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很憧憬動漫中的一些場景,有些場景是動漫角色們靠著魔法或者術式打敗對手,有些動漫角色靠著自身實力贏得比賽等。大家有沒有很想模仿的場景?對於我們來說,知道哪些場景可以模仿,哪些場景不能模仿。
但是對於喜歡看動畫片的小朋友們來說,他們並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性。
8歲女童模仿動畫片情節
每個喜歡二次元文化的小夥伴們一定都有想要模仿的場景,比如說《中二病也要談戀愛》中的魔法陣,比如說《黑子的籃球》中的高速傳球等。對於小朋友們來說,看完之後會覺得十分帥氣,如果沒有家長進行管教的話,很可能就去做一些危險的模仿。
8歲的小女孩小杜與6歲的小丁在家中玩耍,兩個小朋友在看動畫片時,想要模仿動畫片的其中一個場景:綁著繩子往樓下跳。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動作,而當時只有小杜的母親在家,她有著二級精神殘疾,沒有基本的認知能力,所以無法管教兩個孩子。
於是小杜就把繩子綁在自己身上,準備進行攀巖。但是很不幸的是,在攀巖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最後搶救無效死亡。
在這件事情發生時候,雙方父母都悲痛欲絕,小杜的父母起訴了小丁的父母。這件事情發生在2018年,就在最近,法院終於有了判決的結果。
法院的判決出來了
法院認為,在發生這起意外時,小杜年滿8周歲,是限制能力行為人,小杜更應該知曉其中的危險性,所以承擔的責任更多。
而小丁只有6周歲,還屬於無行為能力人,但是也應該有一定的危險認知能力。
當時看管兩個小孩子的,只有小杜沒有監護能力的母親在場,其他監護人沒有起到監護的作用,所以監護人們也存在過錯。
那麼,兩個小孩子看的動畫片有沒有過錯呢?答案是有的。法院認為,動漫公司沒有意識到動畫片中的內容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小杜的墜樓身亡和動畫片起著一定的因果關係。
雖然動漫公司在動畫片中也對危險情節提出了警示,但是警示力度不夠,不能引起小孩子的重視。於是在最後,動漫公司需要承擔10%的侵權責任。
最後法院判決的結果是:小杜的父母需要承擔80%的責任,小丁和他的父母承擔10%的責任,動漫公司承擔10%的責任。
動畫到底該不該禁
小孩子模仿動畫片情節發生意外的事情非常多,這就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一旦發現小朋友想要進行模仿時,必須立馬制止並且進行教育。
而很多網友對這些事件的關注點在於,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才把一些動畫片禁播了嗎?《虹貓藍兔七俠傳》、《喜羊羊與灰太狼》等,都曾經被下架過。
有網友認為,現在的動畫片確實不行了,容易教壞小孩子不說,還會讓小孩子們跟著模仿一些危險的動作,是得好好整治一下了。
但是把這些動畫禁播後,真的能杜絕孩子們碰到危險嗎?
我認為,危險意識真的從小就要培養,父母的責任很大,讓動畫片「背鍋」,還是比較冤枉的。現在很多面對小孩子的動畫片也在不斷進行審核,但凡會可能會出現危險的場景都會有危險提示標識。如果小孩子自己沒注意的話,我認為家長也要對著孩子反覆提醒。
類似小孩子模仿動畫片情節意外身亡的案例其實很多,如果家長們自己不重視,只是一味的怪動畫片,我認為這只是對自己監護人責任的推脫。
你覺得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該不該禁播一些動畫片?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