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剛丟了共享單車押金,轉眼連租的房子也沒了。
創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樓梯口抽菸的時候,在被老闆罵的時候,在喝完酒吹牛批的時候。
昨天喝完酒,寶庫突然問我,人們出來喝酒最大的痛點是什麼?
我說是沒錢?
他說錯,是出來,咱們多久沒一起喝了?
倆仨月吧。
跟之前比,頻率大大下降,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為什麼?
沒錢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我們變懶了。懶不是一個壞處,馬雲發現人們懶得出門買東西,於是他創立了淘寶;福特發現人們懶得走路,於是他發明了汽車。懶是人類的生存動力,是創造之源。
我問寶庫,所以呢,你準備發明一個什麼東西?
他說,我準備開發一個叮叮喝酒,什麼時候想喝酒了,就叮叮搖人,讓別人帶著酒和花生米到我家裡來。
我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打斷他說:這不就是送外賣嗎?!
錯,外賣員能跟你一起喝酒吹牛逼嗎?我們送的不是外賣,是喝酒的體驗,一條龍服務。
我問,你陪人喝酒收費嗎?
收啊。
那你陪人喝酒的時候你自己喝嗎?
喝啊。
那這不就是你上門,讓人家請你喝酒還讓人給你錢嗎?你當人是傻子啊?!
寶庫搖搖頭說,你不懂,我們一開始先免費上門。咱們先把流量聚集起來,有流量就能融資,融資了咱們再補貼,做大做強,到時候咱們光賣酒都能把錢賺回來。
寶庫的創業計劃說得很大,我聽得糊裡糊塗,最後誰也沒把誰說服,第1008次創業計劃就此擱淺。
創業是很多人的夢想,因為大家心裡都懷著一個當老闆的夢。
但是創業也很難,而且是越來越難。
以前找不到班上,還能讓爸媽出錢去開個小賣部,大富大貴不說,餬口總沒問題。
現在想開店,一去問租金,心先涼下來半截。
租金貴是因為房子貴,房子貴是因為土地貴,土地貴……
熬過了租金這一關,你還要面對馬雲的淘寶,和王興的美團外賣。
賣的東西太便宜覆蓋不了租金,賣的東西太貴你的生意又會被網際網路平臺搶走。
實體店不容易,網際網路也很難,按寶庫的說法,做網際網路第一步就是先賠錢。
按照這麼說,我國網際網路確實排名世界第一,因為不少人最擅長的是把一項生意做到不賺錢,內卷就是這麼來的。
在這種環境下,就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創業模式,那就是明明不掙錢,偏要假裝自己能掙錢。
共享單車ofo就是一例。
小黃車的投資人朱嘯虎當時是這麼介紹ofo的盈利模式:
一輛自行車兩百塊錢,騎一次五毛錢,每天騎十次,就收了五塊錢,兩百塊錢可能四十天就賺回來了。加上維護成本,三個月就收回成本。而摩拜則需要2年才能收回成本。
這麼算下來,ofo每天被騎5000萬次,3年後做到2億次,單日收入破億,一年流水300億起步。
等到2018年底ofo出事的時候,融資額高達13.5億美元,從阿里借了17.7億人民幣,欠了36億的用戶押金,這些錢都燒乾淨以後,ofo仍然沒有賺到錢。
ofo的殘骸剛剛生鏽,又出現一個蛋殼公寓。
截至今年年初上市,蛋殼公寓一共獲得了7輪近60億元的融資,其中剛剛被暫停上市的螞蟻集團在2019年3月成為蛋殼公寓的股東。
但是上市僅僅過了10個月,蛋殼公寓就沒錢了。
一邊是房東收不到蛋殼公寓的租金,一邊是租客退不回自己預付的租金。
錢都去哪了?
按道理講,錢應該在蛋殼的資金池裡面。
根據2019年的招股書:
蛋殼公寓分別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產生淨虧損2.715億元、13.697億元和25.162億元。再加上2020年第一季度虧損12.344億元,這些虧損加起來有近54億元。
再加上今年二三季度的虧損幅度,融資的資金已經消耗一空。
蛋殼還能夠維持生命,就靠資金池了。
在2017年,蛋殼公寓有91.3%的用戶使用了租金貸,2018年和截至2019年前9個月,這一數字分別為75.8%、67.9%,貸款金額分別為9.38億元、21.27億元、31.57億元。
蛋殼公寓完了嗎?
確實完了。
對於資金池來說,擠兌就是毀滅的開始。
最大的資金池就是銀行,銀行最害怕的事情不是沒有人貸款,也不是沒有人存錢,而是擠兌,因為錢一旦存進銀行,就會被借出去,這個時候銀行裡的錢是不夠還的。
如果破產傳聞出現,假設所有人都來提錢,銀行裡的錢是註定不夠還的。
昨天蛋殼公寓股價暴漲75%,放大來看,不過是漫長下跌過程中的迴光返照,跟樂視和暴風沒有什麼區別。
即使是我愛我家接管,我愛我家也不會傻到把蛋殼公寓的負債一起接過來,最好的情況是,我愛我家接手蛋殼公寓的租約繼續履行,最大化保證租客的利益,損失由微眾銀行、蛋殼公寓共同承擔。
事已至此,很多人分析了很多原因,有人說是因為租金貸,也有人說是因為疫情,現實情況是疫情之前,蛋殼公寓並沒有賺錢。
而且如果沒有租金貸帶來的資金池,蛋殼公寓可能撐不到今天。
因為蛋殼公寓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如果能夠有足夠的租金貸流進來,那麼蛋殼也不至於連房東的租金都付不了。
而在監管政策上,2019年底設立的租金貸款佔比不得超過30%的紅線還有近兩年的整改期,時間還很寬裕。
所以本質原因是,二房東這門生意和租自行車一樣,壓根就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房東把房子交給二房東只有一種情況,是自己找不到願意付出更高價錢的租客。
如果房東找不到這樣的租客,那麼蛋殼是怎麼找到的呢?
這個時候發力的並不是所謂的網際網路和大數據,而是中介平臺上無所不在的個人廣告。
今年4月蛋殼公寓APP下架,分析師稱影響的只是其20%~30%的獲客來源。
至於剩下的70%的獲客來源從哪裡來呢?答案是中介人工獲客,很多人租蛋殼公寓,並不是因為蛋殼公寓好,而是在找房子的過程中被中介成功營銷。
也就是說蛋殼其實付出了兩份成本,一份是房子空置+裝修的成本,一份是中介提成。
再加上蛋殼與房東籤訂的是4~6年的租約,所以蛋殼還要付出房東對未來4~6年的期望租金。
租金漲不漲並不由蛋殼自己控制,取決於年輕人是不是租得起,而年輕人是否租得起得看公司開多少工資,公司開多少工資則看市場效益好不好,所以租金和房價不一樣,是否上漲是一門玄學,本質上來說屬於蛋殼與房東之間的博弈。
蛋殼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利用與房東之間的信息差,找到願意付出更高價格的租客,這種能力我們稱之為流量。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蛋殼並不具備流量入口,租客都是蛋殼拿錢堆出來的。
把這些東西統統囊括到自己的房租裡面,無疑是進一步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
一項本就不賺錢的生意雪上加霜。
饒是如此,蛋殼的講故事的能力還是值得一學。
蛋殼天使投資人、董事長沈博陽在一次採訪中表示:
維修、裝修、保潔,這些東西有可能都變成我們的增值服務提供給用戶。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平臺會變成一個生活服務入口,而且非常深度。
而在今年年初招股書的「戰略」部分,蛋殼是這樣寫的:
租戶每天在公寓裡待10個小時以上,這就是巨大的機會。蛋殼計劃強化並擴展其生態系統:嵌入其他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提供更大範圍的服務來更好地服務租戶,並探索新的變現機會,如智能家居、搬家服務、金融與保險服務,及新零售和其他本地服務。
這種講故事的手法讓人想到了樂視,原諒我,生態化反這四個字實在是太經典了。
又讓人想到了WeWork,專門從事於辦公租賃的WeWork也是憑一句「我們要做第一個實體網絡」,騙走了孫正義的44億美金。
WeWork路演的時候,金融、保險、智能家居這些字眼也都在他們的PPT上。
看到這些創業者講故事的手法都慢慢趨於一致,我們有理由懷疑,如今網際網路上存在一種專門哄騙投資人的創業課程。
這種課程的目的就是教大家寫商業計劃書,來欺騙更多的螞蟻集團和孫正義,賺不賺得到錢其實都是其次,圖個熱鬧才是真正的目的。
只是租自行車的人和租客不小心變成了韭菜。
我藉此向寶庫求證,他說他確實剛拼了一個創業課程,教人們如何實現財富自由,三人成團,每人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