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說小說圈內,中國的網文、日本輕小說、美國的科幻,絕對是其中三大巨頭,雖然這些名頭在國際上並什麼用就是了,但是對於喜歡看小說的小夥伴們來說,還是可以說道說道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網絡小說與日本輕小說的區別。
個人感覺:網絡小說與輕小說既有不同點又有相同點。
比如,網絡小說與輕小說都充滿著幻想和憧憬,網絡小說中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忽然結識高人成長成超強的高手,又如輕小說中普通的高中男生由於各種外因而忽然獲得大小姐的青睞等等,可以說在主題上大多數的網絡小說與輕小說是相同的。
兩者都是能使讀者從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獲得放鬆的文體,在主旨上兩者寫的都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夢,如:成為英雄,坐擁後宮……隨著閱讀的深入,都能讓人們暫時的得到一種代入感,使人們感覺到自己就是那個打敗了邪惡組織的勇者一般,讓人們忘卻生活中的煩惱,與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悲傷,一起憤怒,這也就是網絡小說與輕小說的共同的魅力所在。
但是,由於兩者在面向的讀者群體和流通渠道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也使的網絡小說與輕小說相似卻又不相同。
比如在面向的讀者群體上,網絡小說主要面向有購買能力的80後成年人,而輕小說主要面對以學生為主手日式ACG風格影響較深的90後學生為主;這些可以從小說主人公的年齡上看出,網絡小說的主人公多為已經走上社會的年輕人,而輕小說的主人公多為高中生。
因此初期的網絡小說抓住呢80後這一群體的「憤青」「迷惘」等共性,以YY小說和後宮小說等為主迅速發展和傳播起來;而輕小說則由於日本方面的教育比起中國大陸來更為開放,所以作品多以戀愛和戰鬥等體現青春激情的內容為主。
而在銷售和流通上,網絡小說主要以點擊量為主,輕小說則是通過雜誌連載和發售文庫本為主。
以上的不同,造成了各自的不同,如:網絡小說在思維上的定勢和跟風就是其一大硬傷,YY小說或者後宮小說,一開始看很新鮮很香豔,於是馬上就有一大群寫手就瞄準了這個,不去進行創新就直接照搬故事設定甚至是情節,使人看膩到反胃。而且,由於是通過網絡流通,湧現出的大量小說中一些小說雖然標題不同,但劇情卻基本相同,也都使的讀者看書時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有新意的小說,直接讓輕鬆的閱讀變成了一件麻煩事,也使得讀者無法信任網絡小說。而在這點上輕小說的多文體,就有了明顯優勢,比如:有黑暗系,有治癒系,有推理系等小說都使得讀者的選擇更多,也可以更輕鬆根據心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小說。
當然網絡小說也有其優勢,如:《誅仙》、《仙路煙塵》等有中國風的新類型作品都能使大家有親切感,《蜀山》、《紫川》等搞笑風格的作品比起《笨蛋,測驗,召喚獸》、《MM一族》等作品也並不遜色,其中許多笑點反而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狼圖騰》等內涵派作品、《鬼吹燈》等靈異作品、《我們是冠軍》等競技作品、《從零開始》等網遊作品……都很出色,但是由於大量沒有新意的「仿冒」卻制約了這些文體再往更深層發展。
也同樣由於網絡的發展,寫手的寫作水平也是良莠不齊,有的寫手雖然有好的構思但是由於語文功底不夠深厚,無法將本意表達好,這也是網絡的普及造成草根小說時代到來的影響之一,在這點上日本方面由於雜誌以商業性為主,會將作品進行恰當的挑選,而日本讀者認真的反饋也推動作者有動力寫得得更好,(在這點上在中國由於某些沒有素質的讀者不注重網絡文明只會罵街似的批評或這威脅似的催更新,反而給作者帶來一些壓力),而日本每年各個文庫的評選又使得小說再接受了一遍檢驗,優秀的作品還可出文庫本、精裝本、廣播劇,甚至是漫畫化、動畫化,這些都能激勵作者寫得更好,同時也淘汰掉那些濫竽充數的寫手。而漢化的作品更是百裡挑一的精品,這些都保證了作品的基本水準。
但是,網絡的普及也有其好處,大量出現的通俗易懂的小說中不乏佳作,而其中必定也會有適合你的精品,就是其次品率比起輕小說更高,而精品率更低罷了,類似於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這樣吧。
而且在語言上,輕小說對網絡小說也有其劣勢,比起網絡小說的天然輕小說畢竟是經過二次加工了。翻譯後的作品不能保證與原作的感覺完全相同,而雖然翻譯很辛苦,大家都知道,但作品還是會受到翻譯者語文功底的制約。
由於網絡小說相對於輕小說而言商業模式還未完全成熟,只有少數的精品能經由正規渠道出版,大量的作品卻是盜版橫行。本身作品的字數與收入就不成正比了,這些盜版更嚴重影響到了職業寫手的經濟生活,為了點擊率,部分寫手只好迎合大眾口味更改劇情走向甚至是設定和結局,造成作品的爛尾。還有的新書一出來就用很YY的書名和設定吸引讀者注意,這些炒作手法在前期可能是成功的,但在日益挑剔的讀者眼中這些沒有新意的作品只會被拋棄,而在同種題材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太監或爛尾,而不進行炒作的一些精品卻始終只能默默無聞,而同樣淪為太監或爛尾。由於沒有長期的規劃這也使得網絡小說爛尾或太監的情況比輕小說多很多,當然輕小說也有爛尾的情況(如《聖魔之血》的作者英年早逝,《月兔升空之時》的爛尾,田中的遍地挖坑)但這畢竟還是少數。
同樣由於收入,網絡小說作者收入的兩極分化嚴重,也使得部分新手沒有更新的信心而部分寫手卻片面追求字數,忽視情節的連貫性與合理性。這與向多種渠道(廣播劇、漫畫化、動畫化)發展的輕小說來比,確實是差了一些,至少日本的作者收入得到了保障。
所以總體而言,我還是覺得日本輕小說更好一些(雖然對幾本號稱「學園戀愛喜劇」的小說也不怎麼感興趣),但我相信網絡小說也會發展得更好,像輕小說一樣走出國門去,讓更多人體驗這種有中國特色的「輕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