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3萬億元,同比多增1676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4000億元,同比多2284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12月9日電 人民銀行9日發布的《2020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經初步統計,2020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3萬億元,同比多增167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447億元,同比多減198億元;委託貸款減少31億元,同比少減928億元;信託貸款減少1387億元,同比多減71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626億元,同比多減1196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862億元,同比少2468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4000億元,同比多228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771億元,同比多247億元。
注1: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數據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
注2:2019年12月起,人民銀行進一步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將「國債」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與原有「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合併為「政府債券」指標,指標數值為託管機構的託管面值;2019年9月起,人民銀行完善「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企業債券」統計,將「交易所企業資產支持證券」納入「企業債券」指標;2018年9月起,人民銀行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2018年8月起,人民銀行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方法,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在「其他融資」項下單獨列示。
注3:文內同比數據為可比口徑。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