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狼道》,其中一段關於描寫狼的勇氣的內容引起了我興趣:
強者心態,雄行天下: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衝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群狗的爭鬥中狼也是前僕後繼,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隻也毫不畏懼。在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鋒?勇敢是狼的血性。
世上縱然有獅子、老虎,大象、水牛、馬,等等一切比狼要大得多強壯得多的動物。但是狼在動物界,還是佔領了一定的地位。
這與狼的聰明,堅韌,果斷息息相關,更與狼的無畏勇敢有關。
很多書裡是這樣描寫狼的,「它在角落裡默默地舔舐自己的傷口,只要疼痛一減輕,又馬上回到隊伍中去迎接新的戰鬥」。
在人們的眼裡,好像狼從來都是無所不能無所畏懼的。狼從出生就只有一個目標,生下來活下去。所以為了活下去,他們要不停地捕獵。
沒有獵物,它們就會死亡。所以它們從不害怕也從不畏懼,排除萬難也要捕到獵物。
可是對於我們人類,比狼要高級得多得多,很多人卻總愛說,「我不能,我不行,我害怕」。
人們普遍存在著一種錯誤思想,「勇氣是天生的。有些人生來勇敢,有些人生來則懦弱,而且不可能改變」。事實上,勇氣大部分都是靠後天的鍛鍊和培養的。
沒有誰生而無畏,誰的內心裡都有不可避免的懦弱與膽小,只不過是有的人選擇百鍊成鋼,愈挫愈勇。而有的人選擇逃縮躲避。
勇氣不僅是一個自我培養鍛鍊的過程,更是一個可以影響激發他人的事情。勇敢的人如熱情的小太陽,走到哪裡都自帶光芒。
看過《生門》的人或許對生命就有了更多的敬畏,也對母親這個詞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門》聚焦了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紀錄了4位遭遇極端情況的產婦及其家人在醫院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考驗。
具體的故事情節太過於跌宕起伏,讓人忍不住淚目。在此我不再贅述,想看的可以自行百度。
我只想說的是,那些媽媽們不管是被世俗所逼迫的,還是自己執意地,亦或者是受家人所影響的,但是真的都很勇敢。
是人都怕死,但是為了孩子,為了家人,她們心甘情願一次次把自己送上手術臺,把命運交給醫生與家人。
我一直以為在科技發達物資充沛的今天,所有手術都是需要打麻藥止疼的,除非那種手術太小不需要打麻藥的。
可是我忘了還有一種,就是自己想打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卻不能打的。比如有些刨腹產的媽媽。
她們因為自身的原因,或者對孩子影響的原因,不得不全程無麻醉手術。
有點常識的都知道,剖腹產一共是要割開7層的。分別是皮膚、皮下脂肪、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膜、子宮漿膜層和子宮肌層,然後逐層分離切開。
偶爾手指頭或者身上破點皮都很疼,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全程無麻藥的刨腹產,相當於生切。
不說肉體的疼痛感,光是心理的恐懼感,估計就讓人崩潰了。可是很多媽媽卻勇敢的全程堅持下來。真的不能不說這些媽媽們的偉大。
沒有哪個媽媽生而勇敢,她們也怕疼,她們也怕死,曾經她們也是孩子。她們都不過是為了孩子,為了家族的傳承,撇棄所有的恐懼勇往直前罷了。
著名的以少勝多的軍事故事,韓信「背水一戰」。他以一萬二千人馬,打敗了趙國的二十萬大軍。這中間有韓信的足智多謀,更多的是韓信以及將士們那種視死如歸出戰必勝的決心跟勇氣。
如果沒有這種勇氣跟決心,在他們後無退路,前有強兵而且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他們必敗無疑。正是有了這種無畏的決心,他們才能反敗為勝大勝全局。
我記得小時候曾看過一個採訪,是說六小齡童的,也就是演《西遊記》裡的美猴王的男主角。
他本姓章,祖上世代演猴王。兄弟姐妹十一個,而他是其中最瘦弱又最不起眼的一個。本來他的父親並沒有打算讓他繼承衣缽,更沒有打算讓他去演戲,一直寄希望於他的二哥小六齡童。
但是不幸的是,二哥小六齡童雖然才華橫溢,卻因白血病早早去世。他被迫接下了家族傳承的大業。那個時候的他,性格內向,時刻離不開母親左右,甚至都很少出家門。
他自己說他性格靦腆,因為性格內向同學都不相信他會演戲。而且他的眼睛還近視,所以在外在條件上也不是很適合演猴王,他自己內心也是很抗拒的。
但是最終為了扛下家族大業,並完成哥哥以及父親的心願,他去拍了《西遊記》,並最終把猴王這一角色演繹成經典。
所以說,六小齡童成為演猴王的代表,是機遇的巧合,更是他自己的勇敢。如果他沒有想為家族傳承的決心,沒有想為父親哥哥完成心願的決心,繼續做他那個內向靦腆的自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一代猴王大師,更不會有《西遊記》的火爆。
任何事情的成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勇氣。勇於奮發向上的決心,勇於出人頭地的魄力。
一顆種子,如果自己不想發芽,外部條件再好,它自己不想破土而出別人也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種子只有自己有衝破黑暗的勇氣,才能看見外面的光明,才能發芽成長並壯大。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激發自己的勇氣呢:
一、轉變錯誤的觀點,不要認為勇氣是天生的,更不要為自己的懦弱找藉口。
世人都有缺點,所以我們要敢於承認自己的懦弱,不要排斥它更不要害怕它。沒有誰的勇氣是天生的,那些渾身充滿勇氣的人有時候也是不得不被逼的,有時候也是自我鍛鍊的。
你看那些消防員,衝鋒陷陣,他們不害怕嗎。但是他們還是要做最美的逆行者。因為在他們心裡,國家的利益要大於一切,人民的利益要大於一切。所以他們即使害怕也依然前行。
那些勇敢的人不一定全部是勇敢,但是他們肯定是不為自己懦弱找藉口的人。
二、嘗試去做自己害怕的事,並做到不害怕為止。
熟能生巧,勇氣也是一樣。人們之所以害怕就是因為不夠自信,自信來源於哪裡,來源於實力。當你有足夠的實力的時候,你就會無所畏懼。
剛開始吃飯的時候我們害怕用筷子,因為筷子拿不好。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我們害怕奔跑,害怕下樓梯,因為重心不穩,我們害怕摔倒。
長大了我們還害怕吃飯害怕跑步嗎?不害怕了,因為我們早已經熟練了。即使摔倒也大不了爬起來而已。
看,我們害怕的不是事情本身,我們害怕的是事情做不好,而帶來的痛苦經歷以及痛苦回憶而已。如果有個美好的回憶,誰還害怕事情本身。
比如有些失戀的人再也不敢談戀愛一樣,因為之前的經歷太痛苦了,所以才不敢再次開始,並不是戀愛本身痛苦。
可是跟吃飯一樣,我們怎麼能因噎廢食呢。我們只有不停的慢慢的吃,然後熟練吞咽,熟練戀愛,才能享受美食的美味,與愛情的甜蜜。
害怕的事情也一樣,我們要不停的做,認真的做,做到熟練生巧為止。戰勝自己的恐懼,戰勝自己的生疏,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戰神一切的勇氣。
三、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學會實時接受新鮮知識。
落後就要挨打。很多時候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不敢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溫水煮青蛙,最後的結局是要麼不得不跳出來,要麼等死。
你看很多的家庭主婦,名校畢業,自己條件也很優秀,在家裡帶了很多年娃以後,就變得畏首畏尾了。
丈夫對自己再不好也不敢很大聲的反駁,只敢小聲嘀咕。自己再苦再累再有委屈也只能自己忍著。即使丈夫背叛婚姻,很多的人也只能忍氣吞聲。
因為這麼多年的養尊處優,她們早已沒了折騰的勇氣,再者她們即使有心折騰,現實的環境自身實力也不允許。因為她們早已失去自身謀生的本領。
所以,時刻保持成長,隨時接受新鮮知識。一是不會讓我們與這個社會脫節,二是讓我們有隨時走出舒適區的實力跟勇氣。
失敗不可怕,沒了勇氣的人生如同沒了靈魂的軀體一樣,才可怕。
最後總結:這世上真的沒有超級英雄,所有的英雄都只不過是百鍊成鋼,愈挫愈勇。膽小懦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戰勝它們的勇氣。只要你勇敢,世界也會為你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