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嚴重威脅人們生命的惡性腫瘤,據我國癌症中心的最新數據,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中國幾乎佔了一半。
我國早期胃癌佔比很低,僅約15-20%,大多數發現時已是進展期,5年總體生存率不足50%(進展期不足30%)。
每年我國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佔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2%,是歐美發達國家的4~8倍。
2015年的數據顯示,每年有49.8萬人死於胃癌,90%的患者確診時候是晚期癌。
根據報導,日本的胃癌綜合治癒率高達80%,1期胃癌甚至達到了98.1%!可謂一枝獨秀,讓我們望塵莫及。
他們是怎麼做的的呢?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今天我們就深入淺出地分析一下。
為何日本的胃癌治療,為啥有如此高的生存率?
治癒率高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發現得早,第二個是他們的胃癌「門檻低」。
還有就是全民的防癌意識,我會在下一節講到。
實際上,在胃癌的治療上,各國的治療技術(手術和化療)並不相差多少,
日本的治癒率高,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的醫生收治的超過90%是中晚期癌,而日本超過70%的病例是早期癌。
早期癌甚至不用外科手術,在內鏡下即可徹底治癒;
而晚期胃癌呢?尤其是有了淋巴、脈管侵潤、或者其他臟器轉移,即使在日本也很難治癒,其晚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也在40%以下。
根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胃癌5年生存率數據: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胃癌5年生存率數據
一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98.1%,
二期胃癌:66.4%,
三期胃癌:47.3%,
四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僅有7.3%。
由於日本的進展期胃癌佔比很少,所以,總體5年存活率高於80%,在全球一枝獨秀!
可見,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其他都是浮雲!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日本的胃癌的標準不一樣,也就是門檻低。
在我國,只有病例分析明確發現癌細胞的,才叫做胃癌;
而在日本,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就算是早期胃癌,這在中國,稱之為「癌前病變」,從這個層面上說,日本的胃癌高治癒率,或多或少有些水分。
日本診所醫生在和胃鏡檢查的患者講解胃鏡報告
日本的秘籍之一——全民胃鏡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大家都知道,胃鏡是查出早期胃癌的金標準,是任何儀器無法取代的。
而日本逆天的治癒率,恰恰得益於超高的胃鏡普查率。
1963年,日本在全世界第一個提出早期胃癌概念,在全球的醫學界把不典型的增生等癌前病變診斷為早期胃癌。這大大地提升了對胃癌的認識,並在這一年呼籲全民胃癌篩查;
1964 年有40 萬人進行了檢查,到了1970 年就有 400 萬人,1990 年後每年都有約600 萬人進行胃癌篩查;
1983年,日本的《健康服務法》要求40歲以上的成年人做上消化道鋇餐造影來篩查胃癌;
1994年,日本通過大範圍的胃鏡篩查提高早診率,為超過40歲的居民每年進行胃癌篩查,並將胃癌篩查納入國民癌症篩查計劃。
日本醫生出具的胃鏡報告單
時至今日,日本人對於做胃鏡早已是家常便飯,許多很小的診所,都配備有先進的胃鏡;就像我們做個彩超一樣;沒有人因為害怕而拒絕胃鏡;
也正因此,日本的早期胃癌診治率領先於其他東亞國家。
據報導,日本人口為約1.27億,每年總共約完成1500萬例胃鏡檢查。相當於每年12.5%的人都去做了胃鏡。
換算一下,相當於5年中有62.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鏡。
再換算一下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幾乎上全都做過胃鏡篩查。
中國作為胃癌的高發國,民眾的防治意識卻不高,只有10%至15%的早期胃癌發現率,很多人一經診斷就是進展期的胃癌了。
超過70-80%的人活不過5年,很多人確診後在幾個月內就死亡了。
所以日本對胃癌的治療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如果有人在國內診斷了胃癌,再跑到日本去求醫,那可能也就有點晚了,因為不見得日本有特別的治療優勢。
中、美、日三國胃癌發病率與病死率比較
日本的秘籍之二——全民檢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
1994年,幽門螺旋桿菌被WHO認為是胃癌一級致癌物,大量研究也證明,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最大程度上預防胃癌的發生。
最近的研究表明,40歲前根除幽門螺桿菌,幾乎可100%預防腸型胃癌的發生。
在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如此重視這個細菌。
2013年,日本由政府發起了一個消滅胃癌計劃,廣泛人群的內鏡篩查提高早診率,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作為一級預防,在高危人群中做二級預防,徹底的解決死亡率的問題,從而形成了一個全民的戰略。
為此,他們規定了12歲以上人群,都要檢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並納入醫保計劃,無論有無症狀都建議根除。
預計到2050年,日本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將會降到5%以下。
而我國的現狀則是,超過50%的人被感染,幾乎沒有人主動去檢測和治療;
根由一些所謂的專家,到處宣揚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害處」。
好在去年我國頒布的《2019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明確指出,建議成年人,無論有無症狀,都要檢查和治療幽門螺桿菌,而且越早越好,18-40歲之間根除,收益最大!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元兇之一
日本的秘籍之三——全民改善生活飲食習慣
胃癌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主要有兩個主因:幽門螺桿菌和亞硝酸鹽
幽門螺桿菌,沒洗乾淨的餐具、放在潮溼陰暗處長期不消毒的抹布、化學洗滌劑、筷子、牙刷等用具多人混用、不洗手直接吃東西,都可能讓你感染幽門螺桿菌,它和胃癌之間關係曖昧。
亞硝酸鹽則存在於醃製食品(如酸菜、臘肉),以及高鹽、燻制食物,隔夜剩菜、亞硝酸鹽含量都較高,長期過量食用容易誘發胃癌。
日本雖然屬於大中華文化圈,但由於是個島國,即由於我們相似的生活習慣,也有獨特的飲食習慣;
比如使用筷子,一家人供餐,愛吃生魚片、刺身、醃菜等;
為此,日本提倡健康飲食、低鹽飲食,提倡分餐,廣泛使用冰箱。
共餐制可以使幽門螺桿菌在一家人之間相互傳播,這也是胃癌有家族聚集性的原因之一。
預防胃癌,我們可以這樣做
第一,儘量早的去查下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一家成年人都去檢查;
第二,飲食上注意,少吃高鹽、醃漬、煙燻、燒烤、加工肉類;
第三,無論男女,到了40歲,必須做一次胃腸鏡,並根據檢查結果定期複查;
如果有家族史的,不妨提前到30歲做第一次胃鏡;
第四,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息肉的,要及時治療並定期複查;
第五,有萎縮性胃炎、腸化、不典型增生的,更要嚴格按照醫囑定期複查胃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來源:胃腸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資料及圖片源於網絡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傳播醫學知識,做正規科普,本文只供分享,不涉及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