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棗樹枝,整理葡萄廊,操作大型噴灌車對百畝棉花噴灑農藥……初秋時節,天山南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派忙碌。放眼望去,火熱的勞動生產中,兵團民兵的那抹迷彩綠格外醒目。
六十載艱苦奮鬥,一甲子春華秋實。從戰爭硝煙中走來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武裝力量,聽黨指揮、紮根天山,成為維護新疆穩定、固守西北邊防、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力量。
敢教荒漠換新顏
7月20日,兵團第一師人武部組織百餘名基幹民兵走進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開展「學兵史、唱兵歌、鑄兵心、塑兵樣」教育活動。一幅幅軍墾戰士戰天鬥地、開發建設的場景把人們的思緒拉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1954年,毛主席一聲令下,駐疆十多萬官兵就地集體轉業,擔負起屯墾戍邊的神聖使命。1960年,為保證邊境安全,兵團各級軍事武裝機構成立,兵團武裝力量就此而生。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兵團兒女們在邊境堅守,構築起堅不可摧的國防屏障。
巍巍巴山軍墾魂,拳拳赤子戍邊情。1969年6月10日,懷有身孕的女民兵孫龍珍在一次戰鬥中光榮犧牲,年僅29歲。同年,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孫龍珍民兵班」成立。半個世紀以來,一茬茬「花木蘭」接續奮戰,該班先後被全國婦聯評為「三八紅旗先進單位」,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先進女職工集體」,被解放軍原總參謀部表彰為「全國邊海防工作先進單位」,並3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除了像「孫龍珍民兵班」一樣的英雄集體,還有許多矢志守防的先進個人。兵團第十三師紅山農場民兵護邊員寶汗·埃恩賽根,親眼看著父親連人帶馬被雪崩掩埋,他擦乾眼淚,毅然擔任民兵護邊員,在父親殉職的70公裡巡邏路上往返29年。巡邏路邊,見到稍大一點的石頭,他都刻上一個「中」字。2011年,他的小兒子沙哈提別克·寶汗也當上了民兵護邊員,循著兩代人的足跡,給每塊石頭上又補刻了「國」字。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近年來,兵團廣泛組織「熱愛兵團、奉獻兵團、建功兵團」系列教育,講兵團英雄故事,講民兵戍邊偉業,激勵更多的退伍軍人、有志青年投身兵團、紮根邊疆,兵團武裝力量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安邊固疆傳家業
「八一」前夕,兵團第三師託雲牧場民兵哨所哨長買買提吾肉孜·阿塞克像往常一樣,帶領8名護邊員踏上70餘公裡的巡邏路。就在前一個星期,他剛做過手術。「老一輩軍墾人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艱險,和他們相比,我這點病不算什麼。」買買提吾肉孜·阿塞克說道。
兵團武裝力量自組建以來,就把安邊固疆的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兵團第九師一六一團民兵護邊員魏德友和妻子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家門口的五星紅旗,然後帶上水壺、收音機、望遠鏡出門巡邏。50多年來,他們累計巡邊20萬公裡,用過50臺收音機。
「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後頭……」面對蜿蜒的界河,背靠偉大的祖國,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職工馬軍武和妻子張正美32年風雨無阻巡邏在邊防線上。2014年4月29日,習主席視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同兵團幹部職工座談交流,聽了馬軍武屯墾戍邊的報告後說:「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們!」馬軍武向習主席敬禮,並堅定地說:「我會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護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
三五九旅新傳人,再創屯墾新輝煌。1999年,兵團第一師人武部獨立營營長劉寶玉到新疆參軍,曾先後7次榮立三等功,後來兵團組建屯墾部隊抽調骨幹時,他來到兵團第一師人武部。自2018年擔任營長以來,劉寶玉帶出了軍事訓練先進營和10多名訓練尖子。今年6月,他被評為陸軍「四有」標兵、新疆軍區「喀喇崑崙衛士」。
近年來,兵團軍事部廣泛收集典型事跡,編印《感動天山》讀本,拍攝《兵耀天山》紀錄片,組織所屬部隊和廣大民兵廣泛開展「我身邊的感動」講述活動,讓大家傳家業似的履行安邊固疆使命。
奮進一流永向前
2014年4月29日,習主席視察兵團,冒雨檢閱第六師民兵隊伍,提出建設一流民兵隊伍的目標要求。6年多來,兵團和兵團軍事部黨委牢記習主席囑託,力量上聚合聚焦、經費上重點投入、物資上傾斜保障,形成大事大抓、蹄疾步穩、順利推進的建設局面。
2019年,兵團、師、團三級成立全國獨有的民兵工作委員會及辦公室,發揮決策建議、統籌協調、指導服務、檢查督導等作用,為建設一流民兵隊伍提供完善的組織保證。
「抓武裝工作,第一書記負首責。」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黨委書記李震國說,近年來,兵團和兵團軍事部黨委隆重組織師市黨委書記任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宣布任職大會,把一紙任命變成一種儀式,用一種儀式強化一種責任,形成了聚力武裝、大抓武裝的濃厚氛圍。
練兵先練官,強兵先強將。自2018年起,兵團和兵團軍事部黨委先後組織5期師團連主官、4期內調幹部軍事能力培訓、3期師團職領導幹部民兵工作和指揮能力培訓,形成「領導先訓、新任首訓、凡晉必訓、缺訓補訓」的常態培訓和民兵基地化輪訓機制,在兵團上下掀起大練兵熱潮。
庚子新春,疫情肆虐。轄區封控、社區消毒、協助隔離、幫助復工復產,到處都有兵團民兵的身影。兵團共出動近萬人次,車輛500餘臺,在各個點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大戰場」生力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起點上,兵團和兵團軍事部黨委牢記習主席囑託,在強軍興武的大道上繼續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