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朝鮮來到中國,如今的生活讓朝鮮人很羨慕

2021-01-08 寒殘一葉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朝鮮族就是其中之一。說起朝鮮族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朝鮮,那麼朝鮮族與朝鮮到底有何淵源?朝鮮族主要生活在哪裡?他們的生活習慣是怎麼樣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進位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的中國朝鮮族第一村:紅旗村。了解朝鮮族的發展歷史,領略朝鮮族的民俗文化,感受朝鮮族的風土人情。

  2017年6月拍攝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紅旗村。

  自19世紀中葉以來,由於戰亂、饑荒、封建暴政、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朝鮮等多種原因,有大批朝鮮人陸續遷入我國東北邊疆的一些地方定居下來,漸漸成為在我國境內的又一支民族共同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朝鮮族」。

  在19世紀中葉以前潛越邊界的朝鮮人,無論何種原因,一經發現,皆被遣返回國,朝鮮大多將其處以重刑,據說現在還是一樣的對待。在清朝時期,朝廷為了統治全國各族把滿族人大批遷移到全國各地,使東北很多地區荒蕪,朝鮮人開始北度圖們江進入我國東北地區墾荒。

  儘管如此,不論是清政府,還是民國政府對待朝鮮墾民並沒有改變其限制、岐視和排斥政策。國民黨政府 則從來沒把朝鮮族作為少數民族來對待。直到1949年解放後,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才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歷史命運,成為了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如今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是朝鮮族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紅旗村則是安圖縣朝鮮族傳統民俗和民風保留最完整的鄉村。紅旗村坐落在山間開闊地帶,依山傍水。到這裡你可以看到黑瓦白牆的朝鮮族傳統民居村落,還可以領略到朝鮮族傳統的風土人情。

  我們的車子在村口的廣場上停了下來,一個足有兩層樓高的鞦韆吸引我,這是朝鮮族鞦韆。這裡的婦女蕩鞦韆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蕩到最高時,鞦韆的繩幾乎與地面平行,驚險萬分,而且站在踏板上的姑娘裙袂飄飄,宛如仙女下凡。

  村口有一個小集市,賣的都是當地的一些農產品,看上去和國內其他地方的集市沒有太大區別,只是這裡賣的東西都是村民自產的。

  走進村子,這裡的房子都是單層平房,房前都有一個大院子,院內都種滿了各種農作物。整個村子布局非常的井井有條,且相當的乾淨衛生。

  朝鮮族紅旗村的房屋延續了千百年朝鮮族的建築風俗。屋頂從形式上就有懸山式、廡殿式、歇山式、平頂式。從建築材料來看,有用木頭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磚木結構的瓦房等。可是不論什麼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鮮族最喜歡的白色-白灰刷牆。

  一位熱情的朝鮮族大姐邀請我們去她家做客。走進屋內,第一個印象就是有很大的一個炕。炕是朝鮮族在室內的主要活動空間,炕大散熱面積就大,屋裡到了冬天就會顯得特別暖和。整個感覺就如同是南方的灶臺移到了地面上。

  灶炕的特點是,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於地面,上部有蓋板,而蓋板和鍋臺、炕面形成了一個平面,這種灶炕既好燒保暖,又經濟衛生。大姐介紹他們主要以蒸煮為主,很少用油煎炒,所以一年最多只用一桶油。灶炕上一共有三個鍋,兩邊是蒸鍋,你可知道中間這個鍋是做何用?

  同行的小夥伴看到灶炕邊的玻璃窗上掛著一條風乾的肉,細細長長的,走進一看才明白,看來朝鮮族人對養生還是有獨到之處。

  朝鮮族非常注重禮節,這是他們的傳統,在這裡也得到很好的保留。家中長子娶妻生子後,父母尚在者就不得外出打工,需在家服侍老人,所賺的錢由父母保管。對長輩說話必須使用敬語,在家用餐時,須給老人擺單桌,等老人開始用餐,家人才能就餐。

  飲食也保留了朝鮮族飲食文化特色。朝鮮族以喜食辣椒聞名,泡菜為主,泡菜甚至有上百品種。當然朝鮮族醬湯也必不可少。

  朝鮮族人雖歷經磨難,但總算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過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相比於生活在朝鮮土地的人們來說,他們是幸福的,至少他們不用為溫飽,為生存,為安全而擔憂。

  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相關焦點

  • 朝鮮百姓收入不高,日常生活中他們如何省錢?
    眾所周知朝鮮實行分配製度,在國營單位上班的朝鮮人工資不高。對朝鮮普通民眾來說,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日常生活中如何省錢?是他們需要面對的問題。很多中國男人到朝鮮旅行之後,都會羨慕朝鮮男人,因為朝鮮女人要求不高,她們結婚之後勤儉持家,非常會過日子。
  • 走進朝鮮:為什麼朝鮮人喜歡排隊?
    在朝鮮旅行時,我發現朝鮮人有個特點,非常喜歡排隊。不但成人喜歡排隊,學生也喜歡排隊。朝鮮人只要集體出行都會排隊。在朝鮮參觀景點時,外國遊客的隊伍往往稀稀拉拉,雖然導遊號召大家排隊,但隊伍都歪歪斜斜。當地人參觀景點,隊伍卻排得非常整齊。
  • 我眼中的朝鮮(上)——朝鮮人也離不開這些休閒娛樂工具!
    其實朝鮮普通人的生活並沒有外界所認為的那麼「硝煙瀰漫」,他們在工作之餘也有著豐富的休閒和娛樂方式。今天,記者通過一位在朝鮮留過學的中國留學生的講述,撥開籠罩朝鮮的層層「迷霧」,為大家介紹一個留學生眼中真實的朝鮮和在朝鮮的生活。
  • 來看看朝鮮的歷史教科書,裡面寫了三大趣事,國人如今反覆提及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箕子朝鮮》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各位,咱今天來看看朝鮮的歷史教科書,裡面寫了三大趣事,國人如今反覆提及。首先是關於朝鮮人的起源問題。但箕子擔心紂王不會放過自己,於是帶著自己的族人漂洋出海,來到了朝鮮半島。周武王奪取王位後,卻也不難為箕子,而是派人冊封其為王,建都平壤,史稱箕氏朝鮮。這是朝鮮半島走向統一的開始,用專家的話說,是實現了朝鮮半島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但朝鮮有本古籍,叫《三國遺事》,成書於13世紀。
  • 朝鮮人到底如何看待美國?一部朝鮮動畫片揭開真相
    朝鮮政府希望藉此教育公眾,「朝鮮對美國的仇恨並不是臆造出來的,而是植根於一種以事實為基礎的觀念之中。朝鮮人需要執著地牢記這一觀念」。美帝是真正的瘋子,是長著兩隻腳的狼,我們無法忍受與美帝共同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我們必須要和他們一直鬥爭下去。」2014年11月金正恩委員長視察信川博物館,要求「順應革命發展的要求,強化朝鮮軍隊和人民的反帝、反美階級教育,在千萬軍民中掀起反美對決戰」。2015年7月27日,金正恩在朝鮮「勝利日」之際再次訪問信川博物館,要求「朝鮮軍民一定要牢記血的教訓,加強反美教育,和敵人抗爭到底」。
  • 朝鮮印象:朝鮮那些做代購的有錢人
    我坐火車去了朝鮮,從丹東乘火車到朝鮮新義州,然後在新義州換乘國際列車到平壤,在丹東火車站的候車廳,我遇到了一大群朝鮮人,每個人都拿著幾個包裹,靜靜地等著檢票,為什麼這些朝鮮人帶著這麼多包裹是我感興趣的。
  • 朝鮮人民的生活,你了解多少?
    朝鮮人民的生活,你了解多少?不過我發現在朝鮮許多地方,人民幣是可以使用的。」汪士林說。在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汪士林和旅遊團團友們都去買花束用以祭奠。當時,他們花的就是人民幣——20元一束。由於包括汪士林所帶的團一起,當天一共有四個旅遊團來到志願軍陵園,花束一下子賣空了。  據中國旅遊和文化部網站公布的行業動態,朝鮮2014年旅遊收入逾4000萬美元,相當於開城工業園區外匯收入的一半。
  • 900萬人,離開朝鮮半島
    ◉中國境內的朝鮮族面臨返回朝鮮半島還是留在中國的選擇,中國開始創建朝鮮族自治州;◉韓戰孤兒前往美國,成為今天大量韓裔美國人的祖先;◉日本的朝鮮人有的去韓國,有的去北朝鮮後被長期監禁在集中營,有人加入日本國籍,還有人成了無國籍的「棄民」;◉韓戰後,前蘇聯境內的朝鮮人獲得國籍與國民待遇
  • 直擊朝鮮,簡單的日子
    行走朝鮮六天的時間裡,不經意間邂逅諸多人和事,感受簡簡單單的到歲月靜好之間,朝鮮人似乎過得更有味道。客觀來說,朝鮮人並不富有。我們在一份聯合國統計司公開的193個成員國2018年GDP數據上看到:2018年,整個朝鮮的GDP約為18347.78億朝鮮元,折合美元約為174.87億美元。
  • 朝鮮人忌諱說「工資」,改叫「生活費」,名堂多
    去朝鮮旅遊,尤其如此,否則怎樣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啊。但是,朝鮮人似乎很注意保守自己的個人秘密,尤其討論工資,永遠是一個矛盾的存在。之所以說矛盾,因為一方面,中國遊客反覆打聽,換著花樣打聽,另一方面,朝鮮導遊就是不說,問多了,人家會告訴你,我們為國家努力工作,不要工資的。我們只有「生活費」。這話似乎還真沒錯。朝鮮人管工資叫生活費。
  • 朝鮮人使用老年機還是智慧型手機,普及了嗎?
    手機這個新時代的產物,幾乎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在哪你都能看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手裡每人拿著一部手機低著頭玩。由於890年代我國經濟還不發達,那時候根本就沒有手機,但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富裕了起來,手機也開始在國內使用了起來。
  • 我的朝鮮之旅:這裡是不是「楚門的世界」
    但是,我的外國同學不這樣認為,他們有的穿朝鮮人民服,有的穿在亞馬遜或中國買的中山裝。幾個老外同學,穿的跟朝鮮人一樣,還別了像章。幾個人站在一起,感覺就像海外朝鮮友好協會的。在門口,我看見了中國大使館和俄羅斯大使館的車。所有進錦繡山太陽宮的人,都要在一個登記廳登記候場。一批放入只有六七個人。輪到我們進去的時候,必須接受非常嚴格的安檢,手機、手錶、智能手環、相機,全都留下。
  • 朝鮮美女為什麼不嫁給中國小夥?朝鮮美女感嘆:身不由己
    如今中國貧富差異逐漸好轉,各地交通普遍普及,再加上資訊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出行越來越方便。很多人已經不滿足局限於自己的家鄉生活,想要往外旅遊走走,看看別人是怎麼過的。很多人的愛情觀念也發生了奇妙地改變,中國出現了許多外國媳婦和女婿,外國也有很多中國媳婦和女婿。身邊就發現了很多韓國,俄羅斯等待甚至還要很小國家的外國女婿兒媳婦,可是唯獨好像朝鮮的姑娘真的很少,這是為啥?雖然都是亞洲國家,並且朝鮮離中國很近,但是中國遊客卻是相比其他國家很少去朝鮮遊玩,其實並不是朝鮮對中國不友好,而是有其他原因。所有中國人對朝鮮印象很模稜兩可。
  • 一位18世紀的朝鮮人,他腦海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筆者無意深究朝貢體制的興起與衰落,只想指出,緣此制度,朝鮮必須履行外交義務,逐年向中國派遣使節團。因此,朝鮮人在中國的旅行像是慣常的風景,他們穿梭於貢道上,從中國帶回最新的情報。這條路線是通向世界的窗口,主要向朝鮮展開。朝鮮使節團是浩大的巡禮,成員約三百人,按例連年向中國開拔。
  • 中國遊客去朝鮮旅遊,吃完結帳時,服務員一舉動讓小夥尷尬不已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隨之而來的也是生活的壓力,讓人生活中總想要去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於是這個時候旅遊就成了很多人的首要選擇,在旅行的過程中放鬆自己的心情,因此每到旅遊旺季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很多景區基本上都是人滿為患。
  • 活在朝鮮:朝鮮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有錢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的生活壓力似乎越來越多,生活的節奏似乎也越來越快。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發現這裡百姓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生活節奏很慢,人們的生活壓力也不大。和國內城市到了晚上燈紅酒綠不一樣,朝鮮的城市到了晚上,多是靜悄悄的。沒有璀璨的燈火,也沒有人聲鼎沸的酒吧,也沒有車水馬龍的景象。朝鮮百姓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生活很單調。朝鮮百姓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比如年輕人喜歡滑旱冰,喜歡唱歌跳舞。老年人喜歡下象棋,喜歡釣魚。朝鮮人每周要上六天班,每天早上八點左右開始上班。
  • 南北朝鮮兩個削球美女 南韓徐孝元 北朝鮮李明順
    南北朝鮮兩個削球美女,南韓徐孝元,北朝鮮李明順。李明順和徐孝元都算是桌球美女一枚了,不過各有特色,李明順生活環境決定她的美是一種纖塵不染的自然美,而徐孝元的美更加突出現代都市的潮流美,相對而言,我喜歡李明順多些。
  • 朝鮮人用什麼手機?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我們知道手機作為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從過去的大哥大,到翻蓋和滑蓋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說到朝鮮這個國家,很多人對它的印象停留在過去,但朝鮮其實一直在變化。比如過去到朝鮮旅行,外國遊客不能攜帶手機前往。
  • 在朝鮮農村地區,牛的地位有多重要?
    在朝鮮旅行期間,我發現牛也很多,朝鮮的牛不是黑色的大水牛,而是黃牛。在朝鮮城鎮和農村,黃牛隨處可見。不過在平壤這樣的大城市,很少能見到黃牛。牛在朝鮮農村地位重要,不是因為朝鮮人把牛當作圖騰,而是因為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如今朝鮮的農業生產基本離不開黃牛。春天的時候,農民要用牛犁地。秋天收穫的季節,要用牛車拉運農作物,朝鮮人還經常用牛車拉運農家肥。
  • 走進朝鮮:如何分辨朝鮮街頭的有錢人?
    漫步平壤街頭,能感受到這裡生活節奏很慢。平壤綠化率非常高,街頭非常乾淨。建築整齊,平壤很多方面都講究統一性。包括民眾的穿著,出行方式,大同小異。統一性,讓人很難分辨出哪些是有錢人,哪些人條件一般。不過通過細微的觀察,依舊能分辨出朝鮮街頭的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