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東北部地區連續兩天遭到了罕見暴風雪的襲擊。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報告顯示,暴風雪覆蓋了從北卡羅來納州到新英格蘭的東北部地區,影響了多達6000萬居民,降雪量最高可達1米以上。狂風和大雪給當地居民的出行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此次暴風雪造成至少7人在交通事故中喪生,超10萬戶家庭停電,超600架次航班取消。積雪導致的路面溼滑還造成了大量交通事故,紐約市警方一天內就接到了200多起交通事故報案,其中一起27車連撞,6人重傷。
惡劣天氣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美國自然災害頻發的熱議。專家認為,其背後原因與美國政府的環境政策息息相關。
自然災害高發 美國民眾苦不堪言
除了此次東北部地區罕見的暴風雪,美國今年還連續遭到了颶風、山火等自然災害的襲擊。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給美國民眾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數據,2020年出現了30個已命名的熱帶風暴,其中13個達到颶風級別,成為史上最嚴重的颶風季。而自有記錄以來,過去平均每年出現的颶風數量僅為6個。
其中,今年最後一場颶風「伊塔」造成了極大破壞。「伊塔」導致的強降雨在佛羅裡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和維吉尼亞州等地均引發了山洪,造成至少8人死亡,數十條公路被淹沒,至少4座橋梁被衝毀。「伊塔」還導致佛羅裡達州出現大規模停電,超過5萬民眾受到嚴重影響。
此外,美國今年山火事件的數目之多、破壞力之大也是歷史罕見。美國國家消防中心(NIFC)報告顯示,截至12月初,美國今年共發生52934起山火,燒毀了14905平方英裡土地,這是過去10年中燒毀面積第二大的一年。
大火給各州帶來了災難性後果。在俄勒岡州,山火燒毀了1908 平方英裡的森林,導致9人遇難,4000多所房屋被毀;在科羅拉多州,326平方英裡土地被燒毀,數萬人被迫撤離住所;而在重災區加利福尼亞州,今年總計發生了9639起山火,燒毀了6527平方英裡的土地,33人在火災中遇難,1萬多座建築被摧毀。
美國政府政策與環境為敵
自然災害頻發使得美國民眾苦不堪言,而這背後的重要原因則不乏人為因素。美國近4年來環境政策的倒退和一系列自然災害有直接聯繫。
專家指出,加利福尼亞州今年森林山火頻發,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是城市快速擴張;其二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加州今年經歷了異常高溫,這兩個原因背後都是人為因素主導。此外,氣候變暖也是導致美國東北暴雪以及颶風等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一系列災害現象,川普政府難辭其咎。《紐約時報》近日回顧了川普在位期間,其政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指出川普放寬了近100項有關空氣、水和大氣汙染的規章制度,導致了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快速積累。而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更是使得全球節能減排的努力付之一炬。過去4年中,溫室氣體水平以遠超人們預期的速度上升,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引發了如海平面上升、風暴、高溫、乾旱和山火等一系列破壞性影響。
環境破壞已經造成 未來難以逆轉
由於環境問題的特殊性,緩解甚至逆轉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長期緩慢的工作,然而透支環境卻會立即造成傷害,這一過程甚至是不可逆的。
《紐約時報》認為,川普政府的環境政策已經給美國,甚至是全世界造成了永久性傷害。儘管當選總統拜登多次表示將堅定抗擊氣候變暖,然而即使他推翻前任政府的所有不利政策,也很難逆轉環境惡化的趨勢。因為溫室氣體排放,會進一步導致本來禁錮在冰層中的溫室氣體加速洩漏,而這一點是不會隨政策變化而改變的。
此外,隨著大選形勢逐漸清晰,川普似乎有意抓緊最後的時間在環境問題上大做文章。當地時間12月10日,川普政府宣布,將拍賣南加州和阿拉斯加州等地的石油開採權。川普政府曾在2018年首次宣布,將出售美國90%以上海域的石油開採權,但因遭到關鍵搖擺州佛羅裡達州選民的反對而被迫擱置。沒有了選舉壓力的川普終於得以重提此事,這更是為下任政府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抗擊全球氣候變暖應是人類共同責任,但是美國將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置環境保護於不顧,結果引來頻頻惡果。今年高頻發的自然災害似乎在宣示,破壞環境的後果已經到來。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