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叫停後 有銀行正清零存量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叫停後,有銀行正清零存量

早在2019年12月底,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監管要求銀行停止辦理關於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相關業務,並逐步壓縮該類業務存量,並設定2020年底為過渡期,在過渡期結束後,該類產品餘額為零。

不過,一年之後,很多銀行儘管停止新發行「靠檔計息」類產品,但依然有不少存量業務。2020年12月14日,六大行齊發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產品,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因各地監管政策的不同,不同銀行對待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的態度也不同。例如,富民銀行、營口沿海銀行等多家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銀行並未打算清退存量產品,存量產品依然按照之前設定的「靠檔計息」方式兌付給購買者。

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因某些地方的嚴監管政策,對存量「靠檔計息」產品實行了清零。例如,眾邦銀行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對於未到期的產品,採取直接退還本金的方式,全部清退「靠檔計息」產品。

「我所在銀行原計劃按照自然到期的方式處置存量業務,但後來監管約談了行領導。監管的目的是消除『靠檔計息』產品的風險點,並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一位銀行人士稱。

不同銀行處置存量方式不同

所謂「靠檔計息」產品,是指客戶在銀行買入定期產品時,如果提前支取,銀行會根據客戶實際存入時間,以靠近的定存檔計算定期利息,剩餘的按活期計息。假設客戶一筆定期存款存期為3年,若在第2年第4個月提前支取,則支取的利息可以按照滿2年零3個月這一檔期兌付定期利息,剩餘期限則按照活期計息。

近年來,銀行資產端利率逐漸降低,而在負債端,一些銀行利用存款「創新」產品進行攬儲,推高了負債端成本,加劇銀行自身負債結構的脆弱性和流動性管理壓力,滋生出的資金空轉套利現象,也直接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對此,監管繼續規範市場。

在2020年底六大行發公告,調整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方式後,微眾銀行也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智能存款系列產品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進行調整。如您在調整日(含)後提前支取,將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幣活期掛牌利率計息;如在調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計息;如不提前支取,則到期利率不變。」

不過,並不是所有地方監管對待「靠檔計息」產品的態度都是一致的。富民銀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該行的靠檔計息產品雖已經在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下架,但是對於存量業務還沒有調整,不像上述銀行設今年1月1日這個時間點,而是仍然按照之前合同約定,進行「靠檔計息」隨時支取。

眾邦銀行「靠檔計息」小組工作人員則對記者表示,「應監管要求,我們正對該存量產品進行清退,具體方式為:對於未到期的產品,直接退還本金,並歸還『靠檔計息』所對應的利息。當前,我們就『靠檔計息』產品的存量已經進行了統一兌付期,最近這段時間,投資者將陸續收到兌付資金。具體查看方式為,進入『眾邦銀行』小程序,輸入個人信息,選擇此前京東金融等其他購買平臺登錄,進行操作,人臉識別後可查詢本金及相應利息是否到帳。」

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裡,因產業結構相對簡單、市場容量持續擴張、企業發展模式比較固定,市場主體更多通過間接融資體系,獲取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有銀行分析人士稱,隨著經濟結構向高新產業轉型升級,市場主體更偏向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方式。當前對存款市場進行強監管,例如,禁止發行「假結構性存款」、對商業銀行與非自營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銷售存款進行規範、整頓各類定價計息不規範的「創新」存款等,一方面是避免對資產端信貸利率產生不合理傳導,引導銀行業穩健經營、服務實體,另外一方面是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為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做好準備。

「我國儲蓄率長期處於高位。一方面,與我國文化傳統有關。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我國資本市場在資本形成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新發展格局下,增強國內大循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釋放實體經濟潛能,重要一環就是要增加自身資本積累。將不同風險偏好、期限的資金更為精準高效地轉化為資本,優化長期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健康的資本市場在增加資本供給的同時,也具備財富效應。隨著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跨越1萬美元關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資本市場在居民財富積累和再分配中的潛力十分巨大。要讓廣大投資者能夠分享到經濟轉型升級、企業成長發展中釋放的紅利,增加財產性收入。」2020年12月份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表示。

同樣在2020年12月,證監會在召開的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上稱,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此前,銀保監會也曾發文稱,銀行保險機構要健全與直接融資發展相適應的服務體系,運用多種方式為直接融資提供配套支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等。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218.6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212.7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1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1萬億元,同比多增7933億元。

相關焦點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 有銀行早已清空存款"創新"產品
    「小銀行『船小好掉頭』,我們銀行根據監管要求,早對『靠檔計息』類產品進行整改了。」一位浙江地區農商行行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底,監管要求銀行立即停止辦理關於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相關業務,並逐步壓縮該類業務存量,從政策傳達之日起到2020年底為過渡期,在過渡期結束後,該類產品餘額為零。「這對中小銀行的攬儲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是銀行為了吸引存款推出,其收益是根據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率。
  • 六大行停止「靠檔計息」倒計時 部分銀行正推進存量產品處置
    本報記者 彭妍近日,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六大國有銀行在各自官網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六大行從發布公告到規則生效的2021年1月1日,滿打滿算提前告知天數僅有18天。
  • 「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六大銀行全部發文叫停
    近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發布公告 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六大行發布公告,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來源:央視財經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份公告對於儲戶有哪些影響呢?
  • 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叫停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民營銀行的靠檔計息智能存款還能繼續持有嗎?
    然而近期,張家口銀行和廊坊銀行的清退通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爭議,通告內容大致是決定近日清盤所發行的靠檔計息的智能型存款產品,存量資金在清盤日起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雖然銀行在一片爭議呼聲下刪除了公告,但清退行動已在進行中。
  • 六大行發布公告,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如何看待六大國有銀行全面清退靠檔計息產品
    正因為這種產品底層資產是銀行存款,個人在單一銀行50萬以內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具備優越的安全性,投資者可在短期內隨意退出,且大多實時到帳,具備足夠的流動性,同時收益水平也優於銀行掛牌利率,所以靠檔計息的智能化存款在早些年大行其道,成為民營銀行的吸儲神器,也被廣大投資者當作理財優選產品。
  • 靠檔計息叫停,您的銀行存款正在縮水
    財學森奶爸財相信許多經常去銀行存錢的朋友,對於「靠檔計息」這個概念應該都不會陌生,靠檔計息的存款不僅支持隨存隨取,且還能給到不錯的收益,一直是許多人的首選。但最近,工行、中行等六大行發公告:明年1月1日起,所有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如果提前支取,都按活期利率0.3%計息。為什麼突然叫停靠檔計息?叫停後會對我們的存款造成什麼影響?今後我們的錢可以放在哪裡?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國有六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儲)近日均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聯手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12月14日同日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靠檔計息存款被集體叫停,替代品已經出現,哪裡有?
    文/龍小林近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通知,將從2021年1月1日起,調整旗下靠檔計息存款的計息規則。在調整日之後凡是要提前支取的,不再按靠檔利率計息,而是會按活期利率計息,若不提前取,利率則不受影響。靠檔計息存款產品的消失,也意味著高息存款產品又少了一款。可靠檔計息的高息存款被叫停靠檔計息的存款是前一兩年很火的一款存款產品,也是一款真正的高息存款產品。比如有銀行的靠檔計息存款,只要存滿7天就有3.3%的利息收益,存滿3個月就有4%的利息收益,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得多。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
    大額存單靠檔計息被叫停 12月14日,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國有六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儲)近日均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 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孟凡霞 馬嫡國有大行開始集體對存量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啟動調整。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12月14日同日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北京農商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下周一起相繼轉結
    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監管指引下,又一家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業務。日前,北京農商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終止「金色時光·悠享」靠檔計息類產品業務。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北京農商銀行同時明確了靠檔計息類產品的終止時間表,其中兩款產品將在9月21日迎來終止日。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
    所以銀行推出了一種「靠檔計息」的存款創新產品,讓儲戶既能享受活期存款的便利,隨存隨取,又能獲得定期存款的高收益。比如存了50萬元的三年期,靠檔計息的話,如果存款滿2年後提前取出,就可以按照銀行2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計算利息。假如沒有靠檔計息,就只能按照0.3%的活期利率計算利息。所以靠檔計息一推出,就備受儲戶青睞。
  • 六大行集體發文叫停「靠檔計息」,不規範「創新」產品整改下架
    「靠檔計息」定期存款一般包含兩類:一類是大額存單,2019年底之前,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大部分允許靠檔計息;另一種是智能存款,產品存款期限通常為五年,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如調整日之前提前支取的,仍按照原產品靠檔計息規則計息;在調整日之後,提前支取部分則按照支取日中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同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也均在同日發布了類似公告。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開始,監管就已經要求銀行立即停止辦理關於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相關業務,並逐步壓縮該類業務存量。
  • 六大國有銀行齊發公告叫停靠檔計息產品,為啥?憑啥?
    很顯然,「靠檔計息」產品的最大特點在於,以活期存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兼得為賣點,儲戶不僅可以提前支取,還不用為提前支取的利息損失買單,獲得不錯的利息水平。此次調整,儲戶們普遍關心,存量產品在不同的提取情境下如何計息。《金融時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同銀行的處理方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