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已經邁入21世紀文明的今天,還會有一個地方發生大規模無預警停電,且時長達5個小時,你能想像嗎?
注意,島叔不是在開玩笑。最近,這事就發生在臺灣,而島叔就在現場,親歷了這一場臺灣歷史上20年一遇的大停電——
8月15日下午4點50分,臺灣發生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無預警停電 ,當時造成全臺灣668萬戶 瞬間用電受影響(全臺一共800多萬戶),臺北市、南投縣、臺南市、嘉義縣、臺中市等17個縣市 出現大規模停電、跳電,比例超過臺灣總用戶的一半。
藉口
可能會有人問,不就是個停電嘛,值得大驚小怪地拿出來講嘛?
此言差矣。別的不說,這電一停,就停掉了臺灣的一個「經濟部長」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停電之後,蔡英文極為惱火,臺「經濟部長」李世光也火速辭職並獲準。
但網友並不買帳啊,覺得李世光是蔡英文的「替罪羊」,說:「部長」不是保險絲,跳電就燒斷;何況,換保險絲就能保證下次不跳電嗎?
其實要說起來,臺灣上一次發生全臺性停電,已經是1999年了。但那次主要是因為「921大地震 」,並且也只影響到了649萬戶。而臺灣此前最嚴重的一次,則是1997年的「729大停電」,但那也是連日的大雨 致使輸電塔倒塌而引發的。換句話說,那兩次,都是有天災的成分在。
那這一次呢?
據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率臺灣中油公司、臺電公司等的官方解釋,停電原因是中油公司操作氣閥失誤 ,讓系統出現故障,導致供應大潭電廠6部機組的天然氣中斷約2分鐘,6部機組全部跳機——Excuse me?所以就是員工一時錯手 ,引發了此次臺灣大停電咯?
別說大陸人民不信,就連以單純著稱的灣灣人民也不能認同。比如就有網友調侃說:「歷史上有能力跳過至少10項安全程序把一座電廠『關掉』的,只有8個人,中油員工是一個,另外7個都是詹姆士邦德之流的電影角色 。」
還有人在蔡英文的Facebook下面把這件事跟之前的「雄三」飛彈事件結合起來了,「當初也號稱發射「雄三」飛彈要輸入密碼才能發射,最後也是被一個小兵不小心射出去了。 」
而臺灣資深媒體人李豔秋也在臉書發文吐槽,一個油電維修員,就可以癱瘓半個臺灣,直言「如果連日常用電都無法正常供應,(蔡英文)想做完這個任期,想都不用想 」。
慘狀
島叔也不是沒經歷過停電。小時候的島叔也常常經歷,但那時候點個蠟燭,搖搖扇子,感覺還挺浪漫——雖然這一句有點暴露年齡。
但現代都市的停電,可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這次大停電,島叔就在臺北,正好在被上級催逼壓榨稿子,吭哧吭哧敲鍵盤;結果呢,沒有一絲絲防備,電腦黑屏!
緊接著,房間內的緊急備用插座不工作了,手機只剩下5%的電;然後咧?公寓大樓的備用電源也不堪重負,空調宕機,房間很快變得悶熱不堪。更要命的是,電梯也罷工了。要從14樓走防火梯走下去,到底有多慘,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當天,全臺有數百起被困電梯案例 ,光臺北和新北市各有數十起。一些路段的交通燈壞了,路面擁堵不堪。而島叔所在的信義區內的各大商圈裡,臺北地標性的商場 新光三越A8館斷電,顧客被疏散。約半小時後,A8館電力恢復,但一旁的微風商場仍然黑燈瞎火;直到21點40分,全臺才恢復供電。
雖說臺灣這場停電只持續了5小時,但現代社會啊,島內的生活也近乎癱瘓了5個小時。
大家可以想像,整整508米的臺北101大樓沒了電梯 ,遊客怎麼走下去。更別提全島市民的正常生活。飯館關門了,飯吃不上,大型食品加工廠、冷庫也等於被判了死刑,一個「慘」字簡直都不夠形容。
道歉
從15日下午到16日下午,等了將近一天,臺灣人民終於等到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正面道歉。
她是怎麼解釋的呢?她說,這次停電的主因是「臺灣電力系統竟然如此脆弱 」,而且「經過了這麼多年,也沒有採取強化的積極作為 」——意思就是說,停電和民進黨的「非核」政策無關,是因為當初國民黨沒把基建做好,總之,還是「前朝」的錯;英九君只好長嘆一聲,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蔡英文完全迴避了問題的實質,臺灣其實早就有缺電的「先兆」了——比如上周,臺灣人每天都在擔心「限電」。公務員們被強令中午不許開冷氣 ,僅僅因為花蓮一座民營電塔被颱風吹倒;而該電塔的發電量,僅佔總電量的4%!
也就是說,少了4%的電,臺灣的電就可能隨時出現赤字。
而此次跳機的大潭電廠,所發的電約佔總電量的10%;所以一跳機,全臺就會停電。 臺灣核安專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16日受訪時說,這次停電「不是意外」,因為臺灣的備載電能遠低於10%。而其他先進國家或地區,備載容量率一定大於10%。
在島叔看來,這才是正理。一個人體質差,就會經常生病,電能備載容量率低,也就難免跳電風險。
選舉前,蔡英文曾保證「絕不會缺電」,現在不但缺電,還發生了大停電。也難怪網友調侃說,民進黨的意思是,「只要發電機不故障,操作不失誤,颱風地震不來,公務員不開冷氣,投資不增加,天氣不熱……就絕對不會缺電」。
原因
可問題是,臺灣歷史上電能充裕的日子也不少啊。2008年到2013年,島內供電尖峰備轉容量率,連續5年保持在20%以上(前面說了,現在遠低於10%)。
轉折點在哪兒呢?2014年島內的「反核大遊行」。之後,本已完工的第四核電廠(「核四」)被迫封存,島內缺電問題也日益顯現。
那一次遊行誰搞的呢?民進黨。他們發動聲勢浩大的遊行,打出「我是人我反核 」、「用愛發電 」等標語,民進黨內有「聖人」稱號的林義雄甚至絕食抗議 ,終於迫使軟弱的國民黨封凍「核四」。當時,民進黨表示,將在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屆時,50%電能靠天然氣,20%靠綠色能源。
但實際上,這個目標基本上不可能實現。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都對環境有很高的要求,臺灣並不具備優厚的客觀條件; 同時,風力會產生大量噪音,太陽能板汙染極大,且兩者供電極不穩定。
天然氣的問題也是一大堆。臺灣「環保署前署長」魏國彥16日受訪時說,天然氣發電有兩個不利因素,一是天然氣的儲存量有限,二是供氣管路及儲藏設施有易毀性,若臺灣海峽周邊有事或有惡劣天氣,運天然氣的船進不來,就會像這次斷電一樣嚴重。而且,天然氣是主流發電能源中成本最高的。
所以,魏國彥說,停電事件中,真正該檢討的是能源結構問題, 供電穩定、價格便宜的「基載能源」,煤及核能是首選,天然氣只適合做「替補」。
動機
但這些忠言,民進黨聽不進去。蔡英文15日晚發臉書依然很頑固地表示,「現在『政府』推動分散式的綠能發電,就是要避免單一電廠事故就影響『全國』供電」,「我們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今天的事件只會讓我們的決心更加堅定」。
那麼,民進黨不放棄「反核」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因為「反核」,是民進黨僅次於「臺獨」的兩大神主牌之一。 2001年陳水扁上臺,第一時間停建核四,拉開了藍綠惡鬥的大幕。臺灣的政治生態從那一刻開始,變得日益對立、惡質。
2014年,民進黨正是靠「反核」重創國民黨,才有了後面的勢如破竹。 民進黨放棄「反核」,等於承認以前都是騙人的,等於自打嘴巴,扔掉選舉利器。所以藍營網友說,民進黨就算犧牲臺灣,也不會放棄「反核」。
但問題是,這一政策給臺灣帶來了很大的發展阻力。對用電佔總量七成的臺灣工業 來說,停電簡直致命。全球最大的圓晶代工廠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圓晶一般的生產周期需要1-2個月,但只要「斷電一秒鐘」,生產線上的產品就會全部報廢, 損失無可估量。他2015年就曾正告臺當局,臺灣最大的隱憂,就是缺電。
事實上,因為缺電,一些外資已經對臺灣望而卻步。民進黨為了一己的選票和面子,堅持不切實際的「反核」政策,必將造成企業外流,進而導致失業率升高,經濟下滑。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如今也淪落到這種地步。看來,號稱要用愛發電的蔡省長,表演還是不夠到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