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12月22日電(記者王子江)2020年1月,一座巨型五環標誌被樹立在東京灣的海邊,舉行亮燈儀式的那天,600種焰火在夜空中絢麗綻放,現場一片歡騰,人們期待著6個月後奧運盛會的開幕。
2020年12月,這座被整修了4個月的標誌重新回到東京灣,在這個再次被點亮的夜晚,沒有焰火,沒有歡呼,它重返東京更多的是一種象徵,象徵東京能夠在明年7月舉辦奧運會的決心。
12月1日,人們在日本東京拍攝巨型五環標誌。
日本對於東京奧運會寄予了無限期望,首先,這是東京56年後再次舉辦奧運會;其次,日本政府希望能夠藉助東京奧運會,為停滯20多年的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第三,更希望這屆奧運會的舉辦,能夠加速2011年海嘯和地震災區的重建。
全國上下熱切的期盼遇到了新冠疫情的冰冷現實。儘管包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內的幾乎所有官員都堅持奧運會將如期開幕,奧運會聖火也如期從希臘運抵日本,但全球疫情的發展,讓國際奧委會和日本方面被迫在3月24日做出將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辦的決定。在現代奧運會100多年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
8月31日在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拍攝的奧運聖火火種燈。
隨著疫情席捲全球,日本也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東京奧組委和日本政府內部就奧運會能否舉辦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直接取消,有人主張再次推遲,國際奧委會內部也有人產生搖擺,東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科茨也曾表示,東京奧運會可能無法舉辦。在各種謠言聲和闢謠聲中,東京奧運會一時間風雨飄搖。7月初的調查結果顯示,多達77%的日本居民認為東京奧運會「辦不成」。
7月23日,本應是東京奧運會開幕的前一天,當晚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內本應燈光閃耀,開幕式在進行最後一次彩排。但這一天成為推遲後的奧運會的倒計時一周年紀念日,新國立競技場內燈光昏暗,一個低調的儀式正在舉行,剛剛戰勝白血病復出的日本遊泳運動員池江璃花子走到草地中央,端起一盞奧林匹克火種燈,隨後開始深情朗誦:「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動蕩的世界,我衷心希望生活能夠儘快恢復平靜。體育帶給人們勇氣和團結的力量……我相信一年後,希望的火炬能夠照亮這塊場地。」
7月23日,日本遊泳運動員池江璃花子在紀念活動上講話。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她的個人遭遇讓這個「多餘」的倒計時一周年活動顯得格外沉重。也就在那一天,東京都的確診病例創下了疫情以來新高。一個月後,安倍晉三宣布因病辭去首相職務,奧運會的前景更加不確定。
菅義偉就任日本首相為奧運會注入了信心,他剛一上任就不斷表達舉辦奧運會的決心,把奧運會當成日本政府的頭號大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此後也發表致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奧運代表團團長的講話,承諾不管明年全世界面臨何種狀況,都準備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
11月中旬,巴赫對東京進行了72個小時的訪問,他針對明年的奧運會反覆強調了以下三條清晰的原則:第一,奧運會肯定會如期開幕;第二,奧運會肯定不會空場進行;第三,鼓勵運動員使用疫苗,但絕不強制,疫苗不是舉辦奧運會的先決條件。這三條原則為東京奧運會的舉辦定下了基調,也讓奧運會懷疑論者打消了最後的疑慮。
11月16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上,左三)與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上,右三)在發布會上。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從9月份開始,由日本政府、東京都政府和東京奧組委專業人士組成的防疫委員會連續舉行了5次會議,終於在12月初出臺了詳細的防疫措施草案,標誌著在疫情下舉辦奧運會邁出了可操作性的一步。
10月21日,「觀眾」在防疫和安全檢查測試現場保持社交距離排隊進入檢查區域。當日,東京奧組委在位於日本東京的Big Sight國際展示中心進行了首次防疫和安全檢查測試,大約1000人分別扮作工作人員、參賽官員以及觀眾等角色進行了測試演練。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明年3月,奧運會各種測試賽在停頓一年後將重新開始,各種防疫措施也將在測試賽中得到採用。但全球疫情前景尚不明朗,各國和地區疫情的形勢各不相同,東京奧運會如何舉辦仍面臨巨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再期待東京奧運會是一場慶典,而是期待它成為一場紀念。它不會是空中綻放的焰火,而是如巴赫所說的「黑暗隧道盡頭的光亮」。它並不絢麗,卻更明亮。
文字編輯:王楚捷
新媒體編輯:吳俊寬
籤發:彭東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