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師《趣入心經》 第38課
「無上咒」是什麼?就是《心經》的這個義理也罷,這個圓滿的這個經文也罷,無上就是再沒有比它能夠超出於它的,無等等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一個能夠比得過它,跟它相比的都沒有,所以叫做無等等咒,這個我們從文字上貫一下就知道了,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就是勸信。其實佛法的全部要讓它靈動起來,為我們身心世界體悟的時候,離開信仰,絕邁不過去。
你把它當作知識,物理研究,科研成果,或者社會調研,都不行,它一定要用信仰來體現。如果最好依著信仰,有這種宗教體驗,你才能夠體悟到它裡面講義理所顯現的,這個發揮出來這種真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是一種學識,知識上的理解,它就稱之為幹慧,幹慧是什麼意思?道理明白了,但是事情發生了,你還是跳不過去,還有掛礙。
佛門有一句話叫做「說時似悟,對境又迷」。所以希望,以這個《心經》來講的話,我們常能夠思憶它的法義,用作生活中,也這麼去引導心裡的想法,這就是一種修行。當然此前部分都屬於顯說,明白的以我們能了解的漢字,能夠聽得懂的法義告訴大家,後面就屬於密說的部分,這就是《心經》的圓滿,就是顯密兼修。
後面你看,說「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就是咒語的一個總結。「揭諦揭諦」就是去吧去吧,這個「波羅揭諦」就是大家去吧,「波羅僧揭諦」,大家一起去到彼岸去吧,「菩提薩婆訶」就是說,快速的究竟圓滿菩提,也就是快速的證到「無智亦無得」。這是一個以咒語的形式來體現,《心經》的這個圓滿結尾。
說到咒語,再特別跟大家講一下,念《心經》也可以當作咒語來用,咒語的功能是什麼?不需要你考慮它是什麼意思,它的作用不在於此,咒語又叫什麼呢?我們從解釋上來講,是一種不能用我們語言所說明的,一種具足靈驗力的特殊語言,如果一定理解,咒語是什麼呢?就是說佛菩薩,至少要八地菩薩以上,才有資格說咒,佛菩薩所證到的這個般若空性,究竟解脫的,他在這個裡面稱性,可能用聲音這種載體,傳達他的那個境界。
那麼我們在接收這個境界的時候,依照我們凡夫同步的,去臨摹他的這個發音,也就是不斷地跟他同步的,去共振這個音律節奏,那麼就等於說你在這個凡夫的有掛礙煩惱心中不斷的注入,無掛礙的巨大能量,這就叫持咒的功德。所以大家要知道,念咒並不在於義理,而在於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