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視美術、網路遊戲與動漫現狀
在藝術學科裡,影視美術和動畫專業既不屬於美術學,也不屬於設計學,這個和純藝專業最接近的專業卻是屬於戲劇和影視學。
藝術學門類下有美術、設計、音樂與舞蹈、戲劇與影視、藝術學理論五個一級學科,
電影是藝術門類和學科集大成者,將除建築專業外的其他藝術形式都集中加以表現,電影藝術是藝術門類裡影響力最大的專業,而影視美術專業在電影電視的製作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動畫片則是由美術專業人士佔主導地位,並完成大部分的製作工作。
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是看美術和攝影和特效因為我們是負責畫面視覺效果的。像很多好萊塢電影,情節很老套,甚至於很多故事是不斷的在重拍,觀眾對情節都是滾瓜爛熟,但很多觀眾還是熱情很高的花錢進影院看電影,其重要原因就是看特效,看美工和看明星。
近年來,中國的影視戲劇產業有了很大的進步,最能檢驗一個國家的電影工業化水準的是科幻電影與動畫電影拍攝水平。
去年熱播的《流浪地球》全片共有2003個特效鏡頭。據導演郭帆介紹,此片75%以上特效鏡頭是由中國公司製作完成。
動畫電影《哪吒》的拍攝,從籌劃到上映歷時五年。全片共有1800個鏡頭,特效鏡頭高達1400餘個,為歷年中國動畫電影之最。中國電影近年來在東亞文化圈的影響力有逐漸擴大之勢,甚至在非洲都擁有了大批粉絲,這也是國家軟實力提高的表現。
在熱播劇裡,服裝、道具、人物造型等影視美術專業水平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古裝戲,人物造型考究,服裝設計符合歷史要求又根據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加以改造,道具製作逼真,拍攝精美。美術專業對影視劇的質量提升有著巨大的貢獻。
二、影視產業為什麼會成為各藝術門類裡影響力最大的專業
1、直觀性強
電影、電視是視聽合一的傳播,人們不但能夠親眼看見到,而且還能親耳聽到,電影裡的場景如同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各種活生生的事件一樣,這就是影視,視聽合一傳播的結果。
單憑視覺或單靠聽覺,或視覺與聽覺簡單地相加都不會使受眾產生真實、信服的感受。這是其他媒介和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的。
比如繪畫,它是靜止的畫面,除了敘事性繪畫作品外,其他繪畫作品需要觀畫者,要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和想像力才能欣賞而產生共鳴。例如中國的文人畫、西方的表現主義、抽象作品等等。欣賞文學作品要求也很高,在長期的人類歷史中,無論中外,文學都是少數精英階級的享受的權利。
而電影、電視超越了讀寫障礙,成為一種最大眾化的媒介。它對觀眾的文化知識水平沒有要求。即便不識字,不懂語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電視和電影中所傳達的內容。電影電視的影響力是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比擬的。
2、有較強的衝擊力和感染力
電影、電視是唯一能夠進行動態演示的感性型媒體,因此電視電影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特別強。以忠實地記錄的形式來展現事件發展的全貌,有聲音有圖像,而且這些聲音和圖像都是經過人為的加工、改造、提升,在感覺上要比真實的更真實,直接刺激人們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眾感知經驗上的認同,因此電影和電視對受眾的衝擊力和感染力特別強,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難以達成這樣的效果。
3、新科技的發展,使電影電視有了與時俱進的傳播手段和隨時隨地都可以觀看的便利性。從而獲得較高的關注度和點擊率。重要的是可以集中優勢資源製作最優秀的作品
現代社會,電視、手機已經非常的普及,觀看影視節目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影也不要專門去電影院觀看,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觀看。而其他的藝術形式的欣賞都有較強的儀式感和專門的時間安排,比如觀賞戲劇、歌劇要預先定票或買票,然後安排時間去劇院看,看畫展也要安排專門的時間去美術館,在現代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環境裡,這就大大制約了人們的欣賞熱情和頻率。看得人少了,戲劇和戲曲等舞臺藝術形式的製作經費就會減少,製作經費少了,質量就受影響,形成了惡性循環。
現代傳播手段除了解決了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欣賞影視節目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可以集中優勢資源,找最好的編劇、導演、演員和美工。製作出最精良的作品,從而獲得最大的觀眾市場。
4、傳媒業產值高
這些影響力都體現在影視產業為龍頭的傳媒產業的總產值上,2014年國內全年傳媒產業總值達11361.8億元人民幣,首次超過萬億大關,較上年同比增長15.8%,14年至20年每年都有15%左右的增長,當然科技的衝擊力對傳媒業內部也有很大的影響,各行業的發展情況也有較大的區別,報紙等平面媒體的廣告收入是連年連續下降,2014年起,下降的幅度更是高達到兩位數。
2017年全國電視廣告收入首次同比下降 ,四大衛視整體下滑,電視和報紙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與此同時,網絡廣告和網路遊戲收入的增長速度儘管有所放緩,但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17年網絡廣告收入首次超過電視廣告,收入規模超過1500億元。
例如騰訊視頻廣告收入增長64%,美圖廣告收入大漲 網際網路營收和毛利率雙增長,在線廣告收入大增244.8%至2.849億元人民幣。網際網路廣告收入連續四年增幅超30%,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79億,較16年底增加3437萬,佔網民總體的75.0%。但行業內的此消彼長對從業人員而言,影響還是比較小的,特別是剛剛進入傳媒行業的新人「人往高處走」業內調整崗位還是相對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