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部熱播劇《傳聞中的陳芊芊》《韞色過濃》的男主角丁禹兮很忙,忙著穿梭在不同時空跟不同女主角組CP。甜寵劇的底色培育了兩波戰鬥力爆表的CP粉,一些粉絲因為覺得丁禹兮沒有「一碗水端平」而倒戈。
真情實感嗑糖的CP粉聲討正主,早已不稀奇。「我可以單身,但我的cp一定要結婚」——一語道出處於飯圈鄙視鏈末端的CP粉心聲。
過去,組CP嗑糖是上不了臺面的小眾自high,如今卻有「見光」趨勢。在號稱飯圈大本營的微博上,CP超話的設置給CP粉提供了狂歡的場所。從帶著顯微鏡卑微找糖到理直氣壯的控評,改變的是順應時代流變追CP的形態,不變的是CP粉的嗑糖初心。
雖然知道「CP一時爽、提純火葬場」這一限時營業定律,但CP粉們仍樂此不疲地深陷在對正主們的甜蜜幻想中。無論是圈地自萌的CP超話、還是盛產小論文的LOFTER、抑或衝破結界拉郎配的B站,接頭暗號是區分每個CP粉群體的身份標誌,也在一定程度映射出粉絲嗑CP的不同心理。
從影視劇、綜藝、偶像團體的三次元世界,到動漫紙片人、遊戲虛擬偶像的二次元世界,嗑CP已成為飯圈的破壁狂歡。可是當CP與文娛產業的粉絲經濟掛鈎,一切都變得不再單純。幕後操盤手們,或從一開始就把炒CP作為收割韭菜的手段,或根據輿論導向調整CP策略——總之,各方都手握一本CP寶典。
CP粉的N種心理機制
在萬物皆可組CP的新時代,網際網路浪潮將CP文化推向高峰。在一定意義上,女性為主的CP粉群決定了CP出道的幾大路徑。
影視劇是生產CP的主陣地,青春、甜寵、都市愛情、古裝仙俠這類主打BG的女性向劇作與主流CP粉性別高度重合,誕生了一批經典螢屏CP。《幸福,觸手可及!》的「五毛夫婦」,《冰糖燉雪梨》的「冰糖CP」,《親愛的,熱愛的》「童顏CP」,《三生三世枕上書》的「東鳳CP」,《延禧攻略》的「帝後CP」……不勝枚舉。
CP粉目標鎖定男女主角,一邊嗑劇中的「官方」糖,一邊用列文虎克般的火眼金睛從戲外的邊角料裡挖糖。除了各路官配CP,就連非官配的「邪教CP」,粉絲嗑起來也毫不含糊。將自身投射到角色身上以填補現實中的情感空窗,是CP粉找糖的源動力。
在異性相吸原則下,耽改劇、雙男主劇相比女性群像劇更能得到CP粉的青睞。《上癮》的「瑜洲CP」,《鎮魂》的「巍瀾CP」,《陳情令》的「忘羨CP」,還有正在路上的《皓衣行》的「飛雲CP」,甚至古早《仙劍》裡的「胡霍」,都是CP文化裂變的新分支。
迷妹嗑男男CP,一方面出於對男權社會下厭女情緒的心理警醒和對傳統男強女弱兩性關係的反抗,另一方面暗合了「賞色時代」下腐女對男性伴侶的完美幻想。
綜藝,是孵化CP的另一大戶。假想情侶真人秀《我們相愛吧》製造了「石榴夫婦」、 「宇宙夫婦」,其中又以潘瑋柏、吳昕組成的 「無尾熊cp」人氣最高。音樂類綜藝《聲入人心》甚至打破性別障礙組建了阿雲嘎和鄭雲龍的「雲次方」,讓CP粉嗑得欲罷不能。
顏值至上的偶像選秀網綜,更是佔領了CP排列組合的高地。《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青春有你2》等多檔節目的百餘名選手在鏡頭前的每次小互動都會成為粉絲組CP的證據。就連30+女藝人選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還在籌備期就被網友組了40多對CP。
粉絲通過綜藝嗑CP的原因與節目類型緊密相關。戀愛社交類節目與BG向影視劇一樣,滿足了粉絲對愛情的精神追求。選秀類綜藝則契合了CP粉追星的獵奇心,而愛豆抱團出道後更是保證了CP密集撒糖的頻率,為CP粉貢獻大量二次創作素材。
有意思的是,一些藝人好像自帶百搭體質,跟任何合作對象都能擦出火花。入戲太深的CP粉往往分不清現實與藝術載體的邊界,為正主在戲外也按頭配對。
譬如,迪麗熱巴在新劇《幸福,觸手可及!》裡跟黃景瑜組成五毛夫婦,一路瘋狂發狗糧。雖然因男女主番位問題引發兩大飯圈口舌大戰,但堅信正主在公費戀愛的CP粉夾縫求生、申請了「瑜生熱愛」微博超話,粉絲不到1萬人時,閱讀量就已破億,超話排名直接闖入「二環」(20多名),可見CP粉迸發的強大威力。
而今年初迪麗熱巴又因為與高偉光主演了《三生三世枕上書》,圈了一波「光熱CP」粉。此外,在她與鄧倫合作了電視劇《一千零一夜》後,又冒出了「倫巴CP」粉。興迪CP、陸地CP,則是由她參加的綜藝衍生出的CP。即便是從未合作過的肖戰,都有網友為其組成「熱銷CP」,刷屏B站。
B站作為產糧重地,讓CP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找到了發揮的舞臺。一批拉郎配的同好聚集於此,伏黛德基雙瀋陽、楊冪配哆啦A夢……在網友的魔性腦洞下,打破次元壁的拉郎CP橫空出世。UP主打造的這場橫跨時空、國界、種族、性別的試聽盛宴,引來眾多擁躉者。
CP粉在這片樂園找到歸屬感,在嗑糖的同時搭建起新型社交方式,還有人從線上「結盟」變為線下好友。尤其當如福爾摩斯般漫無止盡的找糖之路劃下圓滿句點時,CP粉恨不得把修成正果的正主名字打上公屏,與全世界分享喜悅。從某種意義上,嗑CP拓寬了當代人的社交圈輻射半徑。
CP炒作寶典
要營造cp感,除了演員演技自然,藝人之間氣場合拍、頻率一致,還離不開幕後操盤手的運籌帷幄。片方、節目製作方、經紀公司、平臺方這些擁有敏銳嗅覺的玩家,一眼看穿了CP這座金礦蘊藏的巨大商業價值,基於各自立場分別祭出掘金殺手鐧。
雖說1+1>2的CP捆綁營銷能事半功倍,但擦槍走火的反噬仍不容忽視。成也CP、敗也CP,這門玄學不是任何人都玩得轉。
女性向影視劇具有藉助角色外殼組CP的優勢,片方從選角時會把演員的契合度考慮在內,CP策劃也貫穿項目執行全程。片方在拍攝階段會記錄演員間的片場趣事,並在劇集播出時以花絮形式釋放物料。這種將後期營銷點前置的方式,可以更精準捕捉設計CP發酵話題和引導CP輿論走向,繼而為劇集賦能。
尤其對影視製作+藝人經紀雙輪驅動類公司,更是緊握一手好牌。讓自家藝人在自家項目裡組CP,實現兩大業務板塊的互哺,一舉多得。典型案例就是於正掌舵的歡娛影視,旗下藝人許凱、白鹿多次合作演情侶,誰知假戲真做,CP粉直呼「過年了」。
而秦嵐在新劇《怪你過分美麗》以經紀人身份跟合作方在談判影視項目時,拒絕旗下藝人給他人抬轎,並提出讓自家藝人在同部劇裡組CP,揭露的也是娛樂圈「潛規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影視劇待播期間演員發生黑天鵝事件,CP營銷的方向和節奏就需要重新調整,趨利避害是操作準則。
比如,《南方有喬木》因為女主角白百合出軌事件,緊急轉向打造陳偉霆、秦海璐飾演的時樾、安寧這對御姐與小狼狗的非官配CP,實現對主線CP的彎道超車。
此外,B站、抖音等平臺上的UGC短視頻又是片方進行CP營銷的利器,從官方下場到自來水產糧,全方位給CP效應添柴加火。
於平臺方而言,對頭部藝人尤其是流量藝人在影視劇裡組CP是樂見其成的,甚至會傾斜優質宣發資源來助力。因為一旦CP被炒火,不僅能穩固平臺老用戶和拉新會員,還能實現VVIP商業模式的進階。
如果說影視劇是以劇本作為CP基座,片方根據預設宣傳點和觀眾反饋來制定調整CP打法,讓CP粉按圖索驥吃糖。那麼綜藝節目則把重點放在還原真實,給出特定情境讓藝人自由發揮,並根據「小粉紅」解構重組成CP。
相比明星戀愛真人秀這類由節目製作方直接餵糖的模式,與情感絕緣的綜藝更能讓CP粉體會到自己動手找糖的成就感。《奔跑吧》由鹿晗、迪麗熱巴組成的「陸地CP」一度人氣爆表,可隨著男方公布戀情最終解體,感受到背叛的CP粉提純後全部變為女方粉。
彼時鹿晗的經紀人楊天真在《透明人》採訪時,提到對炒CP的看法,表示這是行業普遍現象,但好的炒CP是基於好的節目內容和故事情節,炒CP應該是互動有趣味的炒法,而不是硬湊在一起。並表態自己不需要,也從不配合炒CP,這番既當又立的言論招來網友吐槽。
且不論孰是孰非,回歸到炒CP這件事,的確讓節目製作方和經紀公司達成雙贏。
其實,CP營銷已經成為文娛行業從業者繞不開的一道課題,有人深諳CP粉嗑糖心理玩得遊刃有餘,有人過度玩火惹禍上身。想明哲保身並將CP價值最大化,或許弱化功利性,換位思考用誠意打動粉絲,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