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的恩怨情仇,同樣都是穆斯林,為什麼還要分什葉派和遜尼派

2020-12-10 騰訊網

對於中國這樣的世俗化的國家來說,人們很難理解一個宗教為什麼會分成眾多教派,比如同樣都是穆斯林,有人是遜尼派,有人卻是什葉派,更無法理解兩個教派的衝突與仇恨居然能持續上千年都無法和解。

眾做周知,伊斯蘭教由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紀前期創辦。默罕默德去世時,因為沒有明確地指定「哈裡發」,圍繞著「誰是合法繼承人」問題,伊斯蘭教逐漸分化出了遜尼派和什葉派。

在奴隸制盛行的七世紀,默罕默德超前地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觀念,迅速吸引了一大幫追隨者。以遊牧為生的阿拉伯人本來就是天生的戰士,在先進的宗教文化加持下,一下子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向北打到中亞,向南佔領北非,向西佔領西班牙,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就此誕生。

阿拉伯帝國好比一家上市公司,在創業初期,默罕默德的追隨者全部來自身邊的親朋好友,他的堂弟阿里就是在這時加入團隊。隨著能臣武將的不斷加入,默罕默德的傳教事業開始步入正軌,再後又吸收了部落首領等地方實權派加入組織,終於成功上市。

默罕默德去世後,大部分人認為哈裡發(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應該由選舉產生,但是如果是選舉,權力永遠被大部族貴族所把持,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和默罕默德家族都認為哈裡發應該是世襲制,由默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的阿里來繼承。

作為最早的信徒、曾冒死為默罕默德作替身,阿里在資歷和血統上都具備哈裡發的條件,但最終還是被排除在了繼承人名單之外,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先後被推選為哈裡發。支持這三人的穆斯林因主張把「聖訓」作為立法和立論的基礎,被稱為「遵守聖訓的人」,即遜尼(聖訓的音譯)派。

哈裡發傳至奧斯曼時出現了問題,他出身於舊貴族倭馬亞家族,帝國的階級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變得難以調和。公元656年,奧斯曼在麥地那被起義軍所殺,阿里才得以當選為第四任哈裡發。

然而以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為代表的舊貴族勢力並不承認阿里的統治,雙方於是爆發了激烈的戰爭。阿里原本具有絕對的優勢,但不幸被內部分裂出來的哈瓦吉利教派所刺殺,於是穆阿維葉自立為哈裡發,建立了著名的倭馬亞王朝。

阿里死後,他與默罕默德之女法蒂瑪所生的長子哈桑並沒有參與到政治鬥爭中來,但是在穆阿維葉死後,阿里的支持們又推舉阿里的另一個兒子海珊為最高領袖。公元680年,海珊在去伊拉克尋求支持的途中被倭馬亞王朝殺害,並將其頭顱割下。

海珊的死極大地刺激了阿里的支持者們,在此之前,他們僅是一個支持阿里後裔繼承哈裡發的政治派別,但海珊的遇難讓他們逐漸轉向神學流派,發展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義體系、宗教儀式和文化派別,並利用哈裡發國的矛盾和分裂不斷壯大自己。

作為阿拉伯帝國的少數,什葉派之所以能對抗遜尼派上千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伊朗的支持。伊朗的主體民族波斯人在歷史上曾創造出了足以比肩中國的燦爛文化,而在伊斯蘭教出現以前,阿拉伯人則是落後、野蠻、貧窮的遊牧民族。

憑藉強大的武力,野蠻民族徵服先進民族的例子在世界歷史上並不鮮見,公元651年,波斯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所滅。按照慣例,阿拉伯人以武力手段強迫波斯人放棄他們的拜火教,全部皈依伊斯蘭教。

波斯人顯然沒有拒絕的權力,但他們卻遵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策略,選擇了與遜尼派為敵的什葉派。在波斯文明的幫助下,什葉派在海灣、中亞、南亞、外高加索,甚至北非一帶迅速發展。後來在無數外力的介入下,中東的伊斯蘭教最終發展形成了以沙特為中心的遜尼派和與伊朗為中心的什葉派互相對抗、互相敵視的局面。

兩個教派長達上千年的恩怨情仇可謂「剪不斷、理還亂」,然而他們的矛盾起於教派、民族等觀念性原因,但又不僅限於此,權力等物質性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伊斯蘭教世界的領導權。

相關焦點

  • 什葉派與遜尼派為何爭鬥千年?
    伊斯蘭教兩大教派即遜尼派與什葉派,眾所周知,雙方已互相攻伐千年之久,可以說自從伊斯蘭教興起後的中東史,必有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鬥爭史,也正是因為兩派的鬥爭史,構成中東今天的衝突與矛盾中的一環。哈裡發是阿拉伯帝國最高統治者的稱呼類似皇帝,但又兼任所有穆斯林的宗教領袖,也就是政教合一的帝國。
  • 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為何壓不倒佔少數的什葉派
    文/寂寞的紅酒遜尼派和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派別,其中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而什葉派約佔穆斯林總人口的12%。世界大部分穆斯林國家都是遜尼派政權,什葉派國家和什葉派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僅僅伊朗、伊拉克等寥寥幾個。
  • 什葉派和遜尼派有何仇怨,為何雙方一直爭鬥不休
    很多人不禁要問,什葉派和遜尼派有何仇怨,為何雙方一直爭鬥不休?其實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衝突不過是正統之爭。用中國歷史比喻,什葉派是支持趙匡胤的子孫,遜尼派是支持趙光義的子孫。公元7世紀初,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後來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擴散到中東、中亞、北非等地,成為世界第二大宗教。
  • 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為啥衝突不斷?穆罕默德少說了一句話!
    在伊斯蘭世界中,遜尼派和什葉派衝突不斷。在伊朗和沙特兩個國家中就更明顯了,伊朗信仰什葉派,而沙特信仰遜尼派,所以兩個國家也總是對著幹。那麼,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為啥衝突不斷?穆罕默德少說了一句話!
  • 伊朗與穆斯林兄弟會,分屬什葉派與遜尼派,兩者能否走向聯合?
    但在穆兄會崛起和失勢的過程中,西亞大國伊朗卻與穆兄會有過來往,但很少被人關注。因為穆兄會屬於遜尼派,而伊朗屬於什葉派,伊朗也想建立一個「什葉派弧」的聯盟,怎麼會與遜尼派的穆兄會有聯繫呢?但通過資料記載,穆兄會與伊朗的確有過聯繫,而且穆爾西當總統時還訪問了伊朗。雖然伊朗與穆兄會分屬不同派別,但兩者卻有不同程度聯繫。
  • 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恩怨情仇
    猶太教在歷史上一直被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排擠,同時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也是衝突不斷。但是他們又同屬一神教,都相信有末世審判和救世主,耶路撒冷又是三教共同的聖地。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說起三教的關係就不得不說一個叫亞伯拉罕的人。
  • 美國從伊拉克再次撤走2000大軍,什葉派歡送,遜尼派挽留
    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高舉美國優先和孤立主義大旗,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撤軍潮流。韓國不提高軍費承擔比例,威脅撤軍。德國不提高北約軍費承擔比例,已經撤軍。中東各國壓根不掏錢,當然撤軍。第三:孤立主義和美國優先意識形態的勝利。第四:美國在玩離岸戰略,一個方面美國撤走大部分軍隊,另外一個方面,美國依然控制軍事據點,通過頂尖的軍事技術手段,美國可以監控,美國大軍可以隨時迅速歸來,一定意義上,這是美國海外駐軍戰略的變化。
  • 十字軍東徵:基督教和穆斯林的恩怨情仇
    放眼世界來說,基督教為第一大宗教,雖然後來經過發展分為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幾個分支,但總體教眾仍居世界第一位。七世紀左右,阿拉伯半島上又誕生了另一個宗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穆斯林以武力強迫非信徒入教,使得伊斯蘭教的實力在阿拉伯半島迅速增強。
  • 吳越大地上,歷經千年的恩怨情仇
    吳王夫差青銅矛之主,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劍之主,越王勾踐都是春秋時期的一方諸侯,而夫差正是勾踐的死敵,兩者之間,恩怨情仇無數。昔年吳國攻越,吳王闔閭(hé lǘ)親自掛帥,在槜李之戰中,中越軍之計,被越國大夫靈姑浮率軍偷襲,腳趾中箭,傷重而退。在回國後,闔閭不治身亡,死前囑咐其子夫差,「必毋忘越」,一定不要忘記向越國復仇。
  • 蘇格蘭與英格蘭,一場原住民族與外來民族之間上千年的恩怨情仇
    近日英國正式「脫歐」,而蘇格蘭卻想著再次「返歐」,還有前段時間蘇格蘭的獨立公投,為什麼蘇格蘭總要跟英格蘭對著幹,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千年恩怨。蘇格蘭和英格蘭成為共主聯邦。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籤署協議,成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蘇格蘭被吞併了。存在了800多年蘇格蘭王國,連羅馬帝國都未曾徵服的地方,華萊士為之戰鬥的國家消失了。同床異夢的英國合併後的蘇格蘭其實還是很高興的,作為當時世界上最早完成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瘋狂擴張成為日不落帝國,蘇格蘭作為英國的一部分也跟著吃肉喝湯好不快活。
  • 巴林局勢不穩,伊朗支持什葉派革命,沙特2萬大軍進入巴林平叛
    巴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巴林是一個什葉派國家,國民主體信仰是什葉派,但是巴林國王家族信仰卻是遜尼派。這和敘利亞恰好相反,敘利亞是一個遜尼派國家,國民主體信仰是遜尼派,但是巴沙爾家族則是什葉派,所以,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伊朗海外軍團聖城旅立即投入戰爭,為了支持巴沙爾,伊朗向敘利亞輸送兵力高達10萬人。巴林恰好相反,巴林國王家族是遜尼派,所以得到了遜尼派老大沙特的庇護。巴林西部是沙特,北部是伊朗,這就註定了沙特和伊朗在巴林的綜合角力。
  • Dota與LOL的恩怨——被開除刀籍的羊刀(上)
    遜尼派不停地抹黑和偏見,什葉派不停地維護和推崇,以至於兩派的恩怨竟然蜿蜒了千年。當然,這之間因為分崩離析而產生了更多難以彌合的分歧,最終形成了巨大的裂谷,已經無人可以飛躍。但是順著這條裂谷朝前追溯千年,最終的那絲裂縫,就是阿里的被刺。多麼可笑的一件事情,千年後的人類,還會因為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先人,天生就對另一幫同胞抱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 精靈寶可夢:主播寅子和表哥的恩怨情仇,弟弟咬咬嘛!
    究竟兩個人之間有什麼樣的恩怨情仇呢?就讓小編為大家一一道來!精靈寶可夢謝列遊戲一直有三大特色,一個是過劇情,不過寶可夢系列的劇情,除了二周目以外,一周目的劇情除了四天王比較難辦一點,其餘的過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基本上在劇情上花費的時間頂多三四十個小時就夠了。第二個就是圖鑑的收集,相信很多口袋妖怪迷們對於全圖鑑是相當執著的,這也是寶可夢系列遊戲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