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已快接近50歲了,每個人仍想透過我看出。而事實是我成了世界上。"——伯恩·安德森
1971年,英國電影《魂斷威尼斯》上映,電影基調壓抑而沉重,讓人無端端感受到了倫敦濃霧夜色般的窒悶。然而畫面一轉,在第二位男主角塔奇奧出現之後,他希臘雕像般的容顏破開了迷霧,一舉一動儘是高貴優雅,給熒幕前的觀眾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
這位美少年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演員伯恩·安德森,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他還只有15歲。
電影上映後,伯恩的美貌在英國乃至世界掀起了一股狂潮,所有的人都驚嘆於他驚世的容顏,將"世界第一美少年"的桂冠戴在了他的頭上。但很難想像的是,這份榮譽給伯恩帶來的不是鮮花掌聲,而是一次次災難與傷害。
伯恩本來就不是一個幸福的孩子。在他5歲那年,父親拋棄了他和母親離家遠走,10歲時母親鬱鬱而終,他只能和繼父一起生活。繼父對他沒有太多關愛,他只能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直到被發掘參演《魂斷威尼斯》。
本以為可以藉此走上演藝之路,但《魂斷威尼斯》是一部隱晦地描寫禁斷之愛的影片,導演、主演、製片人……整個片場除了伯恩,幾乎都是同性戀。在電影上映後,許多觀眾理所當然地將伯恩也當成了他們之中的一員,無數猜測、惡意、謠言向這個15歲的少年湧來。
不僅如此,伯恩的人際關係也變得混亂,導演盧奇諾·維斯康蒂的情人原來是塔奇奧這個角色的備選,可是伯恩出現後,他就被無情地刷了下來。為此他格外嫉恨伯恩,數次在外瘋狂造謠伯恩吸毒、空難、車禍……甚至造謠他參與了一樁謀殺案。
此外,導演組也經常帶伯恩去一些同性戀俱樂部,美其名曰人脈和交際,伯恩在回憶時則表示:"那些服務員令我非常不快。他們直勾勾地盯著我,好像我是一盤可口的菜餚。我明白當時不能反抗,那無異於社交上的自殺。"
在這樣的壓力下,伯恩越來越孤僻,最終選擇了退出演藝界。此後他做過音樂,做過教育,做過鋼琴師,生活雖然辛苦了一點,但至少沒有被惡意包圍。在1983年,伯恩還遇到了自己的摯愛,並與其結婚生子,一共養育了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但也許上帝總愛和漂亮的小孩開玩笑,伯恩的第一個兒子在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妻子悲痛萬分,這件事也導致了他們婚姻的破碎。那段時間是伯恩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他失去了此生最愛的兩個親人,又變回孑然一身。
此後伯恩一個人頹廢地生活了很多年,直到美貌在生活的摧殘中消失殆盡,他才終於恢復了平靜的生活。如今年過六旬的伯恩身上早已沒有了當初驚豔至極的美少年的影子,但他生活得很平靜,他說:"儘管我的一生已經這樣坎坷跌宕,但我依然相信美麗本身沒有錯。"或許伯恩的一生正印證了那句話:不怪你過分美麗,只因世人太過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