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百貨業規模化整合之年,國內知名百貨企業之間的收購、合作、入股等大動作,牽動和正在改變著整個百貨圈。
2019年初,蘇寧出資27億將37家萬達百貨收入囊中,緊接著,蘇寧公告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隨後,物美、步步高斥資86億入股重慶百貨大股東重慶商社;歲寶百貨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盒馬合作開出首家社區型購物中心盒馬裡。
百盛撤出重慶市場;廣百百貨與廣州友誼重組......
面臨著轉型的傳統百貨,2019年業績表現怎麼樣?
日前,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根據國內53家百貨上市公司的2019年財報,對2019全國百貨業進行分析打榜。
數據顯示,2019年53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553.2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2.98億元。
百聯股份憑藉504.59億元依然領跑百貨榜。
2019年位於榜單前十名的企業分別是百聯股份、豫園股份、重慶百貨、王府井、大商股份、天虹股份、金鷹商貿、鄂武商A、長春歐亞以及茂業國際。
重慶百貨以345.36億元,排名第三位,比上一年排名下滑一位,領跑西部百貨業。
數據顯示,2019年營收超過百億的上市公司企業有14家,相較於2018年的18家減少4家。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百貨行業在2019年經營狀況持續低迷,整個業態增長乏力,前三甲雖然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均是「雙增長」,但上市公司中的純百貨業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市公司總體業績的增長動力來自資產重組或投資收益。
2019年53家百貨、購物中心上市公司新開門店38家,關閉門店21家,開店多於關店。
從關店來看,2019年百盛關閉5家門店,供銷大集關閉4家門店,永旺關閉3家門店,友阿股份、廣百股份關閉2家門店,重慶百貨、王府井、大東方、杭州解百、大連友誼各關閉1家門店。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百貨行業都在積極謀求轉型但是目前百貨業仍然面臨商品力老化、數位化遲緩、服務力下降等問題。
而2020年,又遇疫情的衝擊,百貨業的生存壓力將更大。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