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的廣彩茶具一套、清代藍釉刻龍紋大碗、清代粵繡《錦上添花》圖等拍品一一陳列。從承瑰寶光華的陶瓷藝術品,到古雅閒逸的文房用品……一件件沉澱歷史美感的古玩,引得2020年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搭建的微信群熱鬧紛呈。
原來,12月初,在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廣州市社會組織服務交流中心的指導下,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以下簡稱廣州社聯)聯合廣州市古玩行業協會、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中心(以下簡稱關愛中心)在會員內部以線上形式舉辦「扶貧行善 相伴童行」2020年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
廣州市古玩行業協會負責人說,慈善拍品都是收藏者的「心水」藏品,但每年慈善拍賣,廣州市古玩行業協會會員單位或個人紛紛獻出用作慈善拍賣,「這已經成了大家每年的傳統節目,而所籌得善款,都將用於廣州社聯及關愛中心組織實施的關愛睏境兒童公益慈善活動和項目。」
今年試水在線舉牌,風雨不改
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於2016年正式啟航,至2019年已成功舉辦4屆,會員單位共有600多人次參與其中,徵集到名人字畫、陶瓷、擺件、飾品等拍品共426件,籌措了大量愛心資源資助公益行動或項目。
然而,當時間來到2020年,一個問題擺在了面前。
因應疫情防控需求,聚集上百人的線下慈善拍賣並不具可行性。慈善拍賣還能辦嗎?為風雨不改籌集社會愛心,主辦方決定分為線下及線上拍品預展、報名確認及平臺登記註冊和線上拍賣會三個階段。
在廣州市古玩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的鼎力支持下,本場慈善拍賣會集合了書畫類、茗茶紫砂類、茶器類、陳設類、文房雜類、瓷器碗類、瓷器盤類及酒類8類拍品共計117件。慈善拍賣會由多方協商確定部分所得,捐贈至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基金。
12月初,嶺南古玩城首層古玩之家內工作人員蓄勢待發,拍賣師在線開槌之時,微信群一件一件拍品的圖文介紹相繼發出,古玩行家們利用微信平臺做重點推介,場外有會員直接打入熱線電話詢問拍品細節,到晚間7時許,117件拍品全部完成拍賣流程,在線舉牌成交拍品47件。
這是慈善拍賣首次採用在線拍賣形式,不少參與者對在線形式、操作和競價都較為陌生,但對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支持力度不減。廣州市古玩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從4年前,協會會員已深入參與這場公益行動,每年都有讓人難忘的溫馨瞬間。
回首四載,扶貧行善初心未改
早在2016年,首屆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以「扶貧行善 益路同行」為主題,便吸引了會員單位近200人的熱情支持。2017年12月18日,第二屆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火熱開槌,沿用「扶貧行善 益路同行」主題,善款所得捐入廣州市社會組織發展基金,用於資助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慈善領域的項目、宣傳、人才培訓。
2018年,廣州社聯發起成立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委員會和關愛中心,並在廣州社聯設立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基金,關注困境兒童。同一年,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便以「扶貧行善 相伴童行」為主題,聯合關愛中心將扶貧助困的目標聚焦於困境兒童群體,為社會組織參與特困群體關愛工作匯聚資源。
2019年廣州市社會組織慈善拍賣會特別挑選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豐富拍品種類,凸顯嶺南傳統手工藝作品。善款所得捐入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基金,按照基金管理辦法支出,用於支持廣州社聯和關愛中心開展的困境兒童關愛相關工作。
廣州市古玩行業協會負責人回憶道,上一年的拍賣是在晚宴上舉行,到了拍賣環節,全場沸騰了起來,「一拍賣品最終拍得6萬元整,然而現場依舊熱鬧不斷,有愛心人士說,雖然拍賣結果一錘定音,但我希望繼續捐多8千元,最終這一拍賣品以6萬8千多元成交。」
他們做了什麼:紓困解難關愛兒童
截至目前,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委員會關愛委員會已達141家,組織實施「成長道路 相伴同行」廣州市百名困境兒童結對幫扶項目、「築夢書房」困境兒童家居改造等27個公益項目,2019、2020年廣州社聯連續舉辦「伴童計劃」廣州市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專才培訓班,促進廣州市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的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和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中心積極倡導關愛疫情下兒童權益保障,向困境兒童發放2020「蓄力護童包」「蓄力暖童包」「蓄力助學包」,包括防疫和生活物資,以及電腦等學習用品,幫助困境兒童做好防疫,恢復有序的學習生活狀態。
同時,廣州社聯編印《困境兒童保障關愛政策彙編(2019年版)》和《廣州市社會組織關愛睏境兒童服務指南(2020)》,為廣州市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提供信息指引。此外,廣州社聯赴貴州省畢節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考察對接脫貧攻堅及困境兒童關愛項目。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