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室奈美惠在最後一場演唱會上(圖片來自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 外媒稱,2018年9月將退出歌壇的日本歌手安室奈美惠(40歲)最後一場巡迴演唱會6月3日在東京巨蛋落下帷幕。此次巡演2018年2月起在日本國內5個巨蛋球場和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共舉行23場公演,動員約80萬人。據安室所屬的唱片公司稱,國內巡演動員的觀眾人數約75萬人,是獨唱歌手中的歷史最高紀錄。
據日本共同社網站6月4日報導,巡演最後一天,為看到安室所站的舞臺,以30~49歲女粉絲為中心的約5.2萬人湧到演唱會現場。開演前呼喚「奈美惠」的聲音湧出,演唱會以2016年NHK播放的裡約熱內盧奧運會主題曲《Hero》拉開帷幕,現場隨即沉浸在巨大的歡呼聲中。
唱完《CAN YOU CELEBRATE?》等30首歌曲的安室拭去眼淚,向歌迷深深鞠躬表示感謝。她表示「最後要面帶笑容。大家保重。拜拜」,大力揮手與觀眾告別,並拋出飛吻離開了舞臺。
報導稱,安室2017年9月宣布將在2018年9月16日退出歌壇。她最後巡演門票預訂量高達510萬份。2017年11月開售的精選集CD售出約220萬張,十分暢銷。收錄有巡演視頻的DVD和藍光碟計劃於8月29日發售。
在CD店設有突破200萬張銷量的精選集等安室奈美惠的專輯櫃檯 (圖片來自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
日本學者眼中的安室奈美惠
又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2月23日報導,關於安室奈美惠給日本音樂界和社會帶來的影響,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記者採訪了2名專家。
音樂評論家澀谷陽一:在日本音樂界發起革命的人
在日本的流行樂壇,安室一直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存在。要問為什麼這樣說,日本的流行歌星一般是偶像或者創作型歌手,如果非要再加一個,就是「歌姬」,基本可以歸為這幾類。而安室是不屬於以上任何一種、唯一的成功藝人。
在建立起作為偶像的地位之後,她沒有選擇被誰製作和包裝,而是積極堅持自律性的演藝活動。在全球,這類藝人還有碧昂斯(Beyoncé)和麥當娜(Madonna)。她們都參與歌曲製作,但定位不是創作型歌手。
經過了自我塑造的偶像時代之後,安室就應該出現了以自己的世界觀表現自身的想法。從樂曲、編曲、舞臺演出到媒體曝光,安室的一切都由自己決定,成功轉型為一名R&B歌手。
粉絲看到安室奈美惠在舞臺表演是最大的快樂。她具有壓倒性的表現力,不僅是歌唱和舞蹈等肉體上的能力。正因為如此,在日本屬於小眾的R&B因為安室受到眾多粉絲的支持。換句話說,歌曲是不是原創無所謂。
轉型成創作者,做任何人都沒有做過的表演。安室同時獲得女性支持這一點很了不起。可以說,她是在日本音樂界完成革命的藝人。
引退可以說是她自我製作的終極選擇。但是,與其相比,我感覺也可能是她找不到自己繼續做下去的必然性了吧。
社會學者太田省一:堅持自我的生存方式獲得共鳴
讓人覺得「想像那個人一樣生活」,是明星的魅力之一。婚後引退成為專職主婦的1970年代的山口百惠、當了母親後繼續當歌手的80年代的松田聖子,就是這樣的明星。
這2個人形成了對照,但共同之處是通過電視成名。山口百惠出身於選秀節目《Star誕生!》,松田聖子則是因《The Best Ten》等音樂節目收穫了人氣。
但安室奈美惠不一樣。尤其是近年來的活動以Live為中心,遠離了電視。
日本的電視是以高速經濟發展期的「一億國民皆中產」意識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但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經濟的停滯,「一億國民皆中產」意識開始籠罩陰影。結果,那些處在社會邊緣的人逐漸顯示出很強的存在感。
例如,女性就是如此。
1990年代中期,效仿安室奈美惠穿衣和化妝風格的「安室er(指安室奈美惠的追隨者)」流行起來。另一方面,這也是年輕女性不受「傳統女人意識」束縛的自我主張。
安室本人隨後成為單身母親,兼顧了歌手和育兒。而且這次是她自己決定要引退。之所以能夠得到同性的熱烈支持,無疑是因為這種堅持自我的生活方式獲得了共鳴。
日本社會目前正處於明顯的轉型期。在這樣的時代,此前沒有得到關注的社會邊緣群體最先出現了變化的跡象。衝繩出身的安室奈美惠可以說是戰後日本的邊緣性象徵,是一位照亮社會邊緣的現代明星。
「平成歌姫」被家鄉衝繩授予縣民榮譽獎
安室奈美惠獲獎 (圖片來自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5月24日報導,日本衝繩縣5月23日向歌手安室奈美惠頒發了縣民榮譽獎。將於2018年9月引退的安室奈美惠出身於衝繩縣,縣政府認為其作為「平成歌姫」給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夢想和感動。
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在縣政府對安室奈美惠一直以來的活躍讚譽稱,「成為大量湧現的衝繩出身歌手和明星的先驅」。安室奈美惠在儀式期間非常感動,多次眼含熱淚。
安室奈美惠對記者表示,「衝繩是每次回來都讓我找回初心的地方。希望讓更多的人對這裡產生興趣,喜歡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