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的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還有網友吐槽稱,「請首相一家人搬過去」。
看日本網友的吐槽:
「謝邀,人在外地,就不去當小白鼠了。」
「我覺得吧,這本來就不是用錢能解決的問題。」
「翻譯一下,就是說用錢買命。」
「得癌症和白血病時的治療費用也請支持一下。」
「把首相官邸設置在福島吧。」
「請首相一家人搬過去。」
「首先應該還是政府部門,尤其是環境省先搬過去。」
「我就生在福島長在福島,但現在當地工作少工資低,孩子想上幼兒園都沒地去,我結婚後搬到了東京,作為過來人就算給我200萬我也不會回去」。
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周邊12個市町村的居民被緊急疏散,目前,當地只有約1.8萬人口,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佔四成。為了推動地區發展,日本政府和福島縣政府決定,在推動避難民眾返回家園的同時,將通過發放補助吸引新的外來人口。
支援對象為2011年後搬到當地的居民,一個家庭可獲得200萬日元,單身人士可獲得1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5萬元),需要居住5年以上且正常就業;如果搬到該地區5年以內創業,所需經費的四分之三、最多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將獲政府補助。
有日本網友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還有網友建議稱,「為啥不把首相官邸搬到福島」;還有網友表示,「我就生在福島長在福島,但現在當地工作少工資低,孩子想上幼兒園都沒地去,我結婚後搬到了東京,作為過來人就算給我200萬我也不會回去」。
就在上個月,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16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發布一項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
綜合日本共同社、《每日新聞》11月16日報導,在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年間,東大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調查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結果,在多個地方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科研小組稱,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報導稱,氚也包含在自然界的雨水等物質中,但是濃度不到1貝克勒爾。團隊成員小豆川勝見認為,氚的起源只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新聞客戶端、海外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