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長榮以戲說廉: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應是幹部必讀演員必讀

2021-01-09 澎湃新聞
【編者按】
       11月26日,中紀委網站在其「聆聽大家」系列訪談中推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專訪。尚長榮在訪談中表示,近一個時期,特別是十八大之後,在反腐倡廉上,在剷除貪腐上,中央的政策極其正確,措施非常得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歷次講話我們都是堅決擁護。

       同時,中紀委網站還配發採訪札記《唱戲做人都要對得起天地良心》。文章指出,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上海戲劇家協會主席、上海京劇院藝術指導……尚長榮的頭銜很多,但在跟他交流的過程中,他最常自稱的就是一個戲曲工作者。談及「京劇大師」這個稱號時,他連連擺手。

        尚長榮關注國家的政治、文化事業,談及京劇,他說演戲演到最後,是演文化;談及反腐敗,他激動地豎起大拇指稱讚:這是中國的興旺之路;談及中國夢,他說自己現在的夢想就是國強民富,文化藝術興旺。以下為訪談全文:
尚長榮在新編歷史劇《廉吏于成龍》中塑造的人物于成龍。 東方IC 圖

       

不斷把有力量、講道義的好戲奉獻給觀眾,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魅力,盡一個有良心的戲曲人應盡的天職

       問:

今年10月15日,您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並作了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請問您是怎麼理解的?讓您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尚長榮:

首先我想說能參加這次文藝工作座談會,深感榮幸,也備受鼓舞和激勵。我是第二個發言的,匯報完畢,總書記帶頭鼓掌。他說:「長榮同志,古為今用,以古鑑今。你剛才提到的《貞觀盛世》、《廉吏于成龍》我都看過,感到很有現實針對性,能夠起到啟迪、警示的作用,我支持你們繼續搞好這方面的工作。」我當時感覺熱血沸騰,這是對我們戲曲工作的充分肯定,是信任、是重託,更是激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文藝作品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醜惡。聯繫到我們京劇,我們作為戲曲人,就是要在舞臺上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宣揚懲惡揚善的理念。優秀的戲曲作品,弘揚的都是真善美,鞭撻的都是假惡醜。我們不僅要帶給觀眾藝術享受,還要關照現實和啟迪思想,就是讓觀眾通過戲曲領悟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正氣。

       我們要身體力行,精益求精,創作出更多喚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不斷把有力量、講道義的好戲奉獻給觀眾,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魅力,盡一個有良心的戲曲人應盡的天職!

 「說書唱戲,勸人學好」,戲曲慷慨激昂的旋律、動人的情感、高臺教化的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心靈

       問: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是通過一部部戲曲得以弘揚和傳承。請您結合戲曲的故事和人物來談談戲曲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方面發揮的作用。

       尚長榮:

戲曲在文化的傳承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京劇是中華民族浩如煙海的戲曲文化傳統的精髓。從古至今,中國的戲曲弘揚的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中華美德。這方面的劇目很多,像《嶽母刺字》、《孟母擇鄰》,還有我們花臉經常演的《李逵探母》。那麼一個猛將,內心深處卻有他的善良、細膩和熱愛母親的美好一面。比方說《紅鬃烈馬》中的王寶釧,她執著地忠於愛情,現在我們也應該引以為啟迪。再比方說《四郎探母》,這齣戲取材於《楊家將》,不單是楊延輝思母而去探母,表現母子情深這樣的美德。這個戲要往深裡思考,就是各民族還是融合好。

       「說書唱戲,勸人學好」,戲曲慷慨激昂的旋律、動人的情感、高臺教化的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心靈。觀眾愛看忠孝節義的好戲,不僅在劇場裡欣賞到好聽好看的藝術,而且感受到我們中國古代先賢的正義和美德。很多老人,甚至於諸多革命前輩說他們小的時候就是在農村裡看戲受到的啟發,知道的歷史,參加的革命。

這些清官廉吏身上,體現的是民族氣節,寄託的是老百姓對真善美的嚮往,對假惡醜的鞭撻

       問:

通過戲曲,讓一批剛正不阿、俠肝義膽的清官廉吏深入人心、深受百姓愛戴。如包公、海瑞,還有您主演的廉吏于成龍等。這些清官廉吏形象傳遞了怎樣的價值觀念,反映了人們怎樣的心理期許?

       尚長榮:

戲曲裡的清官戲很多,像《海瑞上疏》、《海瑞罷官》,海剛峰一生居官清廉,剛正不阿,打擊奸臣汙吏,反對貪汙和奢侈,因而深得民眾愛戴。包龍圖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像《鍘美案》、《赤桑鎮》。《赤桑鎮》每句臺詞都值得研究。這齣戲是講包公的侄子在蕭山縣被當地的土豪劣紳給拉下水,搶男霸女。包公自己的侄子觸犯國法了,他也要懲罰。包公是被嫂子養大的,他管她叫嫂娘,他把嫂娘的兒子給鍘了,然後他自己對嫂娘賠情說,將來你百年之後,我給你當兒子。最後他這種剛正的精神也感動了嫂子。這樣的故事、這樣的劇目不單京劇有,豫劇、河北梆子都有。而且包公不僅能對皇親國戚執法,還能「鍘判官」。像老生戲還有《四進士》,毛朋、顧讀、田倫、劉題四人是明朝同年進士,他們立誓為官不得違法瀆職,如果誰要是貪汙受賄或者是搞私人情感了,準備棺木一口,仰面還鄉。事隔多年,田倫補江西巡按,包庇親人行賄;顧讀為信陽知州,貪贓受賄;劉題為上蔡縣丞,不理民冤;唯河南八府巡案毛朋,志節未易。最後毛朋革了縣丞劉題的職,把貪贓枉法的田倫、顧讀捉拿歸案。戲曲就是要在舞臺上潛移默化地去滲透一種正義。所以凡是演這樣的戲,老百姓都愛看。這些清官廉吏身上,體現的是民族氣節,寄託的是老百姓對真善美的嚮往,對假惡醜的鞭撻。

無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貧,知足無煩惱,布衣樂終身。非我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財不進門

       問:

您在《廉吏于成龍》中塑造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這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您如何看待于成龍這個人物形象,他在人格、品行、操守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尚長榮:

我在60歲之前曾經有個願望,就是在退休之前能夠排一出清代的戲,不要什麼皇宮的鬥爭,而是用人格魅力去感動人。因此我們在創作《廉吏于成龍》這部戲的時候,擺脫了僵化的創作模式,沒有把于成龍塑造成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位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廉吏,一位生活在真實生活裡的好人。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權勢,為民請命,既有胸懷天下的豪情,又有心系蒼生的柔情。

       作為戲尾點睛之筆的「泥土情」,直指于成龍憂濟蒼生的崇高精神境界。一隻沉甸甸的竹箱子,跟隨于成龍走南闖北,十八年未曾離身。在貪汙成風的封建官場中,在康親王的親信勒春看來,箱中必是于成龍十八年所斂之財。殊不知,打開箱,取出物,呈現在人眼前的竟是一包包泥土!這些土,是于成龍在任職之地所取,為的是讓老百姓的情感和囑託永遠伴隨身邊。腳踏著厚實的泥土,心平如鏡;牽念著善良的赤子,懷揣真情。到最後「人生路」這個唱段,是很感人的。 「欲如火,不遏則燎原;貪如水,不遏則滅頂。」這兩句話講得真好,我們把它移植到了這部戲裡。「無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貧,知足無煩惱,布衣樂終身。非我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財不進門。」這是于成龍一生的箴訓,我也想以此和大家共勉。

       有人說這個戲,當幹部的愛看,老百姓更愛看,是一個很感人的戲,不是悲劇,卻讓人掉淚。我們每演這個戲,好像都是一次心靈的淨化,為主人公一顆正直的心深深感動,就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是非曲直,看到了人心冷暖。

       做人要做什麼樣的人,當官要當什麼樣的官?我們創作《廉吏于成龍》的初衷並不是要去說教,而是要用戲曲藝術、表演手法把于成龍這個人物演繹得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人物本身的崇高品格和傲然風骨感動觀眾。

為官之法,一清廉,二謹慎,三勤苦

       問:

您在《貞觀盛事》中飾演的諫臣魏徵以「隋亡於奢」為鑑,進諫力戒奢靡之風,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感受。

       尚長榮:

魏徵在《隋唐演義》中是一個重要人物,他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這個說得太好了,我說這應該是幹部必讀,也是我們演員必讀的。

       魏徵和李世民不僅是賢臣明君,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友誼,其中有些歷史上留下來的兩個人的對話非常感人。《貞觀盛事》裡有「夜訪魏徵」這場戲。李世民夜訪魏徵,到了魏徵的住宅一看,堂堂的大唐宰相怎麼住得如此簡陋,「院無高牆,頂無遮漏,屋無正廳」,馬上命人停建一個宮殿去給他修。魏徵曾三次上表婉謝。魏徵說:「陛下,此舉差矣。焉能動用大唐國庫錢財,修繕魏徵個人私宅。為官之法,一清廉,二謹慎,三勤苦。微臣身為諫議大夫,又是陛下的鐘愛之臣,怎敢不清慎自律,以身作則?」每次念到這的時候,觀眾是滿場鼓掌。

       《貞觀盛事》這部戲再現了盛唐時代的一對明君賢臣,沒有唐太宗的胸懷,就沒有魏徵的直諫;沒有魏徵的犯顏直諫,可能也沒有貞觀之治的盛唐局面,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很合拍。魏徵常對唐太宗說「隋亡於奢」、「戒奢以儉立國之本」。當前我們全黨上下正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力戒奢靡,因此我們用戲曲的形式演繹這段故事,對於當今社會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

反腐、反奢靡不僅要有制度的約束,更重要是對人的人生觀的潛移默化的教育

       問:

請您談談當下的反腐敗形勢。對治理腐敗您有什麼建議?

       尚長榮:

近一個時期,特別是十八大之後,在反腐倡廉上,在剷除貪腐上,中央的政策極其正確,措施非常得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歷次講話我們都是堅決擁護。

       從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這太符合民心了。以前有些現象真看不慣,有的幹部不管是大幹部、中幹部、小幹部,一天幾個醉。以前看不慣的,甚至於當時看著是醜陋現象的,也沒法說呀。有句話叫「懶饞佔貪變」嘛,真是看不慣以前的奢靡之風。魏徵常對唐太宗說「戒奢以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正是貞觀之治最核心的精神。

       有的人看著于成龍他也說好,但是他還是「奉公怨貧」,還是要伸手。所以反腐、反奢靡不僅要有制度的約束,更重要是對人的人生觀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我們就是這樣堅持下去,就是這樣反腐反貪,戒奢靡,這是中國的興旺之路。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圓,我們齊心努力,齊心拼搏,前景無量。

如果每位公民,尤其是各位官員都遵守法律和各項社會規範,都能夠管好自己,那必將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美圖

       問: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請問您是怎麼理解這兩者的關係的?

       尚長榮:

「人人治人,國雖治而必亂;人人治己,國雖亂而必治。」這是《廉吏于成龍》中于成龍一句令人難忘的臺詞。法律法規再健全,再完備,歸根結底還要靠人來執行。如果每位公民,尤其是各位官員都遵守法律和各項社會規範,都能夠管好自己,那必將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美圖。作為一個公民應該知法懂法,知禮懂禮,守禮用禮。健全法制,使人民有正確合理的法律可遵守。德治,在途徑上可以理解為以德治國,在結果上可以理解為人人遵守道德準則。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施行德治的源泉,我們要把握文化根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有益的文化給養。德治是法治的有益補充,選用德才兼備之人去踐行依法治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統一。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問:

「認真演戲,正直做人」是您一直謹記的家訓,請您談談家風特別是您父親尚小雲對您的影響。

       尚長榮:

父親一直教育我們:「認真演戲,正直做人。」我父親是個耿直堅毅的人,無論治藝、治學、治家,各方面都要求得非常嚴格。父親的革新意識極強,始終堅持站在藝術創新的前沿,不斷探索藝術的未知領域、開拓京劇發展的空間。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父親的藝術風格自然而然地浸潤到了我的藝術創造中。父親熱心公益,仗義疏財。1959年,父親為支援大西北建設,移居西安,曾經無償地獻出了66件古玩字畫。有的人說這些古玩字畫現在是價值連城,當時我父親是無償地都送給了陝西博物館。父親曾說:「積金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德遺子孫,方可用長久。」作為家人,我得到了他一筆最大的財富,這個財富不是房產,不是黃金,也不是珠寶,是他的為人之路,從藝精神,是我們尚門後代永遠享受不完的精神財富。

       我一直以「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戲」來自律。作為戲曲演員一定要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高度熱情,把創演優秀的劇目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而觀眾的掌聲、認可和支持是對戲曲家最大的肯定。漢代張衡的名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我們要以古代先賢格言為行為守則,多一點擔當,多一點奉獻。

國強民富,文化藝術興旺,這就是我的中國夢

       問:

請談談您心中的「中國夢」。

       尚長榮:

每個人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夢想,對於我來說,從事戲曲也有六十多年了。作為一個戲曲演員,位卑未敢忘憂國。作為一個戲曲人就是要在舞臺上用好聽好看的藝術作品奉獻給社會,在好聽好看當中傳遞彰揚一種精神,就是中華美德。每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有夢想,自己要做一個有出息的、有抱負的,將來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以前我最喜歡的一本外國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說過,「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現在我越來越覺得這兩句話對我來說是念念不忘。想一想人的一生,做了哪些於社會有益的事情,做了哪些於人民大眾有益的事情。作為戲曲演員把戲演好,不要去沾染那些俗習惡習。

       如果說現在的夢想,那就是國強民富文藝興旺。這個文藝興旺、戲曲興旺是包括我們自身京劇在內的。國強民富,文化藝術興旺,這就是我的中國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諫太宗十思疏》《諫逐客書》對比閱讀及答案解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李斯《諫逐客書》8.魏徵認為人君只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就一定能治理好國家。B. 李斯委婉地詢問秦王為何喜好非秦所產的各類寶物,以引出下文。C. 李斯此段寫法鋪張,氣勢縱橫,歷來被認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D. 兩個文段都運用大量理論論據,極力勸諫人君接受自己的建議。
  • 錚臣魏徵,死前留下一本小冊子,氣得太宗李世民下令刨墳
    貞觀十七年,大唐著名的諫臣魏徵病逝,太宗李世民十分傷心,為此廢朝五日,下令厚葬魏徵詔百官送葬,並親自為魏徵書寫了碑文。魏徵死後,太宗還經常對身邊的人說道:「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歷史為鏡子可以知曉興亡更替,以人為鏡子可以看清自己的錯過,現在魏徵去了,朕少了一面鏡子」。
  • 帝後嫁女,魏徵諫言嫁妝太多,長孫皇后請求李世民重賞魏徵
    縱觀歷史,能夠虛心納諫的帝王並不算多,這其中的大部分帝王也只是能夠接受"順耳"的忠言,而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一樣,他能夠克服人性的弱點,虛心求諫,重視賢臣,從而實現了光耀史冊的"貞觀之治"。不久,魏徵聽說了此事,就諫言於太宗:長幼有序,不該厚此薄彼。並用漢明帝劉莊的典籍故事加以勸說,希望李世民能夠收回前言,遵照禮制來公平地置辦兩位公主的嫁妝。李世民聽了魏徵的話後,自覺有理,便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兒收回了成命。待李世民退朝回宮後,看見長孫皇后,就把魏徵進諫的事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
  • 特普通人必讀手冊:如何成為一個快樂彈彈球?
    特普通人必讀手冊:如何成為一個快樂彈彈球? 2020-11-29 0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慧韜 奕樊 偉廉
  • 《美國高中學生必讀書》清單
    《美國高中學生必讀書》清單(考疑正誤版) @鐵山青士(笑獨行)[綜編] 也就是說,除了《聖經》外,幾乎全都包含在美國國家人文科學促進委員會1984年發布的《美國高中學生必讀書》清單中。 鐵山青士附記:該文系摘編自百度文庫《美利堅合眾國教育部頒布的中學生必讀書目》一文,並根據網絡上所流傳的相關文帖以及筆者早年抄錄自國內文摘雜誌的一份《美國高中學生必讀書》清單訂補,原創作者與原始出處不詳。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
    北京市委原副書記、中宣部原常務副部長徐惟誠,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陳曉霞,中國期刊協會秘書長劉曉玲,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張瑞革,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幹部培訓中心黨委書記蔡建華,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紹堅,北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何昕等相關領導,北京出版集團黨委書記
  • 聊聊假期必讀書:那些藏在語文書裡的秘密
    不過一般我會按照朋友家孩子的所在年級,推薦這個假期裡必讀的書目。今天我們就聊聊「假期必讀書」吧。#1分享假期必讀書單這個事情,我應該是從2011年開始做的,具體時間記不得,大概是那個時間段。比如,最簡單的,分享假期必讀書單。沒想到這一做就一直堅持到現在,也是在寫這篇文章時,才恍然發現已經十年了。以前,本著「少而精」的原則,每次我分享的假期書目都比較少。基本是以語文書為藍本,參考新學期語文書裡「課外書屋」出現的篇目,去挑選一些適合該年級孩子讀的書作為假期必讀書。
  • 你看過的書可能都是「不必讀」?來看看這份不必讀書單吧!
    面對紛繁複雜的書與書單,復旦大學嚴教授和作者刀爾登卻另闢蹊徑地開出了一份「不必讀書單」,告訴你什麼書不必看,不該看,不能看。就讓搜查官帶你看看這份書單中都有什麼書吧! 一、九大不必讀種類在復旦大學嚴教授開出的「不必讀書單」裡,總共列出了九種不必讀的圖書種類:1. 絕大多數的中國古典小說2.
  • 中小學推薦必讀書目,家長需要注意引導的一些書,別跑偏!
    權威部門推薦的中小學九年必讀書目,內容非常豐富。從四年級開始,大多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極有分量的著作。即便是成年人,也少有讀全的。如果真能做到在9年義務教育期間,全部讀完。就已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了。但是,之所以是好書,都因為其內含極為強烈的思想性。在孩子閱讀時,家長最好做一定的輔導。後面我們簡要講解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書。
  • 冒險村物語前期該注意什麼 新手必讀攻略
    冒險村物語是開羅出品的一款RPG遊戲,相信大家都玩過了吧,那麼對於一些剛接觸遊戲的新手寶寶們來說該注意什麼呢,下面就和18183小編一起來看看冒險村物語新手必讀攻略吧。 冒險村物語新手必讀攻略 通關點數城鎮人氣×5 任務完成數×300 設施發現數×500 合計等級×50 舒適小屋25=25000點 勤奮度合計2500=25000點 通關前一定要把設施全研究出來 任務刷一個做一個 千萬別等三個都堆在一起了再做 剩下的升級和升人氣這個就靠自由發揮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各位帶來冒險村物語新手必讀攻略
  • 校園裡的資本騙局:家長和學生該買誰推薦必讀的課外書?
    它是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配套的,推薦必讀的一系列課外閱讀圖書——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共出版了推薦必讀的36本圖書。「快樂讀書吧」,不過不是36本,而是更多,例如花城出版社就出版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三的,一共70本推薦必讀圖書。
  • 榕樹傘 | 「小學生必讀」圖書竟含有討論、描述自殺過程的內容...
    榕樹傘 | 「小學生必讀」圖書竟含有討論、描述自殺過程的內容,長樂檢察出手!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家長應正確引導未成年人閱讀積極正面的書籍,及時防止未成年人接觸「兒童不宜」讀物。榕樹傘系列之長樂檢察玉芳工作室轉自長樂檢察微信號原標題:《榕樹傘 | 「小學生必讀」圖書竟含有討論、描述自殺過程的內容,長樂檢察出手!》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發明人是魏徵、唐太宗、荀子中的哪一個
    你會說,唐朝名臣魏徵說過此話。你也會說,唐太宗李世民講過此話。是的,魏徵、唐太宗都講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貞觀元年。唐太宗親見軍事力量強大的隋王朝,因徭役繁重、賦稅迭起、刑法嚴峻、窮兵黷武、勞民耗材,最終激起底層群眾普遍反對,導致隋朝滅亡。
  • 這些人生必讀之書,你讀過多少?
    今天,就讓我給你們分享一下一些人生必讀之書,這些書你讀過多少呢?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學管理的人必讀這是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編著的一部管理學著作,全書除序之外,共有八章,分別探討了管理者的時間管理、任務管理、人員管理、工作次序、決策及方法等問題。
  • 魏徵之後的「頭號」諫臣,因一句話送了命,牽出一段唐朝宮闈秘事
    在唐代貞觀後期有一位宰相劉洎,他被譽為魏徵之後的大唐頭號諫臣,因其直言敢諫深受唐太宗的器重。在唐太宗徵遼之時,還令劉洎輔佐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然而這位深受唐太宗信任,且在政治上極有作為的宰相,卻在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徵遼歸來之後,突然被唐太宗賜死,草草地結束了他顯赫又悲劇的一生。關於劉洎的死因,史書上記載的也頗為「詭異」,在史學界上留下了很多質疑與爭論,而且他的死似乎還與唐代宮闈秘事有關。
  • 為挑選更合適的儲君,太宗成了貞觀年間儲位爭端的推動者和主導者
    貞觀十六年(642年),太宗竟然讓泰徙居武德殿,後因魏徵極諫,才「遣泰歸第」。在經濟方面,太宗甚至給予魏王泰超越儲君的待遇,李泰每月的料物比太子承乾竟然多出五千貫。在東都,魏王泰的第宅整整佔據了一個裡坊,面積達三百畝。即使我們可以將魏王泰不同於其他皇子的待遇理解為太宗出於個人的感情偏愛,但是,對魏王泰享受的待遇明顯高於太子承乾則很難作出合理的解釋。
  • 「百度付費專欄」11月作者榜發布,「家長必讀」問鼎鋒芒英雄榜
    11月百度付費專欄作者榜最新發布:1、「家長必讀」以熱銷和總分第一榮登鋒芒英雄榜(優秀作者)榜首;2、「企業老闆研習社」憑藉發文量和總分第一成為鋒芒出鞘榜01 鋒芒英雄榜家長必讀奪冠多個領域均有新上榜作者家長必讀、量子大學商學院、新商業智庫、多學多用精品課、蜻蜓FM位居TOP5。
  • 悅讀丨「美麗女性·幸福家庭」青春期女孩成長必讀第1講《青春期...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青春期女孩成長必讀》中第一章的內容,快隨小編一起開始讀書吧~青春期女孩成長必讀第一章
  • 悅讀丨「美麗女性·幸福家庭」青春期女孩成長必讀第4講《青春期...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青春期女孩成長必讀》中第一章的內容,快隨小編一起開始讀書吧~青春期女孩成長必讀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