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別無選擇、必須打贏的戰鬥。
雖沒有硝煙瀰漫,卻處處是緊要關口。戰鬥面前,你我都是一名戰士。
幹部帶頭、嚴防嚴控,眾志成城、志在必勝。疫情發生以來,一場全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在我市全面打響。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全市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快速反應,第一時間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掛帥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指揮部,安排部署煙臺市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面對疫情防控與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雙重考驗,煙臺市各級各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高質量發展,做到了「兩不誤、雙勝利」,奮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煙臺大地物阜民安,一片井然。
爭分奪秒,全力以赴
吹響戰鬥號角
以上率下,帶頭衝鋒。疫情發生以來,作為戰「疫」總指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衝在一線、靠前指揮,召開疫情調度會議,分析研判形勢,安排部署工作,走進交通卡口、村居社區,來到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點、生產企業,每天召開疫情調度會議,分析研判、科學部署,堅決扛起防控工作責任,全面落實一級響應要求,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執甲逆行,守護生命——
集中起全市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寶貴的資源,做好充足應戰準備。1月21日晚9點40分,由貴陽出發經停武漢抵達煙臺的航班上1名乘務人員出現發熱症狀,面對未知的感染情況,市疾控中心應急科趙旭明沒有絲毫猶豫,與同事連夜趕赴機場,直接進入機艙開展摸排,打響了煙臺戰「疫」實戰的第一槍。
疾控人員在芝罘區一家農貿市場對肉類攤點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採樣。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通訊員 潘董琳 攝
「吃住在醫院,24小時連軸轉」,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市醫務戰線的常態。全市醫務工作者冒著隨時可能被感染的危險,頂著來自身體和心理上的壓力,視病房為戰場,視患者為親人,在最需要的時刻衝鋒,在最危險的地方堅守。在1100多名一線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醫療戰線捷報頻傳,2歲的幼兒治癒出院,80多歲的患者在20多名醫護人員連續26天的精心救護下痊癒……不惜一切代價救治病患、最大限度挽救生命,用實際行動兌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莊嚴承諾。
密織防控網,全員在戰鬥——
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堅固的防線是「人民戰爭」。大年三十本該是闔家團圓吃年夜飯的時候,萊山區公路建設養護中心主任許英傑卻一直在軫格莊收費站值守,得空扒拉幾口方便麵,就算一頓年夜飯。1月26日起,煙臺境內47個高速收費站、21個普通國省道路口全部設置聯防檢查點。同時,在鐵路、機場、碼頭等客運樞紐嚴密布防,逐車逐人排查,守好交通防線「第一關」。
社區是疫情防控至關重要的一道防線。在萊州市永安路街道,「紅袖標」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社區工作人員既是防控疫情的宣傳員,又是走訪摸排的統計員,在他們的帶動下,樓長、業委會成員、黨員、老幹部、居民志願者紛紛加入到防控疫情的隊伍中來,自發戴上「紅袖標」。村幹部和社區工作者每天戰鬥在一線,社區網格員頂著群眾的埋怨和不解,摸信息、查人員、守門崗,每天十幾個小時連軸轉。面對群眾「買菜難」、農戶「賣菜難」的問題,煙臺市利用合作社、電商等平臺,為農民提供代購、銷售服務,為居民送菜上門,保障群眾正常生活。
未雨綢繆,外防輸入——
2月29日,韓國駐青島總領事樸鎮雄親手將感謝信遞給煙臺開發區碧海綠洲小區物業經理林樹清,委託他轉達給小區全體業主。這一幕是鄰居們和諧共處的結果,更是體現中韓兩國友誼,在特殊時期互幫互助、團結一心的象徵!
2月25日以來,周邊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韓國疫情爆發,煙臺市疫情防控進入了第二階段「外防輸入」。面對嚴峻形勢,全市對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嚴把機場、港口「兩個口岸」,守住守牢社區管控服務這道防線,實現境外疫情零輸入目標。
為給境外返煙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煙臺市專門成立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和外事工作組,通過一對一翻譯服務、統一配送生活必需品等舉措,讓外籍人士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黨旗飄紅,踐行使命——
2月15日,在芝罘區鳳凰臺街道,15名社區黨員紛紛認領了防控任務,還主動排出了四天的崗位值班表。「我是共產黨員,我志願加入社區防控,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必勝!」在簡短的主題黨日宣誓中,他們滿腔鬥志,慷慨激昂,很多同志熱淚盈眶。
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個支部都是一座戰鬥堡壘。疫情發生後,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下發《致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市直機關工委3天內組織起2093名志願者組成的黨員先鋒隊,充分體現了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和各級黨員幹部的執行力、戰鬥力。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22.8萬名黨員駐守在6789個村莊和社區防疫一線,7000餘名市縣兩級機關幹部下沉基層……堅持全市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廣大黨員幹部爭在前、當先鋒,把做好防控工作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鮮紅的黨旗在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精準施策,同舟共濟
穩住發展「大盤」
5月23日,一則消息格外引人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發布經濟復甦城市排行榜,中國335座城市中,煙臺經濟復甦指數已超100%,排在前五位,意味著城市經濟恢復到了上年同期水平。
排行榜上煙臺的名次令人欣慰,榜單背後是我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推進經濟復甦的不懈努力。
在煙臺國際陸港快件監管中心 ,工 作人員正在對跨境快遞包裹進行消毒。
YMG 全媒體 記者 唐克 攝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煙臺市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頂住了壓力,穩住了大盤。
援企穩崗、減免稅費、貸款貼息……面對疫情影響,煙臺市各級各部門精準施策,打出政策「組合拳」,精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企業積極應對疫情,贏得了時間和效益。
作為一家生產紅外成像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疫情期間,艾睿光電公司加班加點生產各類型號測溫儀器,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充足保障。「稅務部門在了解到我們要新購進一批價值5000萬元的防疫生產設備和固定資產後,第一時間指導我們詳細了解新購設備企業所得稅前一次性扣除新政策,今年預計將帶來近700萬元的稅收優惠。」公司財務負責人於春英說。
積極支持和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煙臺市今年先後印發了《煙臺市工業企業復工指南》《關於推動工業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工業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同舟共濟應對疫情支持企業渡難關穩發展的政策意見》《關於印發鼓勵和支持市管企業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關於積極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10條措施》等40餘個文件。
「這些政策的出臺,不僅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幫扶,更為關鍵的是,給企業帶來了信心。」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說,一系列暖心措施的施行,大大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增強了企業發展動力。
抓項目,抗下行,擴投資。應對疫情衝擊補損失,項目建設是抓手,尤其是重大產業項目的加快推進,具有擴大有效投資的「主引擎」作用。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全市上下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有力抓手,牢牢抓住「三重」工作牛鼻子,建立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出臺支持項目建設復工達產獎勵政策,加強項目督導考核,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產業項目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辦法總比困難多,煙臺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工作作風讓我感動,綠地計劃未來5年在煙臺投資400億元,花最大精力、盡最大努力,推進籤約項目快速落地,為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綠地控股集團執行總裁茆君才如是說。
截至6月底,煙臺54個建設類省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到95%,197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到87%,項目的規模質量、開復工率、完成投資額都好於往年,為決戰決勝攻堅之年蓄勢添能。
3 月 21 日,在傑瑞集團環保設備車間,工人們正在裝配一套連 續迴轉式熱相分離技術設備。
YMG 全媒體記者 唐 克 攝
隨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重大國家戰略帶動作用持續顯現,煙臺高質量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市委、市政府紮實推進「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著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一系列政策落地、實施,煙臺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開始逐步恢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月當月由負轉正,4月當月同比增長5%以上,環比增長1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1.8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與全省持平,全市經濟呈現穩中有變、變中向好的態勢,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出GDP增速穩、三產穩、利用外資穩、先行指標穩等「四穩」特點。
勠力同心,星夜馳援
傾力真情援鄂
「等疫情過去,武漢好起來,我們要去吃熱乾麵,去江畔看黃鶴樓,去武大看櫻花……」這是疫情期間包括眾多援鄂醫護人員在內的很多煙臺人許下的願望。
9月8日,從煙臺一中考入武漢大學的大一新生孫明睿終於「如願」站在了黃鶴樓前。9月11日是武大的本科新生報到日,他和父母提前趕到了武漢,為的是用心感受一下這座半年來一直掛念的英雄城市。
這是煙臺和武漢因為疫情結下的特殊情誼。1300公裡的距離,仿佛近在咫尺,心手相牽。
煙臺奔赴湖北抗擊新冠疫情的26名醫護人員凱旋。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在舉全市之力抗擊疫情的同時,煙臺人民始終牽掛著身處風暴中心的荊楚大地。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的孩子不需要我照顧讓我去」……一份份摁滿「紅手印」的請戰書、一句句「如有需要,義無反顧」的接力誓言,在各個醫院群裡刷屏。毓璜頂醫院、濱州醫學院附院、牟平區中醫醫院……一封封請戰書潮水般湧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從市區各個醫院,從海陽、蓬萊、棲霞、萊陽、萊州等地鋪天蓋地而來。
湖北,煙臺來了!
從大年初一起,46名醫護人員「接力」前行,帶著精湛的醫術和全身心的愛,開始了一段「無論生死」的抗疫援鄂徵程。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煙臺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紮實做好本市防控工作的同時,分四批次向湖北派出醫療隊,分赴武漢、黃岡兩市支援當地抗擊疫情。最終,46名「最美逆行者」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用生命踐行初心使命,用行動發出時代強音,創造了自身零感染、救治零事故、患者零投訴、病例零死亡、治癒零復發的優異戰績。
前線是逆行的勇士,後方是一座溫暖的港城。
46名前線英雄的背後,是家人和所在醫院的支持,更是煙臺700餘萬父老鄉親的支持。
一首首共克時艱、攜手同行的馳援湖北協奏曲先後奏響,「煙臺力量」展現在人們面前——從黨員幹部到普通群眾,從大型企業到商戶攤販,從耄耋老人到中小學生,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用「搬家式」援助,與前行的白衣勇士遙相呼應。
魯花集團捐款2000萬元,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積生個人捐款200萬元,招遠果農任正春夫婦把手頭唯一值錢的3萬斤蘋果全部捐給武漢,萊陽老黨員李洪一次捐出5000元帶著樟腦球味的養老錢……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錢捐錢,有物獻物,煙臺毫不含糊。
醫用口罩庫存告急!部分一線醫護人員急需防護服!「煙臺製造」開足馬力——作為口罩布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生產企業,道恩股份春節期間各條生產線24小時不間斷工作,累計給湖北、廣東、江蘇、山東等10多個省份數十家客戶,發送了上千噸口罩布聚丙烯熔噴專用料。
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加班加點,社會各界也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統計顯示,截至4月13日,煙臺市紅十字系統共接收用於疫情防控捐贈款物累計16505.23萬元。
人民至上,勠力同心,命運與共
在逆境面前
煙臺毫不猶豫地伸出雙手
和湖北人民、全國人民一起
攜手前行、共克時艱
用一次次行動彰顯著這座城市的責任和擔當
也彰顯著這座城市的品格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