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香節上,廣東人民出版社的粵版精品圖書令人流連忘返
8月10日至14日,2018年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以下簡稱「書香節」)在廣州琶洲會展中心B區開幕。本屆書展以「新時代 心悅讀」為主題。從開幕當天開始,廣州琶洲會展中心內每天都是人潮湧動,各大館區均十分熱鬧,其中,廣東人民出版社的展區吸引了不少讀者,精彩豐富的文化活動以及優質的好書讓人流連忘返。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讀者,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心儀的書。
■新快報記者 董芳
最老牌出版社推「漫畫書」 書香節上很歡樂
8月10日上午,書香節開幕沒多久,廣東人民出版社的第一場文化活動就熱熱鬧鬧啟動了。在舞臺上和讀者歡樂互動的,是廣州本土的漫畫原創團隊「朕說」,他們攜新書《朕說歷史》亮相書香節,為讀者帶來「一本朕經說歷史」的分享。歷史知識點用搞笑的段子、可愛的漫畫呈現,迅速抓住了學生群體的注意力,連很多家長都被吸引住了,聽得津津有味。
「事實證明,歷史讀物是很有市場的,但如何適應當下讀者的閱讀喜好,用創新形式呈現,這是我們此次的一個探索」。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社長陳志強介紹,《朕說歷史》是今年該社新推出的一本歷史讀物,「5月份才上市,現在已經銷售超過6萬本,這個成績還是不錯的,也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其實,作為廣東省最老牌的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給人的印象是出版嚴肅讀物較多,《朕說歷史》成了該社的一個「另類」,卻很受市場歡迎,這讓陳志強很開心,「這條路子走對了,讓讀者找到好書,讓好書找到讀者。」
黨政讀物也接地氣,《中國改革大邏輯》引共鳴
那麼,黨政讀物能否也以通俗易懂的表達、高水準的闡釋而變身「暢銷書」呢?廣東人民出版社在這方面也做了嘗試,於近期推出了北京大學青年學者陳培永的《中國改革大邏輯》。這本書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開放中的「小問題」串聯起「大邏輯」,回應人們亟需解決的困惑疑慮,對改革開放的相關實踐和理論問題進行深層次追問。
陳培永在書中直面關於改革的疑問:改革被稱為革命意義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終結了嗎?誰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先富」還能通往「共富」嗎……語言風格輕鬆明快,通俗易懂,引發了讀者的強烈共鳴。陳志強介紹,為了做好這本書,從去年開始,廣東人民出版社的資深編輯就和陳培永進行了溝通,在語言表達上保持了陳培永接地氣的風格,同時在觀點上進行交流。
8月12日上午,作為重點活動,《中國改革大邏輯》新書發布會在南國書香節舉行,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導李海青,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徐斌等專家學者參與了發布會,對該書的出版表示了讚賞。參與發布會的,除了學術界人士,還有不少普通讀者,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輕人,位子坐滿了就站在會議室過道上。分享結束後,幾位讀者還跑來和陳培永探討,這讓陳培永也有點意外,「沒想到廣州讀者這麼熱情。」
改革開放成出版關鍵詞 讀者關注國家大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出版業,「改革開放」也是名副其實的關鍵詞。新快報記者在書香節現場看到,各家出版社紛紛都將改革開放相關書籍擺放在醒目位置上。據了解,今年廣東人民出版社策劃的關於改革開放的書籍也很多,有30多種,省裡立項的有一半都由廣東人民出版社承接,但因為審讀任務比較重,大部分圖書會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其中包括《大逃港》作者陳秉安的新作《深圳史記》。他以親歷者的身份,用翔實的歷史資料來再現深圳的改革開放史。
此外,廣東人民出版社在現場還展示了《廣東改革開放決策者訪談錄》《解密檔案·廣東30年闖關路》等重點書籍,被許多讀者閱讀、購買,甚至需要補貨。其實,青少年讀物一直是書香節的銷售大頭,但如今黨政讀物也備受歡迎,廣東人民出版社工作人員說:「說明我們的讀者關注國家大事,同時,我們的出版物也符合讀者口味。」
今年展銷圖書6582冊 以下這些是重點要點
據悉,在2018年南國書香節上,廣東人民出版社共展出651個品種,展銷圖書達6582冊。對比2017年,展銷品種數量增加了175種。廣東人民出版社貫徹「多品種,少複本,廣泛覆蓋」的展銷理念,在有限的展架上,展銷更多的優質圖書、精品圖書,讓讀者找到好書,讓好書找到讀者。
在廣東人民出版社展銷的651個圖書品種中,有彰顯主流價值、弘揚時代精神的黨政主題出版圖書,如《牢記使命 走在前列——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審議,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工作並要求廣東的同志們以新的更大作為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為了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本書深入學習最新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十八大以來廣東工作成就和發展經驗,總結存在的優勢和短板,探索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發展路徑。是廣東第一本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的輔導讀本。
有表現40年改革開放歷程、反映社會思潮緊扣時代脈搏的圖書,如《廣東改革開放先行者口述實錄》:書中的26份口述素材,涉及了這個巨變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既有宏觀的反思與辨析,如關於農村的承包責任制、民營經濟的發展等;又有微觀的個案展示,如有關「太爺雞」和「何植記」個體鞋廠等。而一些重要的人與事——蛇口的建設、白天鵝賓館模式、招商引資和「國投」等,則作了專題性的集中講述。
有反映精神、文化、價值觀的人文社科精品著作,如《曾國藩》《老舍自傳》《西洋鏡:一個英國風光攝影大師鏡頭下的中國》。也有全面、歷史、系統地反映和論述嶺南,具有嶺南文化深厚內涵的經典圖書,如《饒芃子集》《陳蘭彬集》《當代嶺南文化名家·紅線女》《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劉斯奮》等。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