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女研究生比男生多32166人 佔比重50.56%
普本女大學生比男生多1365632人 佔比重53.90%
普專都算是女大學生比男生多1042898人 佔比重 51.72%
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在可預見的未來四年內投放到婚戀市場中,按照學歷相對的匹配,總計會有1,075,064名女生會被剩下,約100萬
什麼意思?
姐妹們,估計以後脫單要靠搶了~
直接上乾貨數據,教育部的數據,官網公開發布的,如果你們不認或者這個數據有錯誤,那麼也是有關部門的鍋。
先說結論吧,如果所有女生在找對象時都要求學歷不低於自己,那麼不可避免地會有一部分女生被剩下來。
不過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男多女少的人口結構,同時一定會有更多的男性被剩下來。
好的,我們從學前和小學開始看,從娃娃抓起。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學前-小學階段,男生的數量要比女生要多出14%左右。形成的原因可以參考3-12年前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其實出生人口性別比從90年代中期攀升到1.15-1.17之後,一直保持高位震蕩,近兩年才略有回落。影響本回答中數據的出生人口性別比是1995-2016年區間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基本相同。所以本回答中可以近似將涉及人口出生年份的出生人口性別比視為1.16,而忽略出生人口性別比年際變化對待分析數據產生的影響。
我們可以發現,在高中階段,學生的男女比例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是整個高中階段教育的性別比。高中之前,男生比女生多14-15%,但在高中階段,男生只比女生要多10-11%。於是那個4%哪裡去了呢?
原因之一:青少年階段,男性的意外死亡率比女性要高。(各種鬥毆事件基本上都是男生參與)
原因之二:初中-高中階段,智力障礙(
不過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發現高中階段學生的男女比例發生了明顯的分化。
「高中階段教育」可以分成「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前者是我們熟知的參加高考和大學錄取的高中階段教育,後者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三校生」,畢業之後大多從事技術工作,只有一小部分參與對口高考,參與普通高考的是少之又少。
表格中的數據顯示,參與「高中」學習的學生,男女比例相對初中已經發生了逆轉,女生反而比男生要多3-4%左右。而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男女比例差距反而擴大,男生比女生要多36-37%。
我們直接來看表格的數據吧,普通本科在校學生,女生比男生要多出了17-18%!
在普通專科中,女生仍然比男生多1-2%!
銜接高中-高等教育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高考」,但是與中考不大一樣,高考是分層為主,而中考則是選拔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