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2020-12-14 明月天心

什麼樣的人與佛菩薩的緣分比較深呢?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是那些喜歡燒香拜佛的信眾。其實眾生與佛菩薩之間的距離不是外在形式上的,而在於內心。《六祖壇經》裡就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與佛結緣,不是表面上的我們有多親近佛菩薩,表面上對三寶有多恭敬,而在於我們內心是否清淨、是否覺悟。如果心不誠,自然是喊破喉嚨也枉然。

佛家言: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必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的人,必是敬畏因果、行善積德之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佛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卻一個因覺悟而解脫的你。當你的心足夠慈悲、善良,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以下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一、不信因果、誹謗三寶之人

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它都在那裡,從未離開。「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可以沒有信仰,但是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要懂得尊重,不要惡意詆毀,否則就是在損自己的福,在造業。

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不要誹謗三寶,阻礙別人聽聞正法,是要擔果報的。破壞佛法是種墮入地獄惡道的因,這樣的人障深慧淺,沒有善根,註定離佛越來越遠。

二、不孝父母、不懂感恩之人

世人皆崇敬、憶念佛菩薩,卻不知道自己的家裡就有最親近的菩薩,就是我們的父母。佛說,世若無佛,就恭敬父母,父母就是我們的佛。學佛的人更要懂得感恩,佛家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父母之恩最重,也最有功德,父母乃世間最大福田,善待父母,也是為自己積德修福。

有人說,出家修行之人,無法侍奉父母,是否是不孝?當然不是。出家是大孝,「一人出家,九祖生天」,功德殊勝難量。一個人越是孝順,越為佛菩薩所歡喜;反之,不孝父母者,自損陰德。

三、愛殺生、墮胎者

「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殺生最折損人的陰德慧命,常愛殺生者,易多病短命,且多生奇禍。殺生的人沒有慈悲心,嗔恚無知,是無福之相。殺生是在結惡債,結冤親債主,日後必會感召苦果。

你殺它,它殺你,冤冤相報何時了?「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夜半屠門聲」,殺生者最終必傷及自己,包括墮胎也是,墮胎傷害與自己有緣的生命,是重罪,是極大的造業。心中沒有慈悲的人,與佛無緣。

四、口業太重的人

「嘴是傷人斧,言是割心刀,出言要有尺,戲謔要有度」,人的嘴也是非常厲害的風水,以語意刻薄他人,最後折損的是自己的福德。有句話叫「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生的許多福氣都是從嘴上流掉的,許多災禍也是從嘴上感召來的。

「妄語、兩舌、綺語、惡口」,這些都是口業的表現,尤其要提到「兩舌」,莫言他人是非,守嘴守心,不要在人背後嚼舌根,否則傷人三分、自損七成。「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善護口業,才能諸事吉祥。

五、邪淫太重的人

《楞嚴經》裡說道: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人的心不清淨,當下即是地獄苦海。邪淫的人,淫慾心重,一時滿足,卻不知禍患無窮。

邪淫的人,損福最快,會給身心帶來災難。「萬惡淫為首」,邪淫者必墮地獄。「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身心清淨,福氣才會聚集。內心汙濁,則感召來的都是災難。

佛是覺悟的人,與佛結緣就是開發人的清淨自性,增進智慧。「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希望大眾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早證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這四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相信許多人應該聽過這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佛菩薩慈悲平等,善待、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眾生今生都有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的,不是佛不渡,而是有眾生因緣未到、佛緣尚淺,暫時與佛無緣,這樣的人,你就是再用力度他、點撥他,也是徒勞。障深慧淺、佛緣淺薄,他是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易生詆毀情緒,那就造業了。什麼樣的人暫時與佛無緣?業障深重、不明因果、善根不足之人。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這三種人拜再多佛,佛也渡不了你,看看是你嗎?
    白馬寺後殿門上有一副對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天上的雨水雖然能滋潤萬物,但對於無根的草而言,依然得不到雨水的滋潤,佛門雖然廣結善緣,但對於與佛無緣的人來說,佛也沒有辦法去救度他們。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為何渡我不渡她?佛說,這三種人無法渡
    據《梵網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實際成佛已經無量劫,已經來娑婆世界八千次了,2500年前,他再次來人間示現成佛,度化眾生。可以看出佛陀不辭辛苦的度眾生,依然還有無量的眾生要度。 雖然眾生可度,佛說,依然有種人無法度。哪三種人呢,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雖說是無緣,也是暫時的無緣。因為他對佛所說的法不相信,不照做,從而不能依教奉行。
  • 佛教:這四種人佛也不能度,但願沒有你!
    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這世間有四種人,就算拜再多的佛,佛菩薩也度不了你,希望這四種人當中沒有你。這世間還有四種人,就算不拜佛、不信佛,其實也種下了離苦得樂的善因,這四種人就是與前面四種人剛好相反的人。第一種人:心內惡毒。
  • 佛教: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最深,有你嗎?
    佛門中有一則偈語,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無量慈悲,發願救助世間一切受苦眾生,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善根福報與佛結緣、遇佛得渡的,不是佛不渡,而是你自身業障重、根機悟性差,暫時與佛無緣,需要經歷多生多劫善業的修持後方能得渡。
  •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與人之間沒有緣分是不會見面的,「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凡有出現,皆有使命。世間萬千,皆因緣和合,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 佛教:容易與佛「結緣」的,往往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
    導語第一種人,喜歡誦經念佛的人與佛結善良好關係的人通常喜歡念經和佛教,當他們念佛時,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感激。"至高無上非常深奧微妙的方法,百萬計的災難;我今天已經收到了我所看到和聽到的,並希望理解如來的真正含義"。真的很幸運,我能在此生遇見佛經,我能全心全意地接受它,並獲得它非凡的法律利益。不是每個人都能和佛經相處,和佛教交流。前世種下了多少根好根,只有今生,這種好運才會降臨佛經。念佛也是如此:"一佛一名,一心"。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人這一生離不開一個「緣」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聚緣散、緣起緣滅、緣深緣淺,都有定數,都是因果緣法。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債,欠債或還債,要債或者報恩。夫妻之間是緣,善緣或惡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彼此緣份深的,會陪伴結識的時間久一點;緣分淺的,還完了也就各自散了。
  • 有三種人佛不度,一是無緣,一是無信,還有一種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人們的心目中,佛普度眾生。並且任何人都能度。有人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所以,這是佛普度眾生的原因。但是,也有的人說,佛教中講「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與佛無緣的人,佛就不能度他。其實,有三種人佛不度。
  • 佛不渡人,人自渡,佛也做不到的四件事
    你看佛陀,把天下、世界、人間、萬物這些都裝進胸懷,所以就沒有是非之分;如果你的心很小,是非就很大。人生經歷幾十年你會發現,通過經歷的各種經驗、結識的朋友、看過書、各種聽到的、看到的,你了解知道的世界太大了,所以,你對每一件事就有點淡然和超脫了。甚至用這種狀態看自己,把自己看得更小了、也看得更清楚了;面對所有的挫折,都覺得這是正常的,因為人人都會遇到。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人生這一場,我們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因緣而聚,但一些人的出現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緣來很快,緣去也迅速,因「緣」而散。而最終真正停留在我們身邊的都是緣分極深的人。「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沒有緣分的人是聚不到一塊兒的。
  • 佛教:眾生受苦,為何不見佛菩薩救人?別再迷信了!
    不是說佛菩薩感應、無所不通嗎?難道一切都是虛假的嗎?為什麼好人總是遭受種種苦難,而壞人卻活得逍遙自在?許多人對此不解,心生疑惑。眾生受苦,為何不見佛菩薩救人?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能夠建立正確的知見,不再迷信。首先,我們大家應該了解,佛菩薩不是萬能的,他有「四不能」:因果定業不可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渡。尤其強調第一點:定業不可改。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再高一級別,就是「菩薩」,菩薩貌似中層領導,但是觀世音菩薩幹事情也是經常親力親為,並不見得去差遣羅漢——由此可以看出,這其中並沒有領導關係。而菩薩、羅漢都聽命於佛。其實從佛教義理來說,「滿天神佛」是不對的,「滿天神仙」是正確的,因為道教是多神論。對於佛教來說,和西方基督教一樣,屬於一神論。
  • 什麼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麼?佛的定義呢?
    我想『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的意思,一定還有些同學們不太清楚,這兒我應該簡單地敘述一下:(一)無緣大慈:佛教主張不但對跟自己有關係的人要慈愛,如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等;同時對跟自己沒有親戚、朋友關係的人也要慈愛,如跟我從不交往或素不相識的人,也一樣地關懷愛護。
  • 佛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這三種人傷害了你,卻也渡了你
    導語:緣來天註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倉央嘉措《問佛》人間種種,紅塵萬物,都有因果。很多事情在經歷的時候,感覺非常的不理解,往往心灰意冷,等到回頭再去看的時候,卻能恍然大悟。一切的經歷,都自有緣由,遇見誰是命,經歷誰也是命。這樣的三種人,傷害了你,卻值得你去感謝。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其實無須折磨自己,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你的心中會有正確答案。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佛家是非常注重因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你和誰有因緣,時機到了,因緣際會,就會遇見。其實,每個人的人生終究都是孤獨的,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地結緣、了緣,要債、還債,彼此緣深的,結識得久一些,緣淺的,緣盡了,彼此就疏遠了。
  • 佛教:世上真的有佛嗎?佛菩薩在哪裡?別再迷信了!
    很多人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祈福,人們堅信有一種神秘的外在力量可以加持和保佑自己,其實這都是人的一種自我心理安慰,如果執著於佛菩薩的所謂神通,那就是偏執和迷信了,屬於信佛走錯了路。世上真的有佛嗎?有,但佛不是什麼玄幻的神明。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的人,是大徹大悟、福慧具足的智者。