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相信大家都看過,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其中李逵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畢竟只是施耐庵虛構出來的角色,你知道李逵的原型是誰嗎?
按《元史孝友傳》和《光緒餘姚縣誌》等古文獻的記載:元末時,四明山有農夫石明三,早年喪父,奉母而居,家世貧寒,僅有老屋數楹而已。
有一天,石明三外出有事,鑑於當時的四明山中多有老虎出入傷人,考慮到姐夫家離此不遠,即叫老娘子去姐姐家暫住幾日,待自己辦完事回來,即接老娘回家。過了幾天之後,石明三辦事完畢回家,先去姐姐家接老娘,姐姐說老娘從未來過。石明三一聽,知事有異,趕緊回家。
待石明三急急奔回家中,進院子一看,只見大門緊閉。連呼幾聲老娘,無人答應。倉惶四顧,只見大門旁邊牆上出現一個大洞。急竄入一看,竟發現有三隻小老虎睡臥屋內,虎身四周血汙狼藉,殘骨散落。
石明三心知老娘已被老虎所害,頓時氣恨已極,熱血上湧,隨即操起一把砍柴的山斧,一邊號哭著,一邊奮力將三隻虎崽殺死。他想:有虎崽必然還有母虎,母虎定然要回來尋找虎崽,即手持山斧伺伏在牆洞邊等待。
時過不久,母虎果然來到,循洞而入。石明三當即舉起山斧,待虎頭剛探入牆洞,即用山斧猛砍虎頭,將虎頭擊而碎之,並取虎肝虎腦塗磔於屋院四周。石明三舉斧指天發誓:「吾雖已殺四虎,而吾母之仇未足以報也」。
他隨即想到還有雄虎,於是置生死於度外,追蹤雄虎足跡。翻越幾個山頭,找得虎穴,即隱於虎穴旁巖石間,手持山斧等待。時至黃昏,雄虎一路咆哮著回到虎穴。
當雄虎經過山巖間時,石明三出其不意,舉起山斧對準虎腦猛砍,連中雄虎之首,雄虎頹然倒地。石明三也因全力殺虎,耗盡心力,氣絕而死。死後,石明三仍僵立不倒,當鄉親們聞訊趕來,只見石明三一手持斧,雙目怒瞪,力不可奪。
石明三怒殺五虎為母報仇的壯舉,很快傳播開來,當時即有隱居四明山的浦江縣學者戴良寫了一篇《石孝子傳》,敘其事跡以作表彰。
時隔不久,更有《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在撰文稿期間多次往來浙東採訪素材,聽說了石明三殺五虎報母仇的事實,即把此素材寫入《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人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中,把石明三換成了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