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作人員指導用戶使用「青海人社通App」。海子茜 攝
省財政廳開展減稅降費政策宣傳。省財政廳供圖
「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及群眾關注關切,著力提升政務公開質量,加強政策解讀和回應公眾關切,深化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完善政務公開制度規範……」在2019年度全國政務公開評估情況通報中,我省政務公開工作被評為優秀等次,標誌著我省政務公開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邁上新臺階、取得新進步,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力度和廣度持續深化公開內涵
「我們緊盯重點領域,全面做好信息公開和日常動態更新,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不斷加大公開力度,切實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服務,全力打造『陽光發改』。」省發展改革委政務公開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省發展改革委通過持續做好全省重點項目計劃、中央預算內投資爭取、省級預算內專項資金安排、PPP項目推介安排等信息公開公示,從項目遴選到資金下達實行全程公開透明。
依託全面建成的省級和8個市州、46個縣區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省發展改革委向社會公示建設項目名稱、項目代碼、審批事項、審批結果、審批事項辦結時間、審批部門、審批文號等關鍵內容,2018、2019年度完成公示項目5402項。
「2019年西寧市公開市政府文件34份、市政府辦公室文件57份;公開人大建議辦理結果119條,政協提案辦理結果118條;各類媒體反映事項1009項,辦理率100%。辦理『12345』諮詢、求助、建議、投訴類事項14.1萬餘條;全年共公開各類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5932條;發布各類政策解讀信息80餘條。」為進一步建設服務型政府,西寧市不斷加大政務公開力度,著力提升政務公開質量,推進政務公開向縱深發展。
2019年,我省大力推進重大決策公開,按照「推進政務陽光透明」的目標不斷加大決策公開力度,突出抓好主動公開,堅持應公開盡公開,加大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系列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公開力度,結合機構改革和重要政策、重大項目落實推進情況,動態更新完善主動公開目錄,公開的目錄化、標準化、制度化水平持續提升。
按照「三統一」(申請入口、程序流程、標準規範)的要求和工作模式,不斷暢通政府網站、電話、信函等為主的依申請公開渠道,完善答覆辦理制度規範,提高答覆辦理效率,保障群眾依法依規、高效便捷獲取政府信息。2019年共回復各類申請公開信函600餘件,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
圍繞三大攻堅戰、深化「放管服」改革、重大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公共資源配置、重點民生領域和財政信息等重點,通過在政府網站開設專題專欄等形式及時公開相關信息,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精準度、系統性不斷增強。
從政策落實認真推進解讀回應
2019年,為使民生實事項目解決突出困難和問題,更符合老百姓實際,省財政廳以多種渠道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到389條意見建議,梳理確定陽光培育、幸福養老、扶弱助困、美麗家園等10個方面的民生實事,在項目安排上實現「政府配餐到群眾點菜」的轉變,有效促進了民生實事工程與財政預算安排緊密銜接和財政保障機制的完善,兌現了百姓「幸福帳單」。
「我們會同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年度民生實事工程安排情況,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就扶貧、教育、就業等民生領域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現場解答,使廣大群眾充分了解相關政策。此外,我們在省政府網站上就財政如何保障民生實事工程進行在線訪談交流,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著力營造全省上下齊抓共管推進民生實事的良好氛圍,推動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省財政廳辦公室秘書謝珍說,通過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的理念,建立完善快速反應和協調聯動機制,做好民生熱點回應,更好引導社會預期。
為充分發揮政策凝聚共識、穩定預期的作用,2019年我省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政策解讀「三同步」工作機制,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細化解讀責任、明確工作程序、暢通發布渠道,建立起運用圖片呈現政策要點,視頻解讀政策核心,文字解讀政策關鍵的政策解讀工作體系,並通過圖文並茂、音頻加視頻等多種形式,有效提升政策解讀的時效性、關注度和影響力。省委改革辦緊盯省委深改委會議研究確定的重大民生領域政策措施,及時解讀政策,積極協調推動,有力確保了黨中央、省委各項改革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主動接受省政府門戶網站專訪,深入解讀民生重點建設項目、重要民生實事等政策和貫徹執行情況,通過報紙、電視、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渠道及時發布,有效穩定社會預期。
2019年共完成廳(局)長在線訪談政策解讀19期,通過省政府門戶網站發布以青政、青政辦名義印發的重大政策解讀100餘篇,各地區、各部門運用數字音視頻、圖表圖解、新聞發布會、專題訪談等形式多角度、多側面解讀本地區本部門制發的政策措施,發布解讀信息3000餘條,解讀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延展。
從暢通渠道著力加強平臺建設
一直以來,我省始終堅持把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優化流程作為深化政務公開的重要支撐,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建強公開陣地、延伸公開觸角,助力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有效落實。
「截至6月11日,通過線上渠道共註冊用戶641173人(單位),其中完成實名認證的人數有509711人(單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晁駿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給記者演示「青海人社通App」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晁駿說,新用戶在手機應用市場下載「青海人社通App」後就可以註冊並登錄,目前可實現我省人社領域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勞動關係等12個高頻事項和23個政務服務事項與省政務平臺對接,實現「一網通辦」。
截至目前,「青海人社通App」上就業創業方面的23個功能,線上提供服務379168人次;社保卡14項功能,線上提供服務2226129人次;社會保險39項功能中有關社會保險查詢共辦理了21471096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為約90萬人次提供了線上認證服務,切實增強了群眾辦事的便捷性。2019年,省人社廳共在「青海人社通App」上發布公開各類信息1634件,各項信息做到了及時公開。
為持續暢通信息公開渠道,我省通過強化全省政府網站的監測檢查和日常管理,持續抓好網站信息發布、保密審查、集約整合、安全防護各項工作,認真辦理各類群眾留言事項,有序關停不合格網站,大力提升政府辦網工作質量,各級政府網站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互動交流、辦事服務功能不斷增強,政務公開第一平臺作用充分發揮。2019年我省政府網站監測4個季度均達到合格標準,政府網站整合關停至135家,政務新媒體392個。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的優勢,各級政務新媒體管理單位認真做好政務信息發布、政策宣傳解讀、辦事互動交流等各項工作,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好青海故事,辦好群眾實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通運行青海12345政務服務熱線,為群眾提供7天24小時的諮詢、建議、求助、舉報、投訴等服務,受理供暖保障、物業管理、生態環境、市場監管、交通運輸、教育、醫療保障等各類訴求20000餘件,切切實實為企業和群眾辦了一批實事、好事、難事。(記者 田得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