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ADAGP, Paris/ARS, New York 2020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拍品 7)
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古代科學家》,1984 年作
壓克力 油畫棒 列印紙拼貼 畫布 167.7 x 154 cm
估價:50,000,000 – 70,000,000 港元
「在創作時,我一聽到它們,你知道,我就將它們放進去」——尚-米榭·巴斯奇亞
尚-米榭·巴斯奇亞攝於工作室,1980 年代
1970 年代末,巴斯奇亞以署名「SAMO」與藝術家埃爾‧狄亞茲(Al Diaz)一起,以叛逆的塗鴉藝術家身分開始其創作生涯,並最終進入當代藝術的視野,獲得了畫廊主和畫商安妮娜·諾賽伊(Annina Nosei)和布魯諾‧畢修伯格(Bruno Bischofberger)的關注。在藝術行業巨頭安迪·沃荷(Andy Warhol)、拉裡·高古軒(Larry Gagosian)和瑪麗·伯恩(Mary Boone)等人的幫助下,巴斯奇亞迅速成名,並於 1983 年在惠特尼美術館舉辦展覽,成為史上代表美國參加當代藝術重要國際展覽的最年輕藝術家。本件作品局部細節與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非洲班達面具,布魯克林博物館收藏
本件作品中的人物用慘白的雙眼注視著觀者,讓人想起古典繪畫半身像中典型的四分之三畫法。《古代科學家》中的人物也許是像艾薩克·牛頓爵士這樣有影響力的科學人物,後者面具般的假髮和白色衣領裝束與該人物有著驚人的相似性。戈弗雷·內勒爵士,《艾薩克·牛頓爵士》,1702 年作,倫敦,國家肖像館收藏視線沿著另一條橫穿畫面的條狀,可以看到一些紅色圓圈。這或許是代表科學家之地球儀的圓圈,與上方兩個較小的圓圈一起形成一個女性軀幹的形態。巴斯奇亞展示了他對古典和當代藝術世界的深入探究,將女性形體凝練為象徵著性繁殖和生育的基本特徵,將其褪至最簡單的形式。畫中兩個圓圈代表乳房,另一個較大的圓圈象徵懷孕的腹部,這些圖像讓人想起史前時期最早的、象徵生育之神聖小雕塑的誇張特徵。亨利·格雷著,《格雷氏解剖學》,1918 年作,封面為亨利·卡特為其所作插圖
畫面中由圖像化、熱烈的筆觸構成的原始色彩,可以追溯到這些解剖學的插圖,巴斯奇亞在其整個藝術生涯中都沿用這種色彩。作品下方圖案與植物素描
在荊棘、葉子和花朵這些植物繪畫間,依稀可見他的塗鴉寫著「OF SODOM— (SOLANAMUM SODOMEUM)」和「THEVETIA PERUVIANA」等科學術語。此為兩種植物物種的名字,且兩種皆有劇毒。Solanum(茄屬植物)又名「索多瑪的蘋果」,這種植物經常被用來描繪外表美麗卻劇毒無比的禁果——夏娃正是用這一神樹之果引誘了亞當,導致他們被逐出了伊甸園。
此時從整體來觀看這幅作品,我們也許會恍然大悟,巴斯奇亞將科學家實心的身體與女性形體的輪廓進行並置,並不只是為了對科學和人體表示讚美。畫面中央將女性裸體和戴著面具的人物隔開的抽象矩形是個關鍵元素,從希伯來語中提取出的一個字符形成了「索多瑪」 סְדֹם (s'dóm),而這個粗獷的矩形變成了牛頓的蘋果——科學上裡程碑式的發現,但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中廣泛描繪的罪的象徵。
作品下方圖案與亞當和夏娃
各佔畫面的一半,巴斯奇亞在同一件作品中呈現了對出生和創造的雙重新釋,一個基於現代科學的發現,另一個基於宗教和神話。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同樣熱衷對人體的研究,比如阿爾布雷希特·杜勒和提香,通過學習他們的作品,巴斯奇亞用狂野的色彩和熱烈的筆觸對古典主義圖像進行新的演繹,以當代的視角去探索科學相對藝術這一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辯論。左:阿爾布雷希特·杜勒,《亞當和夏娃》,1504 年作,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右:提香,《亞當和夏娃》,約 1550 年作,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收藏在巴斯奇亞看似衝動隨意的塗鴉和隨筆的畫面和色彩下,實則隱藏著新的知性深度。植物的複印件映射著紅色的女性形態,浪漫地象徵著對美和春天的讚頌。畫作左下方綠色尖頭的形狀,與古典藝術中描繪甚廣的掩蓋亞當私處的無花果葉非常相似。此外,巴斯奇亞毫不吝嗇地使用黑色作為整個圖像的基調,可以被理解為他對自己作為一名非裔美國藝術家,生存在白人主導的社會中的個人身分進行探究,和對種族歧視與藝術史中的邊緣化鬥爭,以及自己在 1980 年代經歷的探討。巴斯奇亞過去作為塗鴉藝術家 SAMO 所使用的元素,諸如「VROOM!」、「HISSSSSS」和「RATS!」之類的詞布滿作品下方的複印件拼貼部分。有趣的是,這件作品創作於鼠年,與巴斯奇亞在同一年創作的數件其他作品一樣(如 1984 年作《大寶塔》和《無題》),展現了他對亞洲符號的探索,這也是他在紐約這座擁有豐富、多元文化的國際化大都市中生活的可愛體現。巴斯奇亞無疑是屬於他那一代的天才藝術家,他嘗試了新的藝術技巧並結合了不同類型的表現手法,以打破傳統的不拘一格表現其敏銳的感受,對高雅和流行文化進行融合。尚-米榭·巴斯奇亞於《紐約時報》封面,1985 年《古代科學家》曾在馬約爾博物館展出,與巴勃羅·畢卡索的作品一同出現在展覽的海報上,使他躋身與自己景仰的大師們相提並論的地位。11 月 26 - 27 日 10:00-19:0011 月 28 - 12 月 3 日 10:00-19:00富藝斯(Phillips)為全球首屈一指的二十及廿一世紀藝術與設計品交易平臺,在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設計、攝影、版本作品、名表及珠寶各方面均具豐富經驗,致力為收藏家提供專業卓越的服務及意見。富藝斯於紐約、倫敦、日內瓦及香港均設有拍賣中心,定期舉行拍賣會及展覽,並在歐美及亞洲各地均設有代辦處,同時透過網上拍賣平臺,讓世界各地的藏家參與競投,並且透過全球不同的藝術合作計劃,致力支持當代藝術文化。富藝斯亦為客戶提供私人洽購,以及鑑賞、估價和其他相關金融服務。富藝斯網站:www.phillips.com/zh保利拍賣是香港上市央企保利文化集團旗下專業藝術品拍賣平臺,在中國藝術品拍賣領域始終保持國際領先地位。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涵蓋拍賣、私人洽購、估值、金融服務在內的藝術品交易全產業鏈服務。下設北京保利拍賣、保利香港拍賣、保利澳門保利拍賣、廈門保利拍賣、山東保利拍賣等分支機構,業務網路覆蓋亞洲、歐洲及美國多地。擁有業務精深、信譽良好的專家團隊,積累了遍布海內外的大量優質客戶資源,能夠提供卓越而專業的藝術品購藏服務。保利香港拍賣網站:www.polyauction.com.hk北京保利拍賣網站:www.polyp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