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蚩尤之戰為何意義非凡?還需從九黎部族的來源、文化說起

2020-12-19 扒拉文史

「龍的傳人」,「炎黃子孫」這樣的說法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為什麼中國人會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呢?這個稱呼的由來想必大家也很熟悉。

相傳,神農氏嘗百草而亡之後,天下久無共主,各大部落之間徵戰頻繁,死傷無數,民不聊生。

黃帝仁德,而蚩尤殘暴,為天下蒼生著想,黃帝聯合炎帝部落和蚩尤所帶領的九黎部落展開戰爭,史稱「涿鹿之戰」。而蚩尤慘敗,黃帝和炎帝部落獲勝。黃帝因此奠定了天下共主地位,中華民族的最初雛形開始形成。這一次大戰的結果,也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由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轉變的歷程。自此,中國才逐漸走上由部落發展成國家的道路。

一、黃帝和蚩尤之戰的由來

歷代史書記載,皆有尊黃帝而貶蚩尤的傳統。比較典型的是關於「涿鹿之戰」開始原因的說法,比如《史記》中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這段話的意思是,蚩尤為非作歹,不聽從王命,因此黃帝才聯合各部落,出兵討伐蚩尤。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代史書均如此記載,對蚩尤的形象造成了非常嚴重的醜化影響。特別是在現在的網絡文學作品中。蚩尤已經成為了邪惡的代名詞。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根據查找涿鹿之戰之前的記載可以知道,自神農氏身亡後,天下並無共主。不管是黃帝,還是蚩尤,他們兩個都只是部落首領而已,並沒有什麼共主之說。而徵戰之說,原因是因為蚩尤殘暴,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原始社會並沒有進入文明社會,人們秉持著一種原始的生活方式。

以文明社會的仁義道德,人道主義去要求原始社會的人民,無異於要求動物界的動物講究公平正義。所以這場戰爭根本無所謂正義或者非正義之說,這只是兩個部落之間為了正確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而展開的戰爭。

據史料記載,距今6000到5000多年前,我國長江以北、黃河下遊平原地區,生活著一個以蚩尤為首領的龐大部落集團,即九黎部落。大致同時,發跡於黃河中上遊甘陝高原地帶的炎帝、黃帝兩大部落集團也由黃河中上遊地區遷徙到黃河下遊地區。

在同一塊有限的土地上,卻有兩個龐大的部落在此定居。而他們落後的生產力要求他們需要更多的土地來養活他們的人民,所以戰爭的爆發是這一矛盾激發的必然結果。為了生存和以後的發展,他們必須要通過戰爭來佔領更多的土地,確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二、九黎部落的來源與文化

「蚩尤,九黎之君也。」

由此可見,九黎部落即是蚩尤所在部落的名字,而蚩尤正是他們的首領。蚩尤所率領的九黎部落在涿鹿之戰失敗後,逐漸分散自各地。現在,九黎部族的主要後裔構成便是苗族

九黎部落長期生活在黃河下遊地區,我們可以知道的的是,在經濟重心南移之前,北方一直是生產力比較發達的地區。而黃河更是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因此九黎部落的文化經濟都比較發達。

九黎部落發達的文化和經濟對後世產生深刻影響的主要有發明冶煉,造立兵器;整治部族,創製刑法;使用甲歷,種植水稻等。

1、發明冶煉,造立兵器

《尸子·地數》中記載:「造冶者,蚩尤也。」相傳在蚩尤用天然礦物進行冶煉之前,人們通過木棍,尖銳的石頭來進行勞作和自衛。而木根的堅硬度和石頭的尖銳度並不突出,這樣的生產工具也就決定了生產力的低下和自衛水平的不足。

而從「石器時代」,「鐵器時代」這樣的說法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生產工具對於生產力以及整個時代的重要性,人們甚至用生產工具來劃分時代。蚩尤發明冶煉,並用冶煉出來的事物來製造兵器。

這一點有兩個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冶煉出來的事物可以用作生產工具,而生產工具的改進對於生產力的提高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生產力的提高,直接表現是同一塊土地上的產出變多了,其直接作用是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而人口的增多意味著很多事情,比如部落的擴大和繁衍,部落實力的增強,部落的兼併和發展等等。而這一切為部落的最終發展形式,即國家,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其次,兵器的製造對於部落整體實力的提升和部落之間的暴力兼併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現今的中國來說,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仍然需要強大的國防實力和先進的武器。一次次慘痛的歷史在我們面前重演,當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清朝國門的時候,孱弱的清朝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一個國家的實力,其重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一是經濟,二是軍事。經濟不強則不足以使民足,軍事不強則不足以使民安。

《龍魚河圖》記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造五兵。」

蚩尤以金做兵,而黃帝以玉做兵。顯而易見,玉不勝金,因此,黃帝曾數次敗於蚩尤,由此可見兵器之利對於取得戰爭的勝利起著舉重若輕的作用。

2、創製刑法

「國無法不立。」法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法律和暴力機關一起,構成了國家的核心部分,維持著國家的正常運轉。而這個如此重要的法律便是起源於九黎部落。

因為武器先進,所以蚩尤兼併了很多部落,並且嚴格管束這個部落聯盟。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刑法,對不服從管理的狂徒施以徒刑。一個大的部落聯盟裡面有著很多或大或小的部落,而且當時實行推舉制,部落並沒有固定的權威機構。所以剛剛建立起來的聯盟為了方便管理,促進部落聯盟的發展,使人們適應這種統一固定的權威機構,蚩尤制定了刑法。

當時部落聯盟實際是非常鬆散的,各部落之間的人們並沒有形成共同的認同感,他們對部落的一些制度還存在牴觸心理。據記載,有「苗人不用靈」的文字記錄。「靈」指的是是蚩尤頒布的新曆或敬七神七主的制度。這句話的意思是部落裡的人不執行蚩尤頒布的制度。

為了促使制度的實行,懲治這種不服從的行為,蚩尤制定了五刑,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3、使用甲歷,種植水稻

甲歷即是指以六十年為一甲子的紀年方法,最早是由伏羲發明的。

而蚩尤作為伏羲的族裔,在繼承甲歷的基礎之上,對它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並將其作為曆法規範來使用,讓人們知農時而種穀物。有了正確曆法的幫助,農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黎者黍稻犁耕,遍布九夷,故名九黎,經濟實力最為雄厚。

種植水稻是農耕社會的基礎和農業文明的核心,這既養活了中國人民,又為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塑造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九黎部落開始種植水稻之前,原始部落的人們大多靠採集為生,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是母系社會的原因,因為社會的主要生產力是女性。她們需要較少的食物就可以維持日常的採集活動,而男性則需要更多的食物來維持日常活動。但是當時生產力低下,人們無法獲得更多的食物。因此男性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力量,而需要依附於女性生活。

一個地方的植物總是有限的,所以人們需要不斷地遷徙,來保證食物的充足性和穩定性。而開始種植水稻之後,人們逐漸開始定居下來。由遊牧民族轉變為農耕民族,也逐漸出現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自此,中華民族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三、大戰的重要意義

此次大戰更像是部落間的一次暴力重組,文化和經濟的強行融合。它以戰爭的方式,較快地實行了部落之間的兼併和融合,為黃帝成為天下共主鋪平了道路,為夏朝這一國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場大戰的對後世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比如,炎帝和黃帝部落打敗九黎部落之後,整個聯合的大部落成為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我們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再比如,黃帝徵服蚩尤部落之後,吸收了大量九黎民族的先進文化,並把他們推廣開來。直至今天,我們仍然種植水稻,使用刑法,重視冶煉。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並未斷絕,反而發展的越來越興盛。由此可見,九黎部落的這些貢獻多麼重要。

涿鹿之戰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這一場直接決定了中華民族的始祖,影響了社會的發展道路,對於階級社會和國家的出現起到了推動作用。

特別是九黎部落先進的文化和經濟貢獻,對於社會的轉型和民族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摒棄華夷史觀下的尊黃帝而貶蚩尤的觀念,應該用一種更科學的史觀去看待蚩尤,九黎部落和涿鹿之戰。要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情況去分析當時的歷史事件,而不是一味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做出一些主觀的臆斷。

參考文獻:

《重評蚩尤與苗族族源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苗族古史研究述評之一》

《蚩尤九黎族的創造發明》

《從華夷史觀到世界史觀》

文/扒拉文史

相關焦點

  • 上古時期蚩尤摔九黎和黃帝在逐鹿大戰,為何老子能悟出其中的大道
    但不經意間我還真有可能理解了什麼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真諦。這真不是我胡說。從開始的盤古開天,到後來伏羲女媧創世造人,再到後來的炎帝、黃帝和蚩尤出現。可不就是一生二、二生三、生萬物嗎!提起蚩尤這個人我想大家基本也都聽說過,他就是上古時期華夏的部落首領。《史記》記載:蚩尤姜姓,炎帝之後。酉字對應於雞,易經中為巽,主號令群雄之意。故蚩尤古又記為。
  • 蚩尤涿鹿之戰被黃帝擊敗,為何之後卻又被請出,還成了「戰神」
    接續之前上古傳說的話題,來聊一聊「武神」蚩尤。作為歷史之定論,上古傳說中的黃帝軒轅氏在涿鹿之戰中擊敗並斬殺了九黎部落的統帥蚩尤,進而實現了華夏一統,成為了中華文明的正統起源。作為手下敗將的蚩尤,自然成為了邪惡的象徵,被後世的史書典籍刻意妖魔化、邪惡化,與光輝的華夏正統文明漸行漸遠了。
  • 「人皇」神農和「魔神」蚩尤出自同一個族群?起底神秘的九黎族群
    九黎就當時的一個部落聯盟,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平原一帶,它主要由實力發展較好的九個大部落組成,每個大部落再由若干個由血緣關係締結的小氏族部落組成。神話傳說中的「魔神」蚩尤在和黃帝軒轅逐鹿中原時就是擔任的「九黎」這個部落聯盟的大首領,據史料考證,「人皇」神農也出自於九黎族群。魔神和人皇竟然同出一個族群,九黎族群在當時該是多麼強大的一個族群?為何最後銷聲匿跡了呢?
  • 山海經:是誰在給蚩尤潑髒水?為何莊子力挺蚩尤,反而大罵黃帝!
    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 羊皮卷為證:夸父逐日蚩尤值夜,是兩個被黃帝戰敗的部族向美洲大遷徙?
    這些與天鬥與地鬥的傳說,都可以找到史料和文物依據,比如《山海經》、《淮南子》,甚至《尚書》《史記》和美洲發現羊皮卷都可以為證:夸父逐日蚩尤值夜,其實就是戰敗部族大遷徙,被軒轅黃帝擊敗的兩個部族,一個去了阿拉斯加,一個到了密西西比河。
  • 黃帝蚩尤之戰:沒有正邪的上古神戰,勝負奠定3000年華夏進程
    黃帝與蚩尤之戰,是一場爭奪「天下共主」,而沒有正邪的上古神戰。從根源上說,兩者同屬黃河流域,並且與上一任「共主」神農氏都有密切聯繫。蚩尤本是神農氏族人,眼見神農氏沒落,帶著一部分族人東去,建立的九黎部落。黃帝出身的部落,也是黃河流域部落,並且尊神農氏為「共主」。
  • 上古魔神蚩尤是個什麼樣的人?
    蚩尤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戰蚩尤。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爭天下,在涿鹿展開激戰。傳說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死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 「蚩尤」到底為何物?為何黃帝要趕盡殺絕?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於青丘。」——《歸藏·啟筮》 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民族視「炎黃二帝」為自己的先祖,所以我們自稱「炎黃子孫」,殊不知,若是追根溯源,中華文明的先祖應該是三個人,除去炎帝和黃帝外,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也應該位列其中。
  • 黃帝戰勝炎帝,為何我們稱呼「炎黃子孫」時候,還把炎帝排在前?
    5000年前,大大小小的部落集中在了兩河流域,其中就以三家的勢力最大,分別是黃帝部落,炎帝部落還有出自苗蠻的蚩尤部落,蚩尤以山東作為根據地,向中原開始發展,進入了華北大平原,蚩尤一族擅長製作兵器,而且部族勇猛彪悍,雖然在這三族當中,炎帝的地盤最大,人口也是三族中最多的,但是他依然抵擋不住蚩尤的入侵。
  • 中國史上最早的戰爭:炎、黃二帝聯手,多日鏖戰打敗戰神蚩尤
    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引發了戰爭,後來炎帝與黃帝聯手,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展開了一場大戰,史稱涿鹿之戰。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據說蚩尤面如牛首,背生雙翅,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據《述異記》記載:蚩尤食鐵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
  • 涿鹿之戰:黃帝真的勝利了嗎?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大敗,由此奠定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但是五千年的那場戰役,真的是黃帝勝利了嗎?答案還有待推敲。五千年前,中華大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成千上萬個部落,其中以神農炎帝部落,九黎蚩尤部落和軒轅黃帝部落為最。
  • 被趕盡殺絕的蚩尤,其實成就遠在炎黃二帝之上!
    五千年前,在長江黃河流域居住著很多氏族部落,最強的部落要屬炎帝和黃帝兩個部落,我們現在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但是作為華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其實除了黃帝炎帝之外,還有一個蚩尤;他們存在的時期,被我們稱之為上古時期,也有神話時代之稱。富有代表性的遺址有良渚文化遺址和仰韶文化遺址。
  • 你不得不知道的逐鹿之戰。炎帝黃帝大戰蚩尤
    上古時代第一場有文字記載的戰爭是阪泉之戰,這場戰爭是炎黃二帝的爭鬥,動用了當時先進的馴獸技術。 那麼你知道第二場戰爭是哪一場麼? 沒錯,就是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是炎黃部落與蚩尤所率領的九黎部落的戰爭。
  • 蚩尤作為九黎地區的領袖,他的後裔是如今的什麼民族?
    其實蚩尤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蛇災。當然,以上並不是我憑空臆測,而是根據甲骨文和金文來理解了,我們要理解遠古時期人們的想法,其實很多都要回到甲骨文和金文的層面去研究,才容易發現規律。蚩尤是九黎地區的領袖,那麼為什麼會有九黎這個名字呢?
  • 蚩尤究竟為何物?黃帝為何非殺他不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文明的共同始祖。而與二帝作對的蚩尤,在儒家的筆下,則成了「邪惡」的化身。傳說他「食鐵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一直以來,蚩尤也象徵著兇殘和戾氣。那事實上,蚩尤的真的是這樣麼?黃帝和炎帝又為何容不下他?今天就來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蚩尤。
  • 蚩尤東徵敗炎帝:黃帝乃蚩尤的女婿
    神農炎帝北遷與中原以黃帝部落遭遇,坂泉之戰,由於參戰的兩個部落實力相當,戰爭的規模頗為壯觀,開戰後,黃帝率領「熊、羆、狼、豹、貅、虎」六部軍隊在坂泉之野與炎帝擺開戰場,六部軍隊各持自己的崇拜物為標誌的大旗,黃帝作為六部統帥也持一面類似「大纛」之旗,列開了陣勢。
  • 魔尊蚩尤——如果沒有天神相助,黃帝和炎帝聯手都不是蚩尤的對手
    蚩尤是上古時期,九黎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也是牛圖騰和鳥圖騰的氏族首領,相傳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勇猛無比,是上古十大魔神之首。由於實力太過強大,蚩尤遭到了炎帝與黃帝的聯合抵抗,最終,在逐鹿之戰與炎黃部落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 黃帝與炎帝大戰後合併,為何卻對蚩尤趕盡殺絕?蚩尤到底是誰?
    這其中「炎」就是說的古時候的炎帝,而「黃」就是黃帝。相傳,我國古時候正是這兩位領主統一了中原,並且開創了華夏文明。而在這兩位領主的傳說中,總是還會提到另一個人,那就是蚩尤。其實,雖然說炎黃二字一直一起出現,但是炎帝與黃帝兩個人可並不是什麼盟友關係。
  • 與黃帝大戰的蚩尤到底是什麼來頭?他死後葬在了哪裡?
    炎帝部落佔據著肥沃的土地卻沒有保護土地的實力,在炎帝部落失敗之後,他們並沒有甘心沉淪,而是向黃帝部落求救。當時炎帝黃帝二個部落聯合起來了,在逐鹿地區(逐鹿縣,現在屬於張家口市)才擊敗了蚩尤的軍隊,而逐鹿之戰也是打得十分慘烈。
  • 「蚩尤」到底為何物?為什麼黃帝要對他趕盡殺絕?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在中國古代傳說裡,有這麼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那就是炎帝和黃帝在逐鹿聯合作戰,最終打敗了蚩尤,為後來華夏大地實現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