說的中國人是指有中國國籍的人。 屠呦呦沒有當選院士,卻拿了諾獎 同在東亞,截止2019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和名古屋大學誕生了日本乃至亞洲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 浙江女孩高考557分 北大降219分錄取她
    昨天,衢州二中一位美少女刷爆網絡——「衢州這個18歲的姑娘厲害了!清華願降20分到一段線下錄取她,北大願降219分到二段線下錄取她,她靠什麼獲得北大與清華的青睞?成績?顏值?在網絡上熱傳女生的是衢州二中周孟佳同學,顏值超高,周孟佳今年高考總分是557分。
  • 2021年學考錄取後,還能參加高考的招生錄取嗎?
    2021年學考錄取後,還能參加高考的招生錄取嗎?廣東學考招生錄取是先於高考的招生錄取,而且參與廣東學考招生錄取的院校是廣東省內所有的高職院校,而高考的招生錄取則是面向全國的所有大學,那麼廣東學考被錄取後還能參加高考的招生錄取嗎?往下看,小粵告訴你答案。
  • 2020高考成績出爐 南京各大高中喜報來了!
    來看各校發出的喜報:南師附中:理科最高分431分,裸分400分及以上147人據統計,南師附中在本屆已有9位同學2019年被中國科技大學創新班提前錄取,5位同學被清華、北大保送的情況下,共563人參加高考。理科最高分431分,本一達線達級率96.3%。
  • 14歲高考,19歲攻讀麻省理工博士,他是國人驕傲,卻讓人質疑
    而這個震驚全世界的中國少年,才23歲!他就是曹元。1996年的一天,曹緣出生了,他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樣,父母對其寵愛有加。隨著曹媛一點點長大,她的父母意識到了教育的問題,他們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曹媛更好的教育環境。
  •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麼樣?
    今天子淵要向大家介紹的也是一位神童,他8歲高考就得分760,據說智商還超過了愛因斯坦,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如今他的生活過得怎麼樣了?這位天才是中國澳大利亞人陶哲桓。陶哲栓,1975年7月17日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他的父親陶翔國和他的母親梁慧蘭畢業於香港大學。他的家人於1972年移民到澳大利亞。陶祥國是兒科醫生。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中國人歷來有神童情結。仲永七歲能詩,甘羅十二歲拜相,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神童者,智商碾壓普通人,常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他人畢生難以企及的成就,令人豔羨。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17歲哈佛碩博連讀 31歲當上哈佛正教授 33歲獲物理學新視野獎 1983年,尹希出生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 「天才少女」何碧玉,14歲以750分考上清華,如今怎麼樣了?
    每年的高考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寒窗苦讀十二年就是為了金榜題名,每年的高考也都會出現很多令人關注的事跡,有關於高考狀元的、也有感動人的、也有搞笑的事情,此外還有一些神童的橫空出世,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主人公叫做何碧玉,一起來看看吧!
  • 13歲山西小夥高考60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媽媽卻說兒子不是神童
    從恢復高考制度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了,每年高考結束都會誕生不計其數的狀元,有文科狀元、理科狀元、省狀元、市狀元、縣狀元等等,他們無一不是令人羨慕稱讚的學習楷模,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又有誰能夠把這些狀元都銘記於心呢?在這些狀元中有1個人很「別致」,他創造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 他高考作文只得6分,卻被985院校破格錄取,如今怎樣了呢?
    而在十年前,有一名高考考生的作文給了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高考作文只得6分,卻被985院校破格錄取,這位神奇的考生是誰呢?他就是,他當時的作文轟動了全國,並不是他的文採十分浮誇,而是他整篇文章用甲骨文寫,這是史無前例的。
  • 北大願降219分錄取她!網友被這個女孩圈粉了
    高考總分557分,清華願降20分到一段線以下錄取她,北大願降219分到二段線以下錄取她。……高三畢業生葉珈寧沒有參加今年高考,因為早在高二時,他就被保送北大。北大在葉珈寧高一時就相中了他,與他籤約,表示可以降200分錄取他。高二時葉珈寧參加第33屆全國信息學奧賽,取得全國第14名的好成績,進入國家集訓隊,獲得北京大學保送資格。
  • 李瑾文:安徽文科狀元,高考669分,英語149分,有一點讓人意外
    各省的理科狀元高考成績一般都在700分以上,相比較理科狀元,文科狀元的高考成就就遜色很多,基本上很少有上700分的,大部分都在680分左右徘徊。這和文綜的主觀題較多,較難得滿分有關。2020年高考安徽省的文科狀元是來自合肥一六八中學的李瑾文,高考成績是669分,其各科成績是語文131分,數學143分,外語149分,文綜246分。在這各科的成績中,其中英語的成績比較扎眼,差一分就滿分了,還是相當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