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藏在了外賣裡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隨著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的到來,粽子這一端午時令的特色食品也成為了外賣平臺上備受用戶歡迎的寵兒。

為此,美團外賣近日上線了"端午食記、粽享好味"的端午節活動,為用戶提供了包括滿減、減免配送/折扣等優惠,以及低至1元的1折超值神券。

6月26日,美團外賣公布了近一周時間內端午節令商品的銷售數據,其中不僅回應了粽子節的"甜""鹹"大爭論,還呈現出魚香肉絲粽、自熱粽等頗具創造力的商品。

"用戶似乎把過端午的習俗,搬到了外賣平臺上。"美團外賣有關負責人說,飆升的不僅僅是粽子銷量,還有五彩繩、艾草、粽葉等節令性質商品,而這些銷售數據背後,其實是人們正在將古老的傳統,融入當下的消費生活。

外賣平臺除了能買粽子,還能買到端午必備的五彩繩

躲開擁擠炎熱的小長假出行潮,宅在家裡吹著空調點外賣就能把端午節過了豈不美哉?隨著這一思路越來越深入人心,多款傳統端午民俗商品成為了外賣平臺中的寵兒。

據美團外賣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期間,包括粽子、粽葉、艾草、五彩繩等在內的多款節令商品,進入搜索漲幅榜前5位。

粽子、粽葉自然不必多說,傳統端午習俗中寓意著闢邪安康的艾草、五彩繩,也成為了美團外賣用戶節日期間的消費主流,30分鐘送貨到家的即時性,讓大眾在體驗民俗文化魅力上,變得更加方便便捷、省時省力。

甜粽還是鹹粽?消費者用訂單量給出答案

每逢端午,吃甜粽子還是吃鹹粽子,都會引起不同地區"吃貨"的爭議。

今年的美團外賣用訂單給到了一份參考。過去一周以來,豆沙粽的外賣訂單同比增長3593%,緊隨其後的則是同比增長2900%的鹹肉粽以及2721%的蜜棗粽。

從數據來看,在今年的南北甜鹹之爭中,佔據銷售榜第一名及第三名的甜粽,獲取了本輪"勝利"。

值得一提的是,腦洞大開的商家們在今年端午節期間還推出了堪稱迷惑的奇葩粽子口味:魚香肉絲粽、魅惑紫薯粽、抹茶蜜桃粽、榴槤冰粽、自熱粽等聞所未聞的品種口味讓不少用戶不禁發出"這也行?"的感慨。

網紅粽子vs傳統老字號,這些奇怪的口味你吃過嗎?

在品牌方面,網紅粽子和老字號品牌則代表了國潮這一大消費趨勢:李子柒粽子、稻香村粽子、五芳齋粽子這三大品牌成為了美團外賣平臺用戶的心頭所好。發揚傳統文化的網紅粽子以及推陳出新的傳統品牌看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在傳統與潮流相結合的理念上又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傳統擁抱潮流的國潮粽子可以說廣受用戶的喜愛。

"端午相關商品的熱度,從上周持續到了這周。熱銷商品也反映出了大家延續傳統節日習俗的心情。"美團外賣有關負責人說, 從外賣數據中解讀出不少有趣的民俗同時,也發現了現代人的創新點,這些都是隨著"外賣平臺買一切"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而誕生,值得長期關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 藏在了外賣裡
    6月26日,美團外賣公布了近一周時間內端午節令商品的銷售數據,其中不僅回應了粽子節的"甜""鹹"大爭論,還呈現出魚香肉絲粽、自熱粽等頗具創造力的商品。  "用戶似乎把過端午的習俗,搬到了外賣平臺上。"
  • 艾草、粽子、五彩繩——端午的記憶
    艾香盈門又一年,粽葉包裹八寶甜。五彩繩圈童子戴,閒坐門前等雨來。家鄉的端午習俗與別地略有不同,但艾草、粽子和五彩繩則是不可或缺的標誌。艾草總要農曆五月初五當天日出之前帶露水的才好。記得小時候,每到這一天,媽媽總是起得很早到山坡上割艾草,割回的艾草用麻繩綑紮束於門頭上,一直到幹透才會取下來保存。艾草是很神奇的中藥材,《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
  • 端午習俗知多少?跟著小蘇和阿槑來畫中尋「節日記憶」
    小蘇攜手@南京阿槑推出端午節特別策劃,讓我們在畫中重溫那些端午節的習俗和美食~吃粽子: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粽子」,又稱「角黍」、「筒粽」,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吃粽子是過端午的必備儀式,現在超市裡的粽子種類多樣,但總感覺少了份小時候的味道。
  • 做香囊、編五彩繩,益陽市博物館開展傳統習俗體驗活動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6月22日訊(通訊員 符歡 記者 邢玲)6月21日上午,由益陽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和益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益陽市博物館承辦的「粽情端午 悅享民俗——共度端午」傳統習俗體驗活動,在益陽市博物館大廳舉行。現場邀請了30組親子家庭共迎端午節。
  • 又是一年端午節,粽子,艾蒿,紙葫蘆,五彩繩,老梅河口習俗了
    「端、初」同義,「五、午」相通,端午節即為初五節。每年的端午節,人們插艾蒿,喝雄黃,掛香囊,戴五彩繩,舉行龍舟比賽,有人說,龍舟是到水中去找尋屈原,粽子是給屈原的靈魂祭奠。在端午節這一天,南北方的習俗也不大一樣,就說我從小長大的東北小城——梅河口,很少有賽龍舟這項活動,比較特別的應該是掛紙葫蘆這個習俗了。
  • 端午節都有什麼習俗呢
    馬上端午節就要到了,這一期,我們就不講車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節咱們都有什麼習俗呢?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深受全國人民的重視。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裡還講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包粽子,賽龍舟。
  • 活動預告|蘭湯祓禊、系五彩繩……黃酒小鎮帶您情憶端午重溫習俗
    過端午,蘭湯祓禊、系五彩繩、掛吉祥蛋袋都是流傳已久的傳統習俗。6月25日至6月27日,美麗的漢服小姐姐們在紹興黃酒小鎮帶您情憶端午,重溫傳統習俗。>「老底子的味道」活動時間9:00-11:0013:00-15:00活動地點景區入口牌坊蘭湯祓禊自春秋時代起,蘭湯祓禊之習俗即在民間廣為流傳
  • 端午節風水習俗才是節日關鍵,這九大禁忌你不可不知
    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五彩繩的製作方式有5種:簡單的是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掛在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給長輩。  這種習俗開始於漢代。
  • 端午節朋友圈文案說說 2020簡短8字端午祝福語 描寫端午節句子
    又是一年端午,你是否還記得,兒時的味道?媽媽的粽子,艾草的清香,那些美好的記憶。今年的端午節,也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中的一次!祝大家端午安康!  粽葉再厚,裹不住思念五彩繩再長,纏不住童年慶幸的是這裡還有小時候的味道。  端午臨中夏 時清日復長  端午節簡短8字祝福語   1、線線纏繞,年輕不老。  2、端午時節,幸福快樂。  3、合家美滿,順順利利!  4、粽兒飽飽,財源好好。
  • @黑河人,這個端午節你咋過?包粽子、掛香包、編五彩繩...
    @黑河人,這個端午節你咋過?包粽子、掛香包、編五彩繩...五彩的葫蘆多大個兒的都有,買回去掛在屋子裡不但看著養眼還增添了節日氣氛~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人們在端午節都會吃粽子,有的人去市場買有的人,買來大棗、糯米、粽子葉等材料自己製作粽子,粽子的香氣老遠就能聞到~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
  • 「我們的節日·端午」邵武市婦聯祝您端午安康~節日快樂!
    >端午節安康淡淡粽葉香,濃濃朋友情根根絲連線,切切輕易牽好心情伴隨著粽香傳給好朋友祝大家笑口常開好運相伴,端午節快樂!端午節由來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
  • 江蘇的端午習俗—魯冰花小鎮帶你吃五紅、驅五毒、系五彩繩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划龍舟外,節日飲食主要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掛鍾馗像、纏臂的彩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虎頭鞋、戴香包等。為什麼端午要吃「五紅」?它們在端午的時候來到了人間,剛到一戶人家的門口,就聽見這家裡女主人在說,快吃,這是油炸的五毒。五個毒物大吃一驚,便趴到窗戶上看,只見桌上五個盤子裡有紅紅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邊吃一邊說,這五毒菜真好吃。「五紅菜」看在五個毒物的眼裡變成了它們的血,五個毒物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從這戶人家逃走了,從此再也不敢去了。
  • 端午節習俗背後,原來還有這些含義
    本文轉自【新華視點】;今天是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點雄黃、佩香囊……端午節很多傳統習俗,不僅富有文化傳承,還與衛生防疫和身體健康相關,因此有人說端午節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投「角黍」於江中,用以表達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從此端午節也被賦予成有道德含義的節日。晉代時粽子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它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兩千多年前,屈原在汨羅江懷沙自沉,傳說沿岸的人們悲痛不已,競相划船尋找打撈屈原遺體。此後每年端午期間,人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划龍舟等端午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形式多樣體驗傳統文化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粽葉飄香進軍營 「編外兒女」迎端午
    中國江蘇網6月24日南通訊 粽葉飄香,又是一年端午佳節至。6月23日下午,南通市崇川區任港街道晨苑社區退役軍人「紅色先鋒」志願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在社區幹部的帶領下,走進南通市孩兒巷消防中隊,開展了「粽葉飄香艾草青 『編外兒女』迎端午」活動,大家喜樂融融,與消防官兵們一起包粽子,共享鄰裡大家庭的幸福祥和。
  • 記憶中的端午——五彩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小金在這裡祝您,端午安康!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 編五彩繩 誦端午情 青島啟元學校學生「有聲有色」慶佳節
    國旗下的演講,一年級學生代表和小夥伴一起分享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班級故事大賽,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講述端午節的龍舟、粽子等民俗文化;編五彩繩、製作彩色小粽子,誦讀屈原詩詞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全體學生參與到異彩紛呈的活動中。
  • 彩線纏玉臂 古法制香囊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膠東在線6月27日訊(記者 許加薇 通訊員 李慶東)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本次活動由區工委宣傳部主辦,創業1號金福茶空間協辦,以「粽情寄端陽清茗覓知音」為主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解端午節的起源和習俗,普及中草藥基本知識,區分薰衣草、茉莉花、咖啡渣、艾葉等香料味道,傳授古法香囊和五彩線的手工製作方法。
  • 五彩繩再長也纏不住童年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的這首詞裡就出現了端午帶五彩繩的習俗。五彩繩,又稱五彩絲,具有闢邪作用,兼有祈福的寓意。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闢陰邪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在諸多闢邪習俗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五色絲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小的時候每年臨近端午,我都會看見好多小夥伴手腕上繫著各種各樣的彩繩,我覺得很漂亮,回到家也讓爸媽給我安排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