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
溺水意外頻頻發生
3歲男童掉進魚塘
「倒掛急救」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今年6月
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一名3歲男童
失足掉進魚塘
被發現後其父母立即對他
實施「倒掛急救」
20分鐘後才撥打120
被送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後
搶救無效死亡
圖片來源:網絡
溺水後千萬不要「倒掛」控水
每到夏季
這中「倒掛急救」溺水兒童的圖片
就會在朋友圈瘋狂刷屏
說此法能救人
溺水1小時都有效
然而實際情況是
此法不僅無效且會害死人!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PICU主任鄧明紅介紹,溺水施救時,最常見的錯誤是「倒水」!這種倒掛控水法不可取!不僅會拖延救治,還會增加死亡機率!
這是因為溺水並失去反應的人,可能是這兩種情況:
① 可能是昏迷
如果是昏迷,其實肺內沒啥水,控水過程反而增加返流誤吸風險。
而這種倒背奔跑對於孩子頸椎來說,也是危險的。
② 也可能是心臟停跳
如果心臟停跳,控水過程就是耽擱心肺復甦的過程,每延遲急救一分一秒,搶救成功率都會下降。
所以說,溺水急救時,任何形式的控水都是陳舊的、錯誤的、無用的、有害的。
圖片來源:網絡
大家稍微想想就能明白,溺水之後人無法呼吸,本質上造成生命危險的原因就是缺氧,那麼當務之急一定是「恢復氧氣供應」。
對於不同類型的溺水者,應當用不同的救法——
當溺水者被救上岸:
① 清醒(呼叫有反應,有呼吸有脈搏)
撥打120,保暖,原地等待專業急救人員到達。
② 昏迷(呼叫無反應,但有呼吸有脈搏)
撥打120,清理口腔異物,開放氣道並保持通暢,頭偏向一側,保暖,並密切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甦。
如果是嬰兒溺水
心肺復甦請用食指和中指進行按壓
如果沒有反應,應觀察清理呼吸道,觀察呼吸:
③ 昏迷(無呼吸、有脈搏)
撥打120,清理口腔異物,開放氣道並保持通暢,急救者位於傷員一側,託起傷員下頜,捏住傷員鼻孔,正常吸一口氣後,往傷員嘴裡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鬆其鼻孔,反覆並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吹10~12次,直至恢復呼吸為止。
④ 昏迷(無呼吸、無脈搏)
這意味著,溺水者已經出現心臟驟停,應先進行5次人工呼吸,然後再做心肺復甦(胸口按壓、人工呼吸),同時讓在場人員撥打120。
心肺復甦時,首先從人工呼吸開始,先給予5次人工呼吸,再開始胸外按壓,隨後按壓通氣30:2配合。
切記,溺水心臟驟停,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單純胸外按壓效果不好,施救時一定要給予人工呼吸。
預防溺水怎麼做?
遊泳的場所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泳池或者安全海域,不要在沒有安全員、救生員看守的水域下水。
遊泳前做好這兩件事——
① 熱身:應當充分熱身,活動好關節並拉伸肌肉。
② 試水溫:必須要嘗試一下泳池的水溫,確保身體能適應水溫。
遊泳過程中——
① 如遇抽筋:可以先深吸一口氣,用手掰住腳掌,將腿向抽筋部位的反向進行拉伸,同時儘快尋找水線,便於倚靠
② 如遇嗆水:可以採取倒吸的方法,把水從鼻腔吸到口腔,再從嘴裡吐出來。
一定要記住的是:未成年人下水遊泳、到水域玩耍家長一定要全程陪同,不要讓孩子離開視線。
泉州一媽媽帶寶寶到母嬰店遊泳
走開不到2分鐘,孩子就溺水了
提醒
這幾類人不能去遊泳——
有高血壓、低血糖等疾病的患者遊泳前喝酒的人
來源:健康廣東、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編輯:梁瑩
責編:關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