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小說與日本輕小說相比,在各方面差距還是有的!

2021-01-13 文城書院

單說小說圈內,中國的網文、日本輕小說、美國的科幻,絕對是其中三大巨頭,雖然這些名頭在國際上並什麼用就是了,但是對於喜歡看小說的小夥伴們來說,還是可以說道說道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網絡小說與日本輕小說的區別。

個人感覺:網絡小說與輕小說既有不同點又有相同點。

比如,網絡小說與輕小說都充滿著幻想和憧憬,網絡小說中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忽然結識高人成長成超強的高手,又如輕小說中普通的高中男生由於各種外因而忽然獲得大小姐的青睞等等,可以說在主題上大多數的網絡小說與輕小說是相同的。

兩者都是能使讀者從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獲得放鬆的文體,在主旨上兩者寫的都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夢,如:成為英雄,坐擁後宮……隨著閱讀的深入,都能讓人們暫時的得到一種代入感,使人們感覺到自己就是那個打敗了邪惡組織的勇者一般,讓人們忘卻生活中的煩惱,與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悲傷,一起憤怒,這也就是網絡小說與輕小說的共同的魅力所在。

但是,由於兩者在面向的讀者群體和流通渠道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也使的網絡小說與輕小說相似卻又不相同。

比如在面向的讀者群體上,網絡小說主要面向有購買能力的80後成年人,而輕小說主要面對以學生為主手日式ACG風格影響較深的90後學生為主;這些可以從小說主人公的年齡上看出,網絡小說的主人公多為已經走上社會的年輕人,而輕小說的主人公多為高中生。

因此初期的網絡小說抓住呢80後這一群體的「憤青」「迷惘」等共性,以YY小說和後宮小說等為主迅速發展和傳播起來;而輕小說則由於日本方面的教育比起中國大陸來更為開放,所以作品多以戀愛和戰鬥等體現青春激情的內容為主。

而在銷售和流通上,網絡小說主要以點擊量為主,輕小說則是通過雜誌連載和發售文庫本為主。

以上的不同,造成了各自的不同,如:網絡小說在思維上的定勢和跟風就是其一大硬傷,YY小說或者後宮小說,一開始看很新鮮很香豔,於是馬上就有一大群寫手就瞄準了這個,不去進行創新就直接照搬故事設定甚至是情節,使人看膩到反胃。而且,由於是通過網絡流通,湧現出的大量小說中一些小說雖然標題不同,但劇情卻基本相同,也都使的讀者看書時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有新意的小說,直接讓輕鬆的閱讀變成了一件麻煩事,也使得讀者無法信任網絡小說。而在這點上輕小說的多文體,就有了明顯優勢,比如:有黑暗系,有治癒系,有推理系等小說都使得讀者的選擇更多,也可以更輕鬆根據心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小說。

當然網絡小說也有其優勢,如:《誅仙》、《仙路煙塵》等有中國風的新類型作品都能使大家有親切感,《蜀山》、《紫川》等搞笑風格的作品比起《笨蛋,測驗,召喚獸》、《MM一族》等作品也並不遜色,其中許多笑點反而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狼圖騰》等內涵派作品、《鬼吹燈》等靈異作品、《我們是冠軍》等競技作品、《從零開始》等網遊作品……都很出色,但是由於大量沒有新意的「仿冒」卻制約了這些文體再往更深層發展。

也同樣由於網絡的發展,寫手的寫作水平也是良莠不齊,有的寫手雖然有好的構思但是由於語文功底不夠深厚,無法將本意表達好,這也是網絡的普及造成草根小說時代到來的影響之一,在這點上日本方面由於雜誌以商業性為主,會將作品進行恰當的挑選,而日本讀者認真的反饋也推動作者有動力寫得得更好,(在這點上在中國由於某些沒有素質的讀者不注重網絡文明只會罵街似的批評或這威脅似的催更新,反而給作者帶來一些壓力),而日本每年各個文庫的評選又使得小說再接受了一遍檢驗,優秀的作品還可出文庫本、精裝本、廣播劇,甚至是漫畫化、動畫化,這些都能激勵作者寫得更好,同時也淘汰掉那些濫竽充數的寫手。而漢化的作品更是百裡挑一的精品,這些都保證了作品的基本水準。

但是,網絡的普及也有其好處,大量出現的通俗易懂的小說中不乏佳作,而其中必定也會有適合你的精品,就是其次品率比起輕小說更高,而精品率更低罷了,類似於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這樣吧。

而且在語言上,輕小說對網絡小說也有其劣勢,比起網絡小說的天然輕小說畢竟是經過二次加工了。翻譯後的作品不能保證與原作的感覺完全相同,而雖然翻譯很辛苦,大家都知道,但作品還是會受到翻譯者語文功底的制約。

由於網絡小說相對於輕小說而言商業模式還未完全成熟,只有少數的精品能經由正規渠道出版,大量的作品卻是盜版橫行。本身作品的字數與收入就不成正比了,這些盜版更嚴重影響到了職業寫手的經濟生活,為了點擊率,部分寫手只好迎合大眾口味更改劇情走向甚至是設定和結局,造成作品的爛尾。還有的新書一出來就用很YY的書名和設定吸引讀者注意,這些炒作手法在前期可能是成功的,但在日益挑剔的讀者眼中這些沒有新意的作品只會被拋棄,而在同種題材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太監或爛尾,而不進行炒作的一些精品卻始終只能默默無聞,而同樣淪為太監或爛尾。由於沒有長期的規劃這也使得網絡小說爛尾或太監的情況比輕小說多很多,當然輕小說也有爛尾的情況(如《聖魔之血》的作者英年早逝,《月兔升空之時》的爛尾,田中的遍地挖坑)但這畢竟還是少數。

同樣由於收入,網絡小說作者收入的兩極分化嚴重,也使得部分新手沒有更新的信心而部分寫手卻片面追求字數,忽視情節的連貫性與合理性。這與向多種渠道(廣播劇、漫畫化、動畫化)發展的輕小說來比,確實是差了一些,至少日本的作者收入得到了保障。

所以總體而言,我還是覺得日本輕小說更好一些(雖然對幾本號稱「學園戀愛喜劇」的小說也不怎麼感興趣),但我相信網絡小說也會發展得更好,像輕小說一樣走出國門去,讓更多人體驗這種有中國特色的「輕小說」。

相關焦點

  • 看漫畫:中國網絡小說VS日本輕小說,都是老二次元,誰才是王者?
    熟悉動漫界套路的人都知道,日本輕小說和中國網絡小說可以說是當前動漫界改編的兩大素材來源,很多人對於兩者也有著相當大的爭論,曾幾何時,輕小說愛好者跟網文愛好者之間還存在著一種「互相鄙視」的氛圍。前者認為後者的劇情太過於套路跟幼稚,而後者又覺得前者太小家子氣。
  • 中國輕小說該何去何從?
    輕小說對於廣大中國人而言無疑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畢竟它是從日本傳來的「舶來品」。儘管輕小說在日本混的風生水起,其圖書市場也已經開拓海外,但是關於國產輕小說的發展卻一直不盡人意已成不爭的事實。 輕小說是什麼?
  • 為何中國的輕小說,發展的一直都不太好?
    中國其實也有很多優秀輕小說,而且輕小說平臺也不少,包括【輕文輕小說】【輕之文庫】【SF輕小說】等等,都是中國輕小說的優質渠道。不過與其說「中國沒有輕小說」,還不如說中國輕小說非常的不起眼,以至於有和沒有近乎一個樣。
  • 中國網絡小說和日本輕小說的差異,同樣動漫化,怎麼我們這麼難
    這次我們來聊一聊網絡小說和日本輕小說,首先是關於傳統文學小說,世界各地都是差不多的,而網絡小說和輕小說完全是由本土文化所造就的,稍微了解過的朋友應該可以體會到,這兩種文化形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篇幅,網絡小說章節上千是家常便飯,而輕小說的章節卻少得可憐,但每一章的字數很多,日本輕小說以卷為單位構造劇情,而網絡小說則以章為單位,對比起來輕小說更有章法一些,分析一下原因,很容易想明白,輕小說主打實體書,所以需要一本一本的賣,一本恰好是一個劇情的結束讓讀者也會很滿足,我們看到的網絡小說實體書其實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因為比起實體書網絡更適合傳播這種文學
  • 中國網文領先日本輕小說十年,作品的質量有顯著且客觀的差距!
    非要說的話,網文和輕小說相比往往缺乏性格成長的劇情線,哪怕出現主人公的變化往往也是行為動機上的,但是如果單純指人際關係的話,這幾部已經寫得非常出彩了,和最好的幾部輕小說相比也並不遜色。我感覺《尋找走丟的艦娘》,《一點也不超級的機器人大戰》,《隱殺》就已經有輕小說裡面對人際關係描寫的長處了,不過還是太少了。假如現在的網文依舊是20年前的水平,寫法技巧都差不了多少,怎麼可能讓人去 得出領先輕小說 20年的結論????
  • 相比於日本改編動畫,國產輕小說改編動畫還差多遠?|雷報
    然而,植根於二次元文化的國產輕小說在這一進程中一直少有人問津,其存在也似乎變得微妙了起來。對比起日本盛行的輕改動畫,國產輕小說改編動畫究竟還差多遠?這個問題,終於在最近開始有了解答。 10月18日,由熱門國產輕小說改編動畫《英雄再臨》於騰訊視頻正式開播,成績斐然,上線第一日播放即破千萬。那麼,這部國輕改動畫究竟好在哪?
  • 日本第一青春小說將被翻拍,日式輕小說究竟有何魔力?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歸納出輕小說的幾個特徵要素:1.體積輕巧絕大多數的輕小說都是以文庫本的形式出版的。文庫本多為平裝版,A6大小的尺寸加上兩三百克的重量算是十分輕便的,不管拿在手裡還是放在包中都沒有太大的負擔,加上價格相對低廉,很快就在日本流行開來。幾年前網絡信號還不普及的時候,地鐵或新幹線上的讀書風景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輕小說或漫畫的功勞。
  • 輕小說在中國有市場嗎?
    在日本,輕小說與漫畫一起作為動畫改編的源頭,從早年的《涼宮春日的憂鬱》、《灼眼的夏娜》《刀劍神域》《冰菓》,到近年的《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overload》《為美好世界獻上祝福》、《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輕小說改編的動畫在日本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誕生了天聞角川、電擊文庫及富士見「輕小說御三家」,各大出版社也紛紛加入這一戰場,共同推高了輕小說市場。
  • 四本日本輕小說,和中國的網絡小說有什麼不同呢?快來看看吧!
    哈嘍各位讀者們好,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輕小說,輕小說是是一種具有高效地將故事內容傳達給讀者的通俗的寫作手法、加入插畫等元素方便讀者閱讀。「輕小說」可以理解為「能輕鬆閱讀的小說」,盛行於日本。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四本日本輕小說,和中國的網絡小說有什麼不同呢?
  • 輕小說在中國:「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隨著網絡小說的發展,「輕小說」也逐漸發展起來,但輕小說這一類別在國內不少網站都被歸為了網絡小說。其實輕小說是一種盛行於日本的通俗文學,意為「可輕鬆閱讀的小說」,這類小說常常和二次元關係緊密,通常使用動漫畫風格作為插畫。不少我們熟知的動畫都是根據輕小說改編的。
  • 國產輕小說平臺飲鴆止渴,最終還是難逃關閉,為何如此?
    在經過一年的發展後,輕文輕小說在百度、360等主要流量渠道擁有的關鍵詞數依然停留在兩位數級別,莫說是和起點這種關鍵詞數以萬計的龍頭老大相比,即使同為國內輕小說網站的SF輕小說也是它的百倍以上。
  • 從日本起源的輕小說,為什麼在國內如此水土不服?
    從某些層面來說,輕小說和國內的網文有些類似,都是一種偏輕鬆,讀起來很「爽」的小說類型。也正因為網文的存在,導致輕小說的概念流傳中國時,發生了嚴重的水土不服,輕小說愛好者們雖嘗試與網文劃清界限,開創一片新疆土,但最終還是變成了只有少部分人執著死守,卻無人喝彩的尷尬境地。
  • 還沒搞懂輕小說和網文的區別,輕小說行業就已經洗牌了
    提起網絡小說,大部分國內80、90後讀者的第一印象大概率是網文。很多人都難以區分作為舶來品的輕小說與國產網文的區別。在日本,輕小說是個營銷方面的概念,簡單來說,運用了特定運營方式(這種營銷方式多以IP開發為核心)的作品,即可認定為輕小說。 立足於國內土壤的國輕,難免拿來與網文作比較。
  • 中國網文與日式輕小說區別在哪?
    眾所周知,小說目前流行的兩大派系,一是中國網文,二是日式輕小說。我們先談談它們的來歷,網文小說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小說,在時代的背景下被創造出來的一種書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審美觀,日式輕小說是從日本漂洋過海傳到中國。
  • 日本漫畫&輕小說上半年銷量排行榜:《海賊王》連續10年位列榜首
    輕小說領域,《OVERLORD》表現突出,以超過52萬冊的總銷量位列榜首,在單冊銷量的排行榜上,《OVERLORD》第13卷銷量超過19萬冊,以微弱的差距位列第二,從上半年的整體銷售情況來看較為突出,與1月動畫第二季的播出有一定關係,此外動畫第三季也將在7月份上線。
  • 輕小說的春天來了嗎?
    這不禁讓人好奇,輕小說的春天是要來了嗎?【 投資輕小說正在變成一種求穩的選項 】事實上,上一波輕小說投資浪潮,還要追溯到兩年前的2016年。2016年9月,日本著名出版社角川書店發布公告,宣布騰訊已從中南集團手中收購廣州天聞角川動漫有限公司(下簡稱:天聞角川)41%的股權,成為僅次於角川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 日本漫畫與輕小說年度銷量排行榜:《海賊王》《你的名字》小說穩坐...
    文/三文娛2016排行榜,漫畫方面,集英社佔據大半江山,連載了近20年的《海賊王》已連續9年穩坐銷量第一;輕小說方面,電影《你的名字》在全球爆火,為其輕小說的銷量做出了顯著貢獻。最近,日本公信榜Oricon公布了2016年度日本漫畫銷量排行榜和2016年度輕小說銷量排行榜。從統計結果來看,集英社佔據了漫畫人氣市場的大半個江山,而與集英社、講談社並列稱為三大漫畫出版社的小學館依舊成績欠佳,雖然代表作《名偵探柯南》賣相較去年稍稍變好,單行本排行中有三本躋身前50,然而在作品類別排行中依舊沒有做出有效的貢獻。
  • 可能……我們對輕小說一直存有誤解
    輕小說,源自日本,可以說是與日本發達的動漫、遊戲相伴而生的獨特產物,可以解釋為「可輕鬆閱讀的小說」,英文Light Novel。日本輕小說御三家:角川、電擊及富士見。電擊文庫是1993年6月Media Works創立的輕小說文庫系列。
  • 日本「輕小說」大行其道
    日本漫畫《涼宮春日之驚愕》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哈斯巴根近幾年來,「輕小說」在日本圖書市場的銷售量日漸增長,已成為出版業的一股新生力量,引起了日本出版大戶的關注與重視。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已決定於12月增設「輕小說文庫」,準備與擁有很高市場佔有率的角川集團、集英社等大型出版社展開競爭。角川集團為「輕小說」銷售量佔首位的《電擊文庫》設立作者「新人獎」,一年徵得1萬多部新作品。集英社是以漫畫為主力的出版業,現在開始兼顧「輕小說」文庫,也獲得了不斐的市場效果。
  • 輕小說成了日本出版業僅存的碩果
    中華讀書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在日本出版業不景氣的背景之下,面向年輕讀者、配有插圖的輕小說銷量卻逐年上升,成為業界碩果僅存的「成長股」,也引發各大出版社紛紛加入搶奪市場份額的大戰。《讀賣新聞》指出,儘管輕小說動漫化帶來的「相乘效果」使其銷量節節攀升,但作品暢銷與滯銷的兩極分化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