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箱太佔地方,CPU散熱也不好,不足700元簡單升級,全解決了

2021-01-09 極客

說在前面:

年前的時候,組裝了一臺主機,主板是MATX規格,但是使用的機箱是老主機替換下來的全塔機箱,體積很大,而且CPU的散熱也不好,最近終於有時間了,也給我這臺主機升級一下,出於價格和品質的考慮,我最終入手了這款Tt啟航者A1機箱以及他家的冰龍240 Sync RGB水冷散熱器,今天藉此機會來跟大家分享下。

細節與體驗:

我們省去開箱,直接來看這款Tt啟航者機箱的外觀和細節吧。首先這款機箱有兩個顏色,分別是鈦灰銀和櫻花粉。筆者這款便是鈦灰銀色了,看上去給人一種很穩重的感覺,很符合我的審美和要求。這款機箱的三圍尺寸為406x220x440mm,符合MATX機箱的範疇。

這款機箱的前面板是一整塊鋁板構成,它的兩側則是前置散熱孔,做了隱藏式設計,從正面很難看出來。前面板非常簡約,除了在下端位置設計了一個Tt的品牌你LOGO外,再無其他裝飾,顯得很低調。

機箱的頂部設計了較大面積的散熱孔,可以安裝一個200mm的大風扇,或者2個120mm,2個140mm的風扇,兼容性不錯,當然也可以安裝240mm的水排。在頂端散熱孔上面還設計了磁吸式防塵網,日常清理也很方便。

機箱的前端則是IO接口,啟航者A1提供了雙USB 2.0,一個USB 3.0,一對音頻接口以及開關和重啟鍵。個人感覺如果USB3.0能再增加一個就好了,不過目前也是夠用了。

機箱的前面板是可以拆卸的,用力往外拉就可以取下來了,全金屬材質還是很有分量的,鋼板的厚度大約在0.8mm,這在機箱中算得上厚重的了。前面板取消後,可以塊錢按到次數是可以安裝安裝兩個20CM大風扇,也可以安裝3個120mm的風扇或者2個140mm風扇,而水冷方面,只裝240或280的水冷,不支持360水冷。

不過遺憾的是這款機箱並沒有配置任何的風扇,需要自己另行購買。

這款機箱配置了鋼化玻璃大側透,不過這開合方式設計的非常巧妙,就跟我們開門一樣,鋼化玻璃上面有兩個金屬折頁與機箱固定在一起,非常的堅固。這樣的設計,除了開合方便外,也能極大地減少鋼化玻璃的損壞。如果想要將這個玻璃側透全部拆下的話,只需往上提就可以了。這塊鋼化玻璃的厚度達到了0.4mm,在競品中是相當厚的了。它的開合角度幾乎可以達到270度左右。

說完外觀,再來看下內部的設計和空間吧。內部布局一目了然,左側為主板,設計了較大的散熱開孔,在左上角的位置還設計了一個穿線孔,便於理線。在下方的電源倉一側亦可以看到設計了兩個穿線孔,這樣走線就很方便了。

電源倉的左右兩側都做了鏤空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可以增強電源散熱性,保證電源能有個正常的溫度穩定運行。

機箱後置上方位置配置了一個風扇安裝位,可支持一個120mm風扇,或者120mm的水冷。在風扇的上方可以看到許多圓形的開孔,這也是便於散熱的。在風扇右側則是主板的IO區域。在風扇的下方配置了4個PCI-E插槽預裝位置,不過擋板是一次性設計,安裝顯卡的時候要想好拆卸那個最好。

再來看下機箱右側,拿掉側板後的設計吧。可以看到主板位置和電源位置都做了大面積的鏤空設計。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機身內部長期處於一個較低的溫度,讓硬體都能夠穩定運行。左側位置設計了較大的走線孔,這樣走線就方便多了。

在電源倉的上方位置,可以看到這裡設計了2個2.5寸硬碟的安裝位置。可使用機箱配置的專用螺絲進行固定。在電源倉的前端,預留了3.5寸的硬碟安裝位。

機箱的底部設計了較大面積的散熱開孔,外有防塵網防護,可有效防止灰塵吸入機箱,防塵網可以抽拉取出,日常清理非常方便。如外,機箱底部還配置了4個較高的防滑腳墊,這也為散熱預留了不錯的空間。介紹完機箱,再來看下我選購的這款同樣來自Tt家族的冰龍240 Sync RGB水冷散熱器。

我們先來看下這款水冷的包裝吧,採用了彩色的包裝盒,封面有著這款水冷點亮的外觀圖 ,看上去是非常的酷炫,除此之外還有著RGB,AURA等亮點功能的標識。這也說明了這款主板支持燈效同步的,支持華碩、技嘉、微星、華擎等主板。支持的平臺方面,當然是AMD/INTER雙平臺。

包裝的背面則詳細介紹了這款水冷的相關特色賣點,以及相關的配件說明和效能等。右側的二維碼則是支持的主板列表,掃碼便可以查看。

打開包裝,可以看到裡面的配件都放在了裡面專用的的凹槽內,非常的牢固,而且水排,水冷頭,風扇以及相關配件均被放在塑膠袋包裹,起到了不錯的防劃,防塵的效果。

看下配件都有什麼吧,除了水冷頭以及水排外,還為用戶配置了三把12cm靜音Tt玲瓏風扇,中間是熟悉的Tt的品牌LOGO,這款風扇的優點就是炫彩、靜音、防震和散熱效果強。扇葉上設計了類似火焰的紋理,運轉起來再加上燈光的效果,仿佛色彩在跳動。風扇轉動時幾乎沒有噪音,這點我很喜歡。

散熱鰭片工整而密集,散熱性能一定不會很差的,冷排與冷管接觸部分留有加水閥門。冷管採用的是編織工藝,堅固耐用;進出水部分還做了加固處理,做工非常紮實。

水冷頭為方形設計,純銅的底座表面非常光滑,出廠時上面並沒有塗抹矽脂,但是配件裡面為用戶附帶了一管矽脂,足夠使用幾次了。水冷頭的正面,可以看到一個圓形的燈帶,以及Tt的品牌LOGO,在實際體驗中都是可以發光的,燈效效果非常酷炫。水冷部分的扣具採用滑動插入的方法,提供了AMD和英特爾兩種扣具選擇。

冷頭部分有兩條線,分別用來為水泵和RGB燈光供電,所以這款水冷散熱器的冷頭部分也加入了RGB燈光。

附送的控制器不僅可以為風扇提供燈光,也可以用來給風扇供電。這款控制器支持電源、12V和5V供電模式,可以通過主板或者軟體來控制燈光,並且可以使用按鍵來控制風扇的工作模式。說完水冷就直接裝機吧,裝機過程就不詳細說了,直接看成品和效果吧。

由於配件裡面附帶了一塊跟控制器大小相同的磁貼,可以吸附在控制器跟機箱之間,這樣固定起來就方便多了。而且由於側板與機箱之間的空間很大,理線是很輕鬆的。

由於這次僅僅是更換機箱跟水冷,因此也並不是多麼的費勁,冰龍240 Sync RGB水冷散熱器的安裝也很簡單,說明書上面也有詳細介紹。大家看下這點亮的效果是不是很酷炫呢?而且可以使用控制器切換多種顏色和燈效模式。噪音方面,水冷頭跟兩個玲瓏風扇表現得也很出色,噪音幾乎是聽不到的。

散熱方面如何呢?使用了DCCT這款軟體做了下溫控監測,可以看到,在運行了一些設計軟體和玩遊戲的情況下,CPU的溫度很低,保持在36-42度左右!散熱效果還是不錯的。

其次使用了AIDA64做了穩定性的測試,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滿載運行,沒有出現任何的報警,卡死,藍屏等情況。可以看到CPU表面溫度為37℃ ,而核心溫度則為:80℃。

換完機箱,這下桌面上的空間也空出了不小,而且散熱方面相比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次升級,水冷跟機箱還沒超過700元,符合自己的預算,而且效果也是很滿意的。到此,這次評測就要結束了,最後簡單總結下吧。

體驗小結:

這次簡單的升級,機箱和水冷用的都是Tt家的,品質還是很有保證的,機箱和水冷也都達到了預想的效果,感覺我的這臺主機再戰三年沒問題。早知道效果這麼好,就應該早升級的,後悔升級晚了。

對於機箱,做工,材質用料都是很紮實的,而且特有的開合式大側透是我最喜歡的,機箱的外觀簡約時尚穩重,很符合自己的審美。水冷方面,散熱性能和噪音控制都符合預期,支持RGB燈效,神光同步功能,兼容的主板也很豐富,不足500元的售價,讓其性價比更加凸顯。

如果近期有朋友需要裝機或者升級的話,可以考慮下這款Tt啟航者A1和這款Tt 冰龍240水冷,都不會讓你失望的。

相關焦點

  • 怎樣的機箱散熱好?看完這四點你就能明白
    怎樣的機箱散熱好?看完這四點你就能明白遊戲主機在提供強悍遊戲性能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會帶來高發熱的問題,而散熱不足是大多數電腦出現故障的罪魁禍首。那麼該如何判斷機箱散熱到底好不好呢?別只看產品介紹,記住從這四個方面考查,你就能找到答案。
  • 精緻小巧,散熱優秀、ESE蜂鳥HB A4全鋁ITX機箱 評測
    但是,追求體積是有代價的,散熱、硬體兼容性方面總會有一些妥協 但其實,ITX機箱是最考驗設計的,好的ITX機箱,會通過巧妙的設計,在體積和散熱、硬體兼容性方面取得一個比較好的平衡 更好的ITX機箱,會通過巧妙的設計,讓裝機和日常維護變的更加的方便。即使是ITX規格的機箱,依然有非常好的裝機體驗。
  • 蝸牛星際機箱裝ITX主板加強散熱改造思路及實踐
    經過幾天的不斷的調整和摸索,終於弄清了超薄機箱中用下壓式散熱器cpu散熱不理想的原因。下壓散熱器原理是從上吸入冷風,往下吹過散熱片,排出熱風。因為散熱器超薄,排出的熱風很快有部分會被再次從風扇中吸入再排出,這是降溫效果打折扣了。
  • 散熱不好電腦卡頓?那是機箱沒選對!
    不少人在裝機的時候總是會忽略機箱的重要性,覺得隨便選就好,實際上並不是,一臺機箱的散熱性能是保證電腦時刻穩定運行不卡頓的關鍵。近期先馬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黑洞5魔鏡版機箱,它的散熱性能和靜音效果非常不錯,下面一起看看。
  • 散熱、噪音問題怎麼解決?選對機箱事半功倍!
    有不少小夥伴在裝機的時候往往會忽視機箱的問題,他們覺得機箱只是一個承載硬體的平臺,可能不會太講究,不過機箱的選擇如果不講究,後續可能或出現一系列散熱、噪音等問題。
  • 散熱、噪音問題層出不窮 這些機箱為你一網打盡
    有不少小夥伴在裝機的時候往往會忽視機箱的問題,他們覺得機箱只是一個承載硬體的平臺,可能不會太講究,不過機箱的選擇如果不講究,後續可能或出現一系列散熱、噪音等問題。  如果你現在的電腦散熱、噪音問題層出不窮,這個時候,大家應該要對機箱進行升級工作,換到那些可以裝更多風冷或者水冷的機箱。可能大家覺得機箱產品太多不知所從,接下來,我帶大家來看看幾款性價比高而且實用性更強的機箱。
  • 對流才散熱 京東主流前置風扇機箱推薦
    1京東主流前置風扇機箱推薦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散熱問題一直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到了夏天,機箱溫度也是隨氣溫越來越高,機箱內的硬體忍受不了高溫,隨時會產生各種故障,甚至會損壞。因此,必須將散熱問題高度注意起來,選購一款散熱效果好的機箱是整體散熱的關鍵,散熱良好,機箱硬體的運行效能會更好的發揮。
  • 渦輪散熱和風扇散熱適合什麼機箱?
    對於顯卡散熱,除了常見的風扇散熱顯卡之外,公版顯卡採用則是渦輪散熱的方式,但因為公版顯卡在某些機箱裡面散熱效果不佳,所以公版顯卡又或者渦輪散熱器就成了散熱不好的代名詞。那麼渦輪散熱是不是真的不行呢?渦輪散熱器和風扇散熱器適合什麼機箱?
  • 雙十一裝機你還需要一款好看的機箱,來提升你的桌面逼格(篇2)
    缺點:機箱專為RGB燈效設計,但產品卻不附送風扇;正面為亞克力面罩,缺點如上。愛國者(aigo)炫影 京東價179元中塔機箱,京東特供版,標配三個led風扇。380mm的顯卡限長和158mm的cpu散熱限高都讓人比較安心。
  • 電腦機箱如何選?做好散熱更重要
    H3的前面板部分採用了波浪式的亞克力材質,可用於顯示RGB風扇發出的光汙染效果,頂部有散熱網,利用熱氣上行的原理進行散熱。IO區設計在機箱頂部,按鍵的設計位置相對於其他的部位來說,可以讓用戶更方便的開機、插拔U盤等,並且也採用了USB3.0的標準,在數據的傳輸上還是非常明顯的。
  • 這個套裝有點「冷」:魔方機箱+DQ電源+玄冰散熱
    【碎碎念念】自打我接觸電腦開始就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電腦硬體要選好,電源、散熱、機箱等輔助配件只要能用就能省則省,這一觀念沒少讓我在使用電腦的日子裡吃到苦頭,供電不足、高溫幾乎都是司空見慣的存在。為此,我痛下決心選擇了魔方110機箱+DQ 650ST+玄冰400散熱套裝產品,打算讓家中的老古董再次煥發第二春。
  • 電腦機箱為什麼不能設計一個小型空調用於散熱?
    現在的電腦主機性能越來越強,功耗也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散熱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對於一些喜愛遊戲的發燒友來說,僅僅是風冷還不能完全滿足他們,如若散熱裝置效果不理想,還會加速零部件的老化,甚至會給零部件帶來毀滅性的創傷,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水冷機箱,水冷機箱在一定程序上彌補了風冷製冷效果不好的問題
  • 599元的360水冷不香麼?酷冷至尊冰神B360 CPU水冷散熱器 評測
    學過物理的同學都知道,散熱快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散熱面積,越大越好。如上圖,水冷排上波浪形散熱薄片,能夠提供足夠大的散熱面積,使散熱更快,目前基本所有的水冷都採用這種散熱方式。根據自己機箱的風道設計,以及機箱的支持,決定水冷風扇的安裝位置,我的機箱支持正裝。
  • 要想電腦不發燒,機箱散熱很重要,認準這4點,你也會挑選
    出現這種問題多半就是因為機箱散熱不過關導致的,其實只要認準這4點,你也會挑選散熱性能好的機箱產品。進風量大小需重視說到底主機的散熱靠的就是機箱內外的冷熱空氣進行流通,如果流通的速度慢了,就會導致機箱內空氣溫度升高,散熱器鰭片熱量無法有效散發,從而導致CPU、 GPU過熱。
  • 將簡約進行到底,拔草喬思伯U5S機箱+升級散熱器
    喬思伯家的產品以簡約時尚為主,其鋁合金材質的機箱外殼在眾多鋼板機箱中顯得與眾不同。之前一直種草U5機箱,猶猶豫豫中機緣巧合看到U5有了新的升級產品——U5S,這一次的產品升級,似乎是斟滿酒杯的最後一滴酒,一下點燃了我升級機箱的欲望。既然要升級,想著一併也替換掉了伴隨我多年的CPU散熱器。不說舊愛不好,畢竟都是有功之臣。
  • 電腦機箱千萬別亂選,輕則會影響美觀,重則還會導致散熱不良
    許多玩家在選購組裝電腦時,更加注重顯卡處理器這方面的配置,卻往往忽略掉了機箱的重要性。雖說機箱是殼,但是如果不仔細挑選的話,就可能不僅僅是外觀不好看這麼簡單了,甚至還會容易影響散熱。那麼,如何才能挑選一款好機箱呢?
  • 選機箱很重要 散熱除塵還高效 酷冷至尊《劍客Ⅱ》機箱裝機體驗
    而在這些組裝電腦用戶當中,遊戲玩家佔了很大一部分,他們對電腦的要求比較高,既要性能強悍,又要美觀炫酷,還要有很強的擴展性能。而要滿足這些要求,首先要有一個空間大、散熱好、通透美觀的機箱來容納遊戲配置,這是先決條件。
  • 電腦機箱風扇怎麼裝 教你快速搞定
    形成對流CPU、顯卡、硬碟、光碟機、北橋、南橋及板卡上的其他晶片時刻在加熱機箱內的空氣,如果不將這些熱氣排出箱外,將嚴重影響各部件散熱,影響電腦的使用壽命。實測表明,裝了機箱風扇的機箱比沒裝的機箱,箱內溫度要低5~10℃,可明顯改善箱內配件及電器元件的工作環境。
  • 能掛顯示器的機箱長什麼樣?――ZEROZONE AIO ITX機箱
    能掛顯示器的機箱長什麼樣?原因用十個字就能總結,「便捷性不足,性能跟不上」。唯一的優勢就是不佔空間。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性能強勁,「一體」和「分體」兩用機箱——ZEROZONE AIO。
  • 2011機電散熱市場回顧與展望
    在市場上,電源下置式的機箱除了不乏百多元的入門級產品,在200~300元價位上也更受消費者關注,到了300元以上的產品非電源下置的產品已經乏人問津了。 如何去定義一個機箱是遊戲機箱是沒有標準的,不過一提到遊戲機箱我們腦海自然會浮現出幾個特徵:電源下置、通體的散熱孔、炫目的外觀……其中的重點,當然還是「個性化」。  前兩年炒作得比較猛烈的有「HTPC機箱」,不過由於對應的消費群體還是相對小眾的用戶,一直到現在火雖然沒滅但也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