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文藝片的困境,阿年有點傷感

2021-01-10 浙江在線

  昨天,浙江籍導演阿年的新片《拿摩一等》為期一個月的放映密鑰,正式失效。

  《拿摩一等》9月12日上映,按理說,10月12日才是該片正式下檔的日子。但電影僅上映5天,也就是9月16日,就宣布緊急撤檔。

  10月9日晚19時,阿年導演為感謝浙江「親朋好友」的支持,特意舉行「浙江專場」放映。

  當天傍晚,在德信影城杭州運河上街店的大廳,導演阿年很矚目地站在那裡,招呼家鄉的「親朋好友」。

  影評家張子帆,著名文學評論家、西湖雜誌總編吳玄,作家、影評家孫昌建,博彩傳媒創始人、導演李煉,知名詩人、演員鬱雯。知名導演黃克敏、陸建光。知名攝影家陳學章……都來了

  拿浙江傳媒大學丁教授的話說:浙江土生土長的影視創作者代表人物,差不多都到齊了。

  阿年是湖州德清新市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當晚,遇到多年不見的好友,阿年自然很高興,不過高興之餘還是有點感傷,畢竟這是《拿摩一等》首輪放映在國內的最後一場。

  阿年是上世紀90年代引領都市電影的標杆式先鋒導演,拍出了《感光時代》等一系列契合時代節奏的優秀影片。2005年,《感光時代》在中國電影百年之際,被國家電影資料館和權威媒體聯合評選為華語電影百年百部優秀代表作品之一。

  聊起《拿摩一等》的撤檔風波,阿年連呼幾個「沒想到」。

  《拿摩一等》是阿年多年籌備之作,創作緣起於他對都市人的情感和生活狀態的深刻觀察和思考。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必然讓一部分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小城市或家鄉生活。比如,阿年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在北京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就選擇回到老家。

  那麼,回到故鄉,這些年輕人怎麼樣了?

  阿年敏銳地察覺到當下年輕人的心理困惑,由此出發,創作了《拿摩一等》的故事。片名「拿摩一等」來自英語「Number One」的譯音,在江南方言中有「潮、時尚、最好」的意思。片名也暗含導演對於生活的理解:不論在哪生活,都是最好的。

  電影講述在上海打拼,面臨生活和事業困境的青年,回到老家,和外公外婆、母親和發小,共渡了一段「拿摩一等」的溫情時光的故事。電影拍得溫馨而精緻,宛若阿年獻給家鄉德清新市的一封情書。片中,楊玏飾演的青年肖聲,在新市小鎮,和「外婆」歸亞蕾、「外公」徐才根、「媽媽」陶慧敏,在柚子樹下吃飯的一幕,拍出了十足的江南味道。

  當晚7時,《拿摩一等》開始放映,等電影放完,阿年出場,「親朋好友」給予熱情的掌聲。

  阿年導演向錢報記者表示,看過《拿摩一等》的人都很喜歡。電影在第31屆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上放映,感動了眾多日本觀眾,榮獲「最受觀眾歡迎獎」。片中樸實溫暖的故事超越了地域界限,有一位日本老人就告訴阿年:「真想回到電影裡去重新活一遍」。

  阿年說,當初電影定下中秋節檔,也是覺得這片子溫暖的氛圍很適合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沒想到,9月12日上映首日排片就只有0.3%,13日、14日、15日連續三天排片更是小於0.1%。

  面對如此低的排片率,9月16日,《拿摩一等》通過官方微博表示,電影從當日22時起撤檔停映,並表示「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無意苦爭秋色。好故事應該被更多人看見,感謝各位支持,《拿摩一等》擇日再映。」

  《拿摩一等》確實面臨宣傳周期短的問題,阿年說,沒想到現在電影發行有那麼多「東西」要學,說到這裡,他覺得有些無奈。

  「阿年導演始終秉持他的文藝氣質,娓娓道出一個小鎮故事——心靈的多稜鏡,折射出多重困境。一部電影就是一種態度,從鄉愁出發,用純真去詮釋內心的展望。文藝片依舊是個難題,在純粹表達與市場討喜之間翻騰,未必平衡才是勝出。堅持站立,要知道自己去哪裡就已經足夠。」詩人、演員鬱雯在觀影后,在朋友圈發文以示支持。

  其實,這不僅僅是《拿摩一等》這一部電影的遭遇。10月11日,一位業內人士對錢報記者表示,文藝片觀眾數量在不斷長,但在產業鏈終端——電影院還是經常受冷遇。他認為,文藝片本身也應加大宣發投入,但對優質國產文藝片,在發行等方面,是否能有一些相應的扶植政策,也是有關部門要考慮的。

  阿年導演透露,《拿摩一等》計劃在明年選擇合適檔期重新上映,希望「好片不怕晚」,能有更多觀眾來欣賞這部溫暖的電影。

相關焦點

  • 緊急撤檔的《拿摩一等》在杭州放了一場,導演阿年很傷感
    阿年是浙江湖州德清新市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晚,遇到多年不見的好友,阿年自然很高興,不過高興之餘還是有點感傷,畢竟這是《拿摩一等》首輪放映在國內的最後一場。聊起《拿摩一等》的撤檔風波,阿年連呼幾個「沒想到」。阿年是上世紀90年代引領都市電影的標杆式先鋒導演,拍出了《感光時代》等一系列契合時代節奏的優秀影片。
  • 專訪阿年:總要上路
    當然,經過多年的「侵染」,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導演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嘗試尋找理想與商業化之間平衡的痕跡,《地久天長》有王源,《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有井柏然,《八佰》是投資上億的大製作,即使是小成本文藝片的《拿摩一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楊玏這樣年輕偶像的身影。▲ 《拿摩一等》海報對於商業化這個話題,阿年並不避言。
  • 「禁毒故事」阿年,阿年
    阿年是個邋裡邋遢的小夥子,不修邊幅,髮型蓬亂,衣服永遠像沒洗過似的,渾身散發著一股酸臭難聞的怪味,令人作嘔。初見阿年是在兩年前的一個夏天,驕陽似火,熱浪襲人,我和同事老彭蹲在路邊一棵大樹樹蔭下,「無聊」的叼著煙、納著涼,任汗水肆意流淌。大半天過去後,阿年穿著人字拖,出現在了附近一條狹窄的小巷裡,我和老彭對了一下眼神,掐滅菸頭,迅速跟了上去。
  • 《怦然心動》:阿年搭訕狄淇兒,江應憐吃醋甩開阿年手!
    在與狄淇兒的約會中白泉知道了原來江應憐和狄淇兒住在一起是因為收到了狄淇兒的媽媽的拜託,雖然知道真相,但是白泉還是覺得有點不甘心。於是她忍不住拿自己和江應憐的關係去試探狄淇兒啊!但是狄淇兒並沒有這個聽出她的試探,因為她本來就和江應憐是清白的呀!交談時間結束了,狄淇兒就告別了白泉。就在狄淇兒走出咖啡廳的時候,她發現了江應憐和阿年就在旁邊,於是他決定繼續和江應憐去超市採購。
  • 導演阿年:隨波而不逐流,真正找到生活的歸處
    穿過喧鬧的市井,繞著胡同拐幾個彎,便到達了阿年導演的工作室。偏於一隅,大隱於市,院內設計素雅別致,給人一種靜謐而安寧的力量。剛踏入客廳,便見到了正在拍攝宣傳短片的阿年導演。身著亞麻色長褲,印有「拿摩一等」的白色上衣,略顯瘦削的臉上架一副銀邊眼鏡,笑容親切而有活力。
  • 青年電影創作者困境:文藝片,如何找到「對」的觀眾?
    大多數青年電影創作者面臨著相同的困境:歷經艱辛把電影拍完,卻因無法找到宣發公司和無法支付宣發費用,影片發行成為難題。許多優質影片即使已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收穫關注和認可,也因宣發斷檔問題遲遲無法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如何破解多窗口期宣發斷檔,成為業界致力解決問題的方向。紀錄電影《棒!
  • 阿年和他的「清流大書坊」
    阿年莞爾一笑,淡定坦言:我這前半生,可堪回首、令人欣慰的,一是少年曆經苦難,發憤讀懂開悟了《人世間》這部天然巨著;二是刻苦自學,博覽群書,才有了青年時代的成長,中年時期的收穫。不自我「折騰」,行嗎?他認定:讀書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體的閱讀。因此,「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就應雙管齊下,並駕齊驅。
  • 賈樟柯等五位第六代導演齊聚 監製阿年《拿摩一等》
    這一次,聽說好友阿年打算再次拍攝他擅長的都市話題電影,這些各自精彩的六代哥們兒非常仗義,樂意以聯合監製之名,攜手力挺阿年新片。正為自己新片《金錢和愛情》選角看景準備七月開拍的賈樟柯,雖然忙得日夜顛倒不可開交,聽說阿年要拍新片,第一時間給予老友支持和力挺,他特別認真地跟製片人韓小姐表示,一定會盡一份心力。「阿年導演蟄伏多年,即將再執導筒,我們這些同輩朋友異常興奮。
  • 「深度」150萬獎金背後:海南電影節創投惹爭議,誰為文藝片的困境...
    過往目睹的文藝片票房慘狀和自身的經歷讓他對文藝片的未來發展感到悲觀。他意識到,一方面,在行業的艱難時刻,文藝片融資會越來越難,另一方面,一部分文藝片可能會徹底失去在電影院和觀眾見面的機會。在他眼中,文藝片的另一個生存機遇在於國內能否出現類似Netflix的文藝片首映平臺,讓新片在線下院線跟線上同步上映。《蕃薯澆米》上映的時候,葉謙經常收到全國各地的微博私信,他發現每個城市都有文藝片觀眾,但是稀稀落落的,不像商業片那麼聚焦,這也導致很多文藝片在排片上佔不到優勢。而網絡首映平臺加上未來5G、8K等技術的加持則有可能改變現狀。
  • 巴西聖保羅市疫情輕微放緩 8月1日將部分關閉阿年比「方艙」醫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7月16日,巴西聖保羅市市長布魯諾·科瓦斯宣布,將從8月1日起停用阿年比「方艙」醫院的部分病床。△聖保羅市阿年比「方艙」醫院 圖片來源:巴西聖保羅頁報 為緩解醫療機構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壓力,阿年比「方艙」醫院從4月份被投入使用,院內共有1800張病床。市長科瓦斯表示,其中只有871張病床被使用過,剩餘929張病床從未被使用,此次將停用院內的561張病床。
  • 小成本文藝片「魔咒」依然無法破解
    少年》,雖然都是口碑之作,但票房都只有幾百萬元,文藝片的「魔咒」依然無法破解。  《沐浴之王》是導演易小星的第二部電影長片。作為一部生活喜劇,《沐浴之王》在原創性上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很多情節能看到香港喜劇的影子,但影片勝在很多笑點都比較貼近現在年輕人的生活,能夠引起共鳴。尤其是喬杉早期跟大鵬合作主演《屌絲男士》時對於搓澡文化的調侃,打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 阿年:《拿摩一等》,一部值得劇透的電影
    原創: 壹娛觀察編輯部 壹娛觀察 文/阿年導演最捨不得劇透但是今天可以來一次劇透因為這部電影本來就值得劇透因為劇透的是你我他的個人記憶關於外公外婆關於父母我和哥哥有一次躺在床上,盼望父親發配到寧夏去,像一隻蝴蝶飛走……▲ 阿年全家福老照片,左邊小孩就是阿年愛情抑或婚姻的本質就是一對蝴蝶,所謂經典的梁山伯祝英臺生前不同穴死後化作一對蝴蝶飛便是明證。現實生活中,蝴蝶常常是飄著的,隨風擺動的,說走了就走了,說散了就散了;但是好的愛情,兩隻蝴蝶依然會聚在一起飛舞時間和空間。
  • 文藝片「魔咒」難解,《日光之下》導演:房子已掛售,希望還能繼續創作
    少年》,雖然都是口碑之作,但票房都只有幾百萬元,文藝片的「魔咒」依然無法破解。資料圖 圖文無關 王金躍 攝《沐浴之王》是導演易小星的第二部電影長片。少年》是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電影,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該片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7分,是真正的口碑之作。導演許慧晶表示,希望能給孩子們帶來真正的幫助,讓更多的人可以關注他們的成長。影片獲得了今年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影片上映三天,票房為284萬元。
  • 「一周票房」票房慘澹,小成本文藝片「魔咒」依然無法破解
    少年》,雖然都是口碑之作,但票房都只有幾百萬元,文藝片的「魔咒」依然無法破解。《沐浴之王》是導演易小星的第二部電影長片。作為一部生活喜劇,《沐浴之王》在原創性上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很多情節能看到香港喜劇的影子,但影片勝在很多笑點都比較貼近現在年輕人的生活,能夠引起共鳴。尤其是喬杉早期跟大鵬合作主演《屌絲男士》時對於搓澡文化的調侃,打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 強大陣容製作《一秒鐘》也難逃文藝片「魔咒」,口碑與票房兩極化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期侵權請聯繫刪除而票房方面就有點不盡人意了,儘管觀眾都非常認可這部影片,對影片的評價也是不錯的且該片屬於文藝片,雖然有商業化的成分,但也導致了受眾會少很多。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期侵權請聯繫刪除文藝片嘛大多數都是節奏緩慢,故事劇情敘述絮絮叨叨的,想表達的主題讓人很難理解
  • 2019年44部文藝片:票房差距上千倍
    然而文藝片的內容過於「風格化」,這實際上給市場營銷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至少從現在開始,文藝片還需要繼續培育市場,才能在未來有收穫。一概念較為模糊的文藝片市場依然不容樂觀嚴重兩極分化。事實上近年來,文學電影開始融入更多的類型元素,類型片之間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
  • 《縫紉機樂隊》的炸藥李鴻其,怎麼突然成了內地文藝片的新寵?
    《縫紉機樂隊》【《縫紉機樂隊》的炸藥李鴻其,怎麼突然成了內地文藝片的新寵?】 馬上就要2021年了,所以,2020年8月21日上映的抗日戰爭大片《八佰》,憑藉30.9億的票房基本已經鎖定了2020年度的票房冠軍,甚至還可能是世界票房冠軍。
  • 《星際探索》|場面宏大的視覺盛宴,探索人類心靈皈依的文藝片
    然而,細細品來該片確是一部被太空題材耽誤的文藝片。該影片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魯絲·內伽等好萊塢實力派明星加盟。影片時間設定在未來,航天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起基地,而故事由太空發出的詭異電湧輻射造成的全球性危害展開。
  • 《第一爐香》預告曝出,被吐槽無代入感,馬思純文藝片滑鐵盧?
    馬思純的文藝片還能好起來嗎?馬思純從《七月與安生》之後,好像一直難以找到貼合自己的角色,雖然出演的文藝片居多,但是卻因為一次次失利,事業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之前的《蕎麥瘋長》也是一部文藝片,馬思純的演技在線,但是也沒能為這部片子拉來多少分。
  • 傷感電影來襲!少年和變成貓的女孩,堪比你的名字,瞬間戳中淚點
    最近又有一部傷感日本動畫電影來襲!它有個很長的名字——《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電影目前已經可以看了,絕對是瞬間就能戳中你的淚點。該影片延續了日本動畫電影的一貫經典風格,以少年少女的青春成長為主線,參雜了愛情、玄幻、家庭等元素,刻畫了青春期愛情的朦朧傷感和社會的種種無形矛盾,代入感非常強,畫面也極具美感。故事的主角美代是一個普通的高中女生,活潑直率,大大咧咧的她總是做出令周圍人不解的迷之行為,因此有個外號叫"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