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際政界,要評選乘風破浪的姐姐,你會想到誰?
是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還是一國首腦阿德恩?我倒覺得排名第一的必須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
她高興的時候,面帶甜甜的微笑,她生氣的時候,可是說掰就掰,說炸就炸。
大家好,我是一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金與正和她背後的朝韓關係。
朝鮮「第一妹妹」金與正
前面提到的幾位姐姐,伊萬卡39歲,阿德恩40歲,那麼金與正呢?你知道她今年幾歲嗎?反正我是不知道的。
和許多朝鮮核心人物一樣,金與正也是一個神秘的存在。2017年,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制裁名單中,將金與正的生日寫為1989年9月26日。但韓國統一部隨後表示,根據韓方情報,金與正生於1987年。2018年第三次朝韓領導人會晤時,韓國政府又將金與正出生年月標註為「不詳」。
只能說,金與正大約生於1987年到1989年之間,是位30出頭的小姐姐。
除了年齡,金與正在哪兒上的學?有哪些成長經歷?外界也缺乏準確信息。我試著根據各大主流媒體的報導來拼湊一下。
據說,童年時期的金與正很受父親金正日的寵愛。金正日稱她為「甜甜的與正」或是「與正公主」。
金正日還多次讚賞女兒的聰明才智。2002年,金正日在接待西方客人時稱讚小女兒「對政治很感興趣,希望在朝鮮政壇有所作為」。多次前往朝鮮的俄羅斯遠東事務特使普利科夫斯基回憶稱,金正日表揚金與正「頭腦敏捷,有出色的領導能力」。
此外,金與正和哥哥金正恩感情深厚。知情人透露說,倆人都曾在瑞士留學,且前往瑞士和返回朝鮮的時間基本一致。所以,一起成長起來的兄妹倆,相互信賴、相互扶持。
以上這些內容,基本就是我們能知道的全部了。在搜集素材的過程中,我還發現個有趣的現象,多數媒體寫到金與正時,都寫得「小心翼翼」,例如CNN每寫一段都要加一句:「CNN無法獨立核實以上內容」。
《華盛頓郵報》則感慨地說道:「我們對金正恩知之甚少,對金與正所知更少。」
從「第一妹妹」到「乘風破浪的姐姐」
在2011年金正日去世前,外界幾乎不知道金與正的存在。
2014年3月9日,金與正在朝鮮國家電視臺報導中首次「正式亮相」,並被稱為「同志」。
2014年11月27日,朝中社在介紹金正恩視察時的陪同人員時,提到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這也是朝鮮媒體首次公開金與正的職務。
據韓聯社的說法,金與正作為金正恩唯一的胞妹,那些年是經常陪同哥哥出席活動,包括觀看演出,參觀工廠,視察部隊等等。
當然,大多數人注意到金與正,還是在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
為什麼呢?因為第一,這是朝鮮金氏家族成員首次踏上韓國土地。第二,平昌冬奧會是朝韓關係實現突破的重要契機。
在開幕式上,金與正與文在寅,安倍、彭斯等「前浪」們同框,但氣場完全不輸。她面帶笑容,但又時而有些小傲嬌的微表情,讓人印象深刻。
文在寅當時高度評價金與正,說她「非常冷靜。話不多,但表達清晰準確。」
總之,金與正此番亮相,不僅刷新了朝鮮的國際形象,還力證了她在朝鮮政壇的地位。
之後,我們可以在「金特會」、「文金會」等重大場合,時常看到金與正為哥哥鞍前馬後的忙碌身影。
例如,金與正隨金正恩一起跨過板門店的南北軍事分界線,在哥哥需要籤名時,立刻遞上鋼筆。
又例如,在新加坡「金特會」上,金與正為金正恩拉椅子,遞鋼筆。與美國務卿蓬佩奧,交換聯合聲明等等。
當然,金與正的工作肯定不只是拉椅子、遞鋼筆和迎來送往。不少分析認為,「金與正所參與的事務,比我們想像的要廣泛得多,且金與正在朝鮮的政治地位也在日益躥升。「
的確,從平昌冬奧會到朝韓聯絡辦公室被炸,兩次朝韓關係的重大轉折,金與正都站在了最前沿。
因此,有分析說金與正可能是朝鮮負責對韓工作的「一把手」,也有分析說,金與正或已坐穩了朝鮮「二號人物」的位子。
「乘風破浪的姐姐」和「乘風破浪的朝韓關係」
一聲巨響,朝韓聯絡辦公室被夷為平地。外界普遍猜測,給出爆破指令的,可能就是金與正。
金與正,怎麼就從對韓「笑容滿面」走向「冷麵無情」了呢?
很多人說,朝鮮此舉是想「打韓逼美」,表面敲打韓國,實際逼迫美國重回談判桌。
但是朝鮮炸了聯絡處,隔著十萬八千裡的美國,有任何痛感嗎?沒有!再說,美國因為國內問題忙得焦頭爛額,哪有心思管半島問題?
朝鮮不可能看不清這一點。所以我認為朝鮮最想表達的,還是對韓國的憤怒。
首先,這次從韓國飄過來的反朝傳單,內容涉及朝鮮最高領導人。
金與正此前擔任過朝鮮勞動黨宣傳鼓動部第一副部長,其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負責哥哥金正恩的形象。
長期搞宣傳工作的金與正,眼看韓方民間團體詆毀朝鮮最高領導人,自然大為光火,必須做出反制。
其次,更重要的是,朝鮮對於所謂的朝韓關係轉圜和半島無核化談判,感到非常失望。
文在寅上臺之初,朝鮮對他寄予了一定的希望,因為文在寅屬於進步派,理應傾向於南北和解合作。
我記得文在寅上任之前,有記者問他:"如果當選總統,是先訪問華盛頓還是平壤?"文在寅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平壤"。但是說歸說,做歸做,文在寅上任沒多久,就動身去了美國。
所以在朝鮮看來,文在寅從開始到現在就是「口惠而實不至」,這個進步政府不夠「進步「。
當然,文在寅也很難做。他重視半島和平,但是韓國外交決定權不在自己手中,始終要看美國的意思。
文在寅積極牽線「金特會」,但是朝美敵對幾十年,雙邊關係豈能一夜回暖?
美方要求朝鮮做到"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棄核。而朝鮮認為,暫停核試驗,廢棄豐溪裡核試驗場等措施,應該換得經濟制裁的逐步放寬。
雙方互不讓步之際,文在寅為了穩住朝鮮,還曾打出"南北合作"經濟牌,提出重啟開城工業園區、和金剛山旅遊項目等等。
但是美國始終不肯「點頭」,導致朝韓經濟合作無法重啟。
所以,金與正在講話中說得很清楚,她說:北南關係淪為美國的玩物,這完全是由韓國當局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親美事大和屈從主義所釀成的悲劇。
說到底,朝鮮終於認清一個事實:韓國在發展朝韓關係上缺乏「自主能力」,連幾個經濟合作的項目都不敢自己說了算。
既然如此,以金與正為代表的朝方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炸了具有象徵意義的位於開成工業園區內的聯絡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