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髒包在ins一夜爆紅,
成為網絡紅人們的最愛,
光榮登上微博熱搜!
▼
女神劉若英和李艾也為它瘋狂打call
髒髒包到底是什麼東東?
能讓女神們都不顧形象
大口大口吃下它
手上髒兮兮
嘴唇上也都是可可粉
它可能是史上最「髒」的麵包了!
烏漆麻黑的外表下
還有顆烏漆麻黑的內心
哈哈沒錯
這其實是個巧克力麵包嘞!
起酥包的底子
巧克力的內心
熱巧克力漿淋在起酥包表層冷卻後
再篩上巧克力粉
吃起來想要不弄得到處都是
還真有點難
小編我特意去三裡屯的網紅麵包店
排了45分鐘
才買到啦!
果不其然!
這個麵包很對得起網紅的稱號
我吃完一個
倍兒滿足!
那麼這個網紅「髒贓包」
起源在哪呢?
跟著維制教育小編
來看看這款奧地利國寶級點心
你或許就明白這個「網紅的出處了」
薩赫蛋糕(Sachertorte)是維也納薩赫酒店獨特的巧克力蛋糕。蛋糕由兩層甜巧克力和兩層巧克力中間的杏子醬構成,蛋糕上面有巧克力片。它是代表奧地利的國寶級點心。
1832年,薩赫蛋糕由法蘭茲·薩赫(Franz Sacher)在奧地利維也納發明。當時奧地利首相剋萊門斯·梅特涅伯爵,天天舉辦宴會,必須事先準備大量甜點,某日要求廚子開發一道能讓賓客難忘的新甜點,不巧,大廚生病,由16歲學徒「法蘭茲.薩赫」擔負重任,他靈機一動寫下食譜,烘培出此道巧克力蛋糕,美味無比,賓客大加讚賞。而在當時沒有冰箱與防腐劑的年代,薩赫蛋糕居然能至少保存2周,自始聞名於世。
來看看在奧地利拍攝的薩赫蛋糕製作的一手資料
手工分蛋
薩赫酒店的餅屋堅持人工分蛋程序,隨著薩赫蛋糕銷售旺季到來,這裡處理的雞蛋會從每天7000枚提高到20000枚。
攪拌工序
薩赫蛋糕體原料需要在這裡進行攪拌
攪拌車間
這張圖提示我們,誰滴滑輪座椅壞了,可以瞬間該做攪拌桶運輸車
冷卻工序
蛋糕體烘焙完成後,在這裡進行脫模冷卻,老師傅的工作量好大呀
分割、夾心
冷卻後的蛋糕體一分為二,蛋糕師會塗抹夾心層,然後合體,在蛋糕表面再塗抹一層杏仁醬
機密工序
這臺機器加工的是被譽為奧地利「國家機密」的薩赫蛋糕淋醬
淋醬工序
難以想像,蛋糕師一天塗抹這麼多蛋糕是如何做到心平氣和的。
還有「小塊頭」的薩赫蛋糕
薩赫蛋糕還有小塊頭,即使個頭小,蛋糕師在加工時也是一絲不苟
貼標工序--巧克力印章
每一塊薩赫蛋糕,都有一枚巧克力印章
木匣包裝
為了保證蛋糕在運輸過程的安全,包裝組的員工還需要在木匣與蛋糕間的縫隙裡,塞進羊毛般潔白的纖維
「小塊頭」薩赫蛋糕包裝組
據說,奧地利皇后茜茜公主對薩赫蛋糕情有獨鍾,這就是薩赫蛋糕的前身。實際上,真正讓薩赫蛋糕發揚光大的是Franz Sacher的兒子Eduard Sacher 。Eduard Sacher 在一家宮廷甜點店Demel實習時,完善了父親的蛋糕配方,並以「原味薩赫蛋糕」的牌子開始銷售,這個配方一直沿用至今。很快Eduard Sacher 將父親的小店發展成了一家酒店,1876年Eduard Sacher創建了Hotel Sacher,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位於維也納市中心的五星級豪華酒店Hotel Sacher。他在自家的酒店也開始製作銷售「原味薩赫蛋糕」。從此,維也納有兩家店賣正宗的薩赫蛋糕。
維制教育——奧地利留學,中國官方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