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常駐樂團,憑藉在歌劇和交響樂領域同樣的優秀表現和豐富經驗,他們已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兩棲樂團而聞名海內外。
在歌劇領域,他們以精彩的演繹創造了中國歌劇音樂的全新藝術境界,也令國家大劇院眾多世界級的歌劇製作更加熠熠生輝。在交響樂領域,他們不僅以跨越整年的樂季策劃呈現了精彩的節目編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與創意為所有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典947為您精選了4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將從本周日(1月10日)起播出,並上傳歐洲廣播聯盟,與全世界愛樂者共享。
2020年5月16日
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繁花初現
李心草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
布裡頓、普羅科菲耶夫與勳伯格
1月10日(周日)18:00放送
指揮:李心草
布裡頓《簡易交響曲》,Op. 4
第一樂章 喧鬧的布列舞曲
第二樂章 滑稽的撥奏
第三樂章 感傷的薩拉班德舞曲
第四樂章 玩笑似的終曲
普羅科菲耶夫《D大調第一交響曲「古典」》,Op. 25
第一樂章 快板
第二樂章 小廣板
第三樂章 加沃特舞曲,不太快
第四樂章 終樂章,活潑的快板
勳伯格《升華之夜》,Op. 4
疫情無法阻斷悠揚的樂聲,2020年5月9日-6月27日,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在線音樂會繼續奏響...
2020年5月16日「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繁花初現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本場音樂會攜手知名指揮家李心草上演三部分別來自於布裡頓、普羅科菲耶夫及勳伯格年輕時的開山之作,它們風格迥異,卻皆帶有傳統與現代的映射與反思,昭示著肩負文明傳承使命之天才相繼顯露,恰似「繁花初現」。
這也是李心草2020年在國內指揮的首場音樂會,無論是曲目選擇上的匠心獨具,還是同樂團藝術家在排演中碰撞的靈感火花,都令他充滿期待:「沒有繼承的發展如同空中樓閣、缺乏根基,這三位音樂大師的探索無不建立在前人傳統和技法精髓的基礎之上。D大調在這三部作品中都處於突出位置,而D大調通常代表著陽光和希望,寓意了陰霾轉晴的美好希冀!」
「聲如夏花」首場音樂會現場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如春天的繁花盛景,汲取了春日芳露的花草,綻放於宿命所屬的夏日時光。
李心草指揮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排練「繁花初現」音樂會
2020年8月8日
全球首次舞臺藝術的「8K+5G」直播
繁華眾聲:張藝、陳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1月16日(周六)18:00放送
指揮:張藝
笛子:陳悅
巴赫/齋藤秀雄 改編《D小調恰空》,BWV1004
格裡格《抒情組曲》,Op. 54
第一樂章 牧童
第二樂章 挪威鄉村進行曲
第三樂章 夜曲
第四樂章 侏儒進行曲
斯美塔納「沃爾塔瓦河」(選自《我的祖國》)
劉熾/於京君 改編 《我的祖國》
於京君 竹笛協奏曲《新柳水令》
第一樂章 柳子戲「一枝花」
第二樂章 高山流水
第三樂章 淘金令
施萬春《人民萬歲》
(選自電影《開國大典》原聲音樂)
相月初始,華彩秋韻。秋日也許最能襯託作曲家們藏在音符中的深沉情思:對故人的懷念、對民族和祖國的熱愛。作曲家將眼裡紅塵,識中寰宇,化做譜上音律萬千。
這場於秋日上演的音樂會主題為「繁華眾聲」,指揮家張藝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笛子演奏家陳悅,匯聚來自中外多位作曲家的經典篇章,演繹日本著名指揮家齋藤秀雄配器的巴赫《D小調恰空》,挪威作曲家格裡格的《抒情組曲》與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笛子演奏家陳悅吹響中國作曲家於京君創作的竹笛協奏曲《新柳水令》,電影《上甘嶺》中「我的祖國」和電影《開國大典》中「人民萬歲」這兩首經典影視音樂也再次喚起了觀眾的愛國記憶。
本場音樂會也通過「8K+5G」技術進行了全球首次舞臺藝術直播,藉助前沿科技,讓觀眾體驗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演出開始前,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就與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局總工程師顧瑾栩對話,為觀眾揭秘全球首輛「8K+5G」超高清視頻全業務轉播車,並探討「8K+5G」技術走進消費端後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與影響。
2020年9月5日
古典精神
呂嘉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貝多芬
1月17日(周日)18:00放送
指揮:呂嘉
全貝多芬作品音樂會
貝多芬《雅典的廢墟》序曲,Op. 113
貝多芬《F大調第八交響曲》,Op. 93
第一樂章 活潑而有活力的快板
第二樂章 諧謔風的小快板
第三樂章 小步舞曲
第四樂章 活潑的快板
貝多芬《D大調第二交響曲》,Op. 36
第一樂章 很慢的柔板—有活力的快板
第二樂章 小廣版
第三樂章 詼諧曲
第四樂章 很快的快板
1802至1812年,註定是不可磨滅的十年,它不僅見證著拿破崙帝國的盛極而衰,工業革命席捲下歐洲的風起雲湧,更記錄了貝多芬的「英雄生涯」。像蓄勢經年的喬木,終於枝繁葉茂、挺拔偉岸——貝多芬沿襲海頓、莫扎特的古典主義傳統,將古典精神發展到淋漓盡致,以作品成就了自己的輝煌與不朽。
「Zeitgeist」源自德語,意為「時代精神」。2020年9月4日、5日,在音樂總監呂嘉執棒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將呈現兩場以「Zeitgeist of Classicism 古典精神」為名的音樂會。從雅典廢墟上的甦醒到匈牙利人在佩斯城重建輝煌的歌唱劇《雅典的廢墟》序曲;從帶有新古典主義風格、與「致遠方的愛人」一信同時寫作且未標註題獻對象的《第八交響曲》,回溯貝多芬32歲時備受耳疾折磨時創作、卻令聽者體會到明快積極甚至些許幽默的《第二交響曲》。就讓樂團帶領你一起共歷貝多芬崛起之「黃金十年」。
2020年10月31日
塵世與英雄:俞峰、王威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演繹威爾第與華格納
1月23日(周六)18:00放送
指揮:俞峰
女高音:王威
威爾第 歌劇《命運之力》序曲
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第一幕前奏曲
威爾第 歌劇《西西里晚禱》序曲
威爾第 歌劇《阿依達》前奏曲
威爾第 歌劇《納布科》序曲
華格納 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序曲
華格納 前奏曲及「愛之死」
選自歌劇《特裡斯坦和伊索爾德》)
華格納 歌劇《羅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
華格納 歌劇《唐豪瑟》序曲
威爾第與華格納,19世紀兩顆璀璨的歌劇雙子星。同降生於1813年,威爾第繼承義大利傳統歌劇的理念,使之更臻於完美;浪漫主義之爭,華格納則佇立於勃拉姆斯「純音樂」理念對面,成為新德意志樂派代表人物。他們曾很自然地被用來比較:意與德,通俗與嚴肅。時至今日,他們音樂中某些對立的痕跡依然存在,但我們更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尋找到一樣的複雜和前衛。
本場音樂會,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指揮家俞峰執棒下,攜手中國首屈一指「華格納女高音」王威,演繹威爾第與華格納歌劇中的經典序曲和前奏曲。「淹沒、下沉、失覺,極樂之」(出自《愛之死》), 聆好韻連珠之酣暢,品音樂隱達之意會。
音樂會曲目均為威爾第和華格納兩位音樂巨匠歌劇中的序曲和前奏曲。序曲堪稱歌劇中「不吐一語的預言大師」,可以說是整部歌劇故事走向的關鍵場面;前奏曲則是歌劇中各幕的開端。演出的《茶花女》第一幕前奏曲、《阿依達》前奏曲、《納布科》序曲等片段,相信會讓觀眾在聆聽同時,不斷回想起歌劇中的經典場面。
《947愛樂廳·中國現場》播出時間:每周六、日18:00-19:30
廣播收聽方式:上海地區聽眾可打開收音機調至FM94.7收聽
手機收聽方式:下載阿基米德APP,搜索「947愛樂廳 中國現場」,進入節目社區收聽及回聽往期節目
主播:小鈴、周婕
編輯製作:長纓、晨曦
融媒體:應玥
監製:紅柳、周婕
統籌:周婕
撰文:周婕、潘演
原標題:《947愛樂廳·中國現場 | 2020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4場精選音樂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