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蘇軾的學生,只憑三句詩流傳千古,蘇軾說:開頭四個字最好

2020-12-05 楚予微茫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幸運的詩人。

有的,憑一首詩流傳後世,如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

有的,憑兩句詩千古留名,如唐代陳陶的「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還有的,憑藉半句詩成就千古才名,如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未若柳絮因風起」。

到了宋代,有一位詩人更絕,他是蘇軾的弟子,寫了一首詞,只憑其中一個字就受到無數讚譽,老師蘇軾也稱讚不已。

得到蘇軾擊節嘆賞的詞就是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

《滿庭芳·山抹微雲》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是秦觀的傳世名作,是優秀的別情詞之一。一句「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就讓秦觀留名詞史。

寫下這首詞的時候,秦觀正在會稽,此時的他,很失落,就在前一年,他上京應考,無奈落第。仕途失意不說,更悲傷的是,他即將離開越地,要與相好的一位歌伎離別。

人生失意之時,又遇離別,百轉千回的秦觀,寫下這首名滿天下的《滿庭芳》。

為什麼說這首《滿庭芳》名滿天下呢?

有兩個小故事。

在錢塘有一個名妓叫琴操,才藝雙全。有一天,西湖邊上一個小吏在閒唱這首《滿庭芳》,聽到「畫角聲斷斜陽」。

琴操忍不住說:你唱錯了,是「畫角聲斷譙門」,不是「斜陽」。

對方戲稱,你能把這首詞改成「陽」字韻嗎?琴操當即將這首詞改成了陽字韻,改後的作品如下: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斜陽(譙門)。

暫停徵轡(棹),聊共引離觴(樽)。

多少蓬萊舊侶(事),頻(空)回首,煙靄茫茫(紛紛)。

孤村裡(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孤村)。

魂傷(銷魂)。

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狂(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惹)餘香(啼痕)。

傷心(情)處,長(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黃昏)。

修改後的詞,卻依然保持著原詞的意境和風格,琴操的才華可見一斑。

而我們從側面也可以看出,一個無名小吏,一個歌伎,都會唱《滿庭芳》,可見其傳唱之廣,受歡迎的程度之深。

關於這句詩,《歷代詩話》上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秦觀有一個女婿叫範溫。有一次,他到一個貴族人家去赴宴,宴會上的歌女正唱著秦觀的詞。

許是他有些拘謹,範溫全程沒有說過一句話,歌女便頗有些看不上他。酒喝到正好的時候,歌女便問:您懂詞曲嗎?

範溫站起來,叉手道:我是「山抹微雲」的女婿。

一語驚醒四座。相信,滿座的人都會對他溫言相待。「山抹微雲」的女婿怎麼會不懂詞曲呢?

可見,在當時,無人不知《滿庭芳》,無人不稱賞「山抹微雲」秦學士。

作為秦觀的老師,對秦觀有過指導和鼓勵的大文豪蘇軾極愛「山抹微雲」這一句。

為此,他還給秦觀起了個別名「山抹微雲君」,還將秦觀與柳永並稱,說「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而「山抹微雲」也成為宋詞中的千古經典。

那麼,「山抹微雲」好在哪裡呢?

秋雲遮住了遠山,看上去,好像是雲抹在了遠山之上,讀這一句,如一幅畫展現在讀者面前。

「抹」字突出了雲的淡和漂,想像一下山上漂著一朵雲,淡淡的,像水墨畫上輕抹上去的一樣,清淡高遠。

秦觀本是一個詞作者,在這裡,用畫家的筆寫詞,尤其是那看似有意無意地輕輕一抹,堪稱神來之筆。

因為這個「抹」字,秦觀得到了太多的讚譽。「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千古流傳,因為這首詞,秦觀流芳詞史。

傑出不僅是開頭,全詞亦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暮色時分,遠山被抹上了縷縷輕浮的雲,舉目四望,衰草連天。城門上的號角已經吹響了,依依惜別的有情人舉起酒杯,所有的濃情蜜意即將成為如煙往事。舉目四望,夕陽西下,寒鴉萬點,流水繞著孤村。

正是銷魂時候,我暗暗解下香囊相送,你把羅帶上的同心結輕分。從此,我在青樓落了個薄倖的名聲。這一去,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相見了吧!最傷情的是,高高的城牆已在視線中消失了,燈火微明,天已到黃昏。

離別的傷感,前途的茫然,官場的失意,漂泊的厭倦,如泣如訴,盡在這曲《滿庭芳》中。

全詞用詞空靈,意境絕美而又傷感,讀來如畫而心傷。

這不僅是離情別緒的詞作,更是感慨人生失意的心曲。

清代周濟在《宋四家詞選》中評價說:此詞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又是一法。

讀《滿庭芳》,我們感慨的是秦觀那超凡的寫作技巧,更傷懷的是他無可奈何的失意的人生命運。

能將人生離別和失意用這般美麗而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秦觀的才華當真值得蘇軾賣力一誇呢!

相關焦點

  • 蘇軾的詩流傳千古,為何評價不高?
    前面寫了篇文章,有朋友問中國詩歌前四中是不是有蘇軾,讓我給剔除了出去。後來看很多留言雖然對前四是哪四位有不同意見,但大致上對將蘇軾和辛棄疾從詩人前四中排除是沒有意見的。
  • 蘇軾一名句比喻精妙,辛棄疾不服,寫出意思相反之句,亦流傳千古
    我們來品鑑一番:早已是春天了,但是蘇軾在城中,並沒發現春季之美,「可能是東風不肯吹入東城門吧」,蘇軾如此想著。自然,蘇軾如此的想法肯定是不切實際的,春天既來,則無處不是春天,他如此寫,是其性格善諧,喜開玩笑,其心如赤子,故愛作純真之語。第二句點出自己故地重遊,去年他亦曾來女王城遊玩,所以說尋「去歲春」,「走馬」就是現在的自駕遊了,騎馬去的,非常愜意。
  • 蘇軾新婚之夜寫「洞房詩」,不料流傳千古,網友:太肉麻了
    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我行我素,遇事泰然自若,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蘇東坡可以說是收放自由!他既能婉約又能豪放,乃是一個全才!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我想沒有比蘇軾說得更加清楚的了,不信你看看蘇軾的臨終詩,僅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廬山煙雨》宋 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大家讀完這首詩有沒有發現很奇怪?詩的開頭與結尾一模一樣,這有啥講究?我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這首特殊的《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是一首禪詩,它的體裁為七言絕句,也叫《觀潮》。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宋朝大詞人蘇軾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詞一直流傳千古,一度徵服了同樣是文壇領袖的歐陽修,歐陽修讀過後讚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蘇軾的文採不光在文採之上,字寫的也好,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並稱書法四大家。蘇軾先生還很懂得吃,真應了那句「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僅他一人就創建了有名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餅等系列美食。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他這下闋共兩句,兩句都是千古名句。第一句就是我們本期要說的名句,以梧桐細雨來寫離情,這種寫法確實是高妙得很!這樣寫,情與景完美融合不說,也將全詞的意境提升了一個檔次。這個千古名句傳到了兩宋,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而且都寫成了千古名作。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蘇軾這首詩原來針砭時弊,開頭即千古名句,現在卻多形容閨房之樂
    可是很多人熟讀甚至能夠背誦蘇軾的詩詞,卻不一定能夠正確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宵》,不少人都以為「春宵一刻值千金」是在說男女新婚之夜或者床第之歡的時光短暫,應該好好珍惜,如果你也是這樣理解或者是正在這樣使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 蘇軾酒後為難友人小妾,她僅回8個字,蘇軾深有感觸寫下千古名作
    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蘇軾則是被貶到了黃州。嶺南在古代是煙瘴之地,條件十分艱苦。王鞏從前身居高位風光無限,一朝被貶,家中的奴僕妻妾竟都四散離去。柔娘愣了一愣回答了8個字:「此心安處,便是吾鄉」。短短的8個字,蘇軾感觸很深,一個若女子竟這麼重情重義,世間能有幾人?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蘇軾的這句詩讓人遐想連篇,看完後一句,頓時沒有那麼妖嬈
    在中國人看來,人生的樂事無非是四件: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尤其是第三件,讓許多熱血青年心潮澎湃,浮想聯翩。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找個知心伴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然而,第二句一出,頓時失去了嫵媚妖嬈之氣,卻有清新淡雅之風撲面而來。「花有清香月有陰」確實實實在在在描寫春宵的精緻,而非香豔的場景。花兒散發出絲絲縷縷的清香,在月光的照射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原來,就是因為春宵之美,才解釋了前一句的春宵苦短。也就是說,第一句隨是千古名言,現代人的用法卻違背了作者的原意。
  • 蘇軾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28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而且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那也是令人感動,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與張先,兩個人更是經常一唱一和,還寫下了經典的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令人驚豔的句子,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引用他的詩句。那麼蘇軾為朋友寫過很多的詩作,特別是一些送別詩,寫得情深意重,讀來令人感動不已。他在杭州做官時就寫過一首很經典的送別詩《贈劉景文》,這首詩也是千古名篇。
  • 蘇軾夜晚醉酒寫下一首詩,一直流傳,說出了很多男人心聲
    說到蘇軾,我想都學過他的詩詞,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的坎坷,元豐三年的時候,因為烏臺詩案,蘇軾被貶到了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為了家人的生計,蘇軾便開始耕作,但是並沒有因為生活的落魄一蹶不振,而是表現出超人的豁達精神。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詞,開頭10個字就驚豔了世人,瀟灑勝過「詩仙」
    蘇軾的一生非常複雜,他經歷了世人不常有的大起大落,還不止一次。他的人生路似乎缺失了坦途這一說,一路上幾度亡妻,幾度貶謫,又有幾度春風得意,揮斥方遒。我把這歸功於蘇軾的「儒道雙修」。蘇軾將兩個教門的思想融匯貫通於自己一身,所以他能夠看透沉浮,所以無論處於巔峰或者低谷,他都進退有度從未失了方寸。有著自己信仰的人,於風浪中能堅持自己信仰的人,最終才能成就自己吧。所以他能夠留名千古。
  • 蘇軾寫一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只能讀懂3句,能讀懂4句堪稱高手
    詩的作者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就是蘇軾,號東坡。蘇軾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這首詩創作的背景:蘇軾先後娶了王弗、王閏之為妻,生下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另外三個分別是蘇邁、蘇迨、蘇過。其中,蘇過出生於1072年,當時他父親蘇軾35歲,中年得子,本來應該開心。
  • 出自蘇軾這首詩,第一句有點俗氣
    說到蘇軾,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國北宋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並且在詩詞,甚至是字畫散文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讀過蘇軾的作品,大家都知道,不管是詩還是詞,他的作品風格都是非常有特點的,他是豪放派的代表,留下的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 宋代高僧一首28字的詩,哲理深刻、流傳千古,現在2個字就能概括
    "春有百花秋有月"是流傳千古的名句。目前,這首詩主要有以下三個版本。 大家應該看到了,這三個作者的名字開頭都有一個"釋"字,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都姓釋。在這裡,"釋"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也用來稱呼佛教徒。
  •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你會發現,所有的奧秘都藏在一個水字上
    我們就從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來品讀,你會發現,所有的奧秘都藏在一個水字上,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具體分析。請讀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liàn yàn)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