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開播的日本新番動畫《安達與島村(櫻與抱月)》改編於入間人間的同名輕小說,描寫的是兩位少女——安達櫻和島村抱月的校園百合故事。本文對動畫監督兼分鏡負責人桑原智,音響監督本山哲,就動畫的看點,聲優選擇的依據等方面進行了採訪。
——請談談看過《安達與島村》原作小說後的印象。
桑原:如果我要當一部改編自原作的動畫監督時,那麼我會先徹底研讀原作。喜歡上那部作品,比任何事都要重要,否則是無法製作動畫的。所以我必須要找出來,自己喜歡這個作品的什麼地方。但關於《安達與島村》,我都不用去找,馬上就喜歡上了(笑)。
角色非常自然,就我而言,作品構築起的世界觀,讓我感覺她們是真的在那裡活著。很容易帶人沉浸進作品,也就是說我強烈地感受到可以比較容易地製作出畫面沉浸感。儘管登場角色不多,但原作對安達與島村的內在,表現得非常精準、精彩,所以一個個想法在我腦中浮現——在畫面方面,我想這樣做,或是做那種鏡頭。這樣一來,畫面演出工作就輕鬆了呢。
還有就是臺詞非常贊哦!很多安達與島村的臺詞,栩栩如生。可是,真心話部分是獨角戲。所以我想到了,製作動畫的準則是活用獨角戲。這些,就是我看了小說,感覺到的魅力吧。
——這個原作小說,是比較容易動畫化的作品嗎?
桑原:對我而言,是比較容易做成動畫的。挖掘角色的內在,做成動畫。我原本就是一個喜歡這樣做的演出家哦(笑)。因此碰到了這樣的作品,我就有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原作小說中也有各種給動畫化的提示,所以我覺得可以把那些進行發散。不過我是比較容易做了,但別人是怎樣,我就不得而知了。
——人們常說對話劇做成視頻是比較難的吧?
桑原:就這個作品的情況而言,並不是單純的對話劇。她們是真的是在努力活著,然後在對話的背後,打個奇怪的比方,就像是在戰鬥一樣。可能不至於動手戰鬥就是了(笑),但她們認真的臺詞和獨角戲,定能堪比戰鬥。如果用單純的急驟連續轉換鏡頭來描寫這些,那一定會是很無趣的東西,所以該怎麼表現呢。這就就是演出的樂趣了。為了傳達我從那臺詞中感受到的東西,該怎麼辦呢,怎麼切換場景呢。很多這樣的問題我都較好地處理掉了。
——對動畫劇情要出到原作小說的多少劇情,決定得還算順利嗎?
桑原:最初就思考過了這個問題。不過,我不知道最佳的地方,是句號,還是逗號,但是逗號句號都是別人標記上去的吧。動畫最後的劇情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她們,尤其是島村的心情,安定下來了。我覺得這是最好的最後一集,而且編劇大知慶一郎先生幫忙做了很好地收攏,所以我非常感謝他。
——本山先生請談談看過《安達與島村》原作小說後的印象。
本山:正如監督說的,非常有真實感。我在想「高中生左右的女生是這樣想的嗎?」。那種不知是友情,還是戀情的,輕飄飄的氣氛,描寫得非常好。因此我希望動畫能夠很好地體現這一點。
——聲優試鏡的時候,選擇聲優所重視的是什麼地方?
本山:按照順序,是先決定島村後,再決定的安達,但島村,基本上是我覺得「她是一個會被追求,但是很難懂在想些什麼的角色」吧。我就聽聲優能不能順利體現這一點,我覺得伊藤美來小姐非常契合。對此,安達最初是痒痒的感覺,但會很積極地發動攻勢。不過,我覺得處理成不太煩人的感覺會比較好,所以就選到了鬼頭明裡小姐。
日野和永騰兩人關係已經很好了,所以我希望他們的聲優演技是守望安達和島村,成為安達心中理想的感覺。我覺得這樣會比較好——不要太有真實學生的感覺,可以跟安達和島村形成對比。所以選擇了演技匹配這些方面的沼倉愛美小姐和上田麗奈小姐。關於知我麻社,是「不懂是什麼情況但要可愛」的感覺,就選了佐伯伊織小姐。
桑原:閱讀原作小說發現,島村乍一看,是個八方美人,除了安達之外,她還有其他朋友,反而是安達,除了島村之外,她就不會跟其他人說話。不過走近人物內心就發現,島村可能比安達更加孤立。她追求的東西在哪,要表現這一點時,感覺伊藤小姐演出了她內在的更深一層。反而是安達看上去是喜歡一個人獨處,卻想要跟別人接觸,內在有比島村更火熱的部分。這一點,鬼頭小姐用的是說臺詞和音質很冷靜,怕生的演技,又表現出了深處像是在渴望溫暖的感覺。我覺得鬼頭小姐很適合。當然這不只是我的個人意見,我有跟其他製作人員商量過,但大家罕見地沒什麼異議,於是就決定下來了。
——我看了動畫,發現氣質非常匹配。
桑原:我也覺得非常匹配。當然,可能看過原作小說的所有人,不會都覺得「就是這個人!」吧。但我相信啟用的聲優是完美的,不會讓原作粉絲失望。一切都是託本山先生的福(笑)。
——順帶一問,獨角戲部分,是怎麼指導聲優的?
本山:最初幾集,聲優還沒有駕馭好角色,無法完全掌握作品的方向性和目的,所以我是有點焦急的。但動畫做著做著,我都不用給出指導意見,聲優配音時都可以自己理解目的了。因此越是到後半段,就越是順利了。
桑原:獨角戲,因為是畫外音,不是說給對方聽見的,所以一般是不會有抑揚頓挫,而是平坦地說話。不過,正如剛剛說的那樣,這個作品是用獨角戲來表現心情的,所以是包含了她們的真心。因此跟畫中音時說話方式不同,而且必須用要跟通常的獨角戲不同的說話方式。本山先生提出了這些要求,聲優們理解這一點後再配音,非常順利。
獨角戲,因為必須要切換鏡頭,所以聲優非常夠嗆哦。不過伊藤小姐和鬼頭小姐,直覺都非常好,因此最初本山小姐提了要求,之後就交給兩人來處理,角色慢慢地成長了起來。動畫的有趣之處就在於,聲優掌握角色,從中途開始,聲優會引領角色前進。這一點,也非常讓我滿足。
——臺詞部分,很有真實感,比如模仿飛機說著「卟—」,突然喊「什麼鬼啊啊啊啊」,這非常有趣。這方面是讓怎麼表現的?
本山:的確,是有些奇特(笑)。那些地方本來是希望聲優配音時好好考慮前後的感情,但感情的走向,或者說動畫整體都要有趣,所以我提出了在角色的範圍內,弄得有趣點的要求。我覺得遵循感情的走向,比起有所克制,還是走極端比較好。
桑原:關於這一點,是我一直都在追求的,而我又不得不提出要求,但我希望角色可以有所擴張。文靜的角色,只是一直在滔滔不絕,是體現不出角色個性的。又哭又笑,才能讓滔滔不絕生動起來。可愛的角色也是,只是一直保持可愛的表情,也是完全體現不出可愛感的。角色擴張越大,角色的魅力才越大。
——關於錄製配音,中途受新冠疫情影響,估計錄製的情況有所變化,有什麼影響嗎?
本山:很遺憾,從中途開始我們就不得不拆散人員分開錄製了。原本劇中角色就不多,安達和島村的對話又比較多,所以那兩人能在一起錄製,真是幸運。錄製環境,周圍沒有其他的人,可能更能感受到對方的氣氛吧。
桑原:本山先生很優秀,所以就算是疫情當前,也完全沒問題。的確是要不同時間分開錄製,或是在一個工作室的不同房間錄製,但這反而產生了好效果,所以對於這全新的錄音方式,我完全沒有感到有問題。
——說起音響方面,就還有劇情伴奏,是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
本山:不是全部的曲子,但安達視角的曲子,島村視角的曲子,我得到了好幾個做好的曲子。我是想通過這些曲子,讓觀眾能簡單明了地明白這個場景是誰的視角。但具體觀眾聽後能不能感受到,我就不得而知了(笑)。
——感覺伴奏非常匹配世界觀。比如說有指定要什麼樣的樂器來演奏嗎?或是要求減少樂器的數量什麼的。
本山:這部片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並不會出現什麼滅亡地球的敵人,所以不需要音樂來超熱氣氛。於是,我說樂器可以不用太多。還有就是製作的曲子是適合作品的,有可愛感,可以提升心情。旋律也很給力,感覺樂曲是真的理解了我的要求並製作出來的。
桑原:關於曲子要求,都是本山先生全權處理,但在商討時,我也有說過幾句。這是我的著力點,我經常邊工作,邊「聽電影」。我喜歡這樣的作品——就算不看畫面,光是聽,也能大致聽懂,臺詞本身就像是音樂。所以動畫也是,我希望可以做成這樣——光是聽音樂和臺詞,就會讓人感覺很有趣。我們是在這些著力點的基礎上,製作動畫的,如果觀眾看動畫時覺得「好有趣啊,話說那音樂是什麼啊?」,那就正合我意了(笑)。就算音樂太突出,也可以帶著「音樂不錯啊」的感覺結束,全部統籌在內,都會變成一個好作品,這是最好的情況。這次的伴奏,也非常匹配畫面。旋律也非常給力。只聽曲子本身,曲子就已經很精彩了,配上畫面,更是錦上添花啊。
——那麼最後,請談談這個動畫的看點。
桑原:要說看點,我說過很多次,果然還是角色內在的表現部分。不是通常的表現,而是她們存在於現實,但去了不同世界或空間,在演戲一樣的感覺。不同色彩的世界,實際上並沒有在下雪,但動畫又是下雪,又是下雨,配合她們的內在來表現,所以這就是看點吧。
看點還有安達和島村,日野和永藤,知我麻社的妹妹和安達的媽媽。這個嘛,因為她們很可愛(笑)。我希望觀眾可以看看這種可愛,如果喜歡入間人間老師的作品,那麼還會出現令人感嘆「就是這個人!」的角色,所以可以期待下這個。
還有一個看點。這部動畫不論看幾遍,都會很有趣的哦。比如說最初,帶入島村的感情來看,下次換安達的視角來看,感受就會截然不同。島村的行為會是另一番意義,反過來也是一樣,所以希望觀眾也可以感受感受這一點。
本山:監督說的,角色的立場不同,感受就不同。我也覺得這是一個看點。到了動畫後半段,安達為主的劇情就多了。但如果以島村的視角來看這些劇情,就會截然不同。想到「島村是以什麼心情來看安達的呢?」,就會明白這是個很有深度的故事。觀眾看了最後的場景,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出彩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